刘旭院士讲述小麦耐盐种质98-160研究进展
11月21日,农业科学2014年第八期“农科讲坛(中国农业科技报告会)”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作了题为“小麦耐盐种质98-160研究进展”的报告,并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院党组书记陈萌山,院领导雷茂良、李金祥、吴孔明、魏琦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陈萌山主持。
盐渍化是作物生产中常遇到的逆境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突出。培育耐盐碱的植物品种是改良和利用盐碱地资源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它对盐碱地区尽快建立合理的地貌结构,加速抑盐脱盐进程,提高作物产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刘旭院士是我国着名植物种质资源学家,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带领科研团队开展小麦耐盐种质研究,并在90年代末发现了耐盐性较强的新种质98-160,它是小麦和延安赖草的杂交后代材料。10多年来,围绕小麦耐盐种质98-160,刘旭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在盐碱胁迫机理、耐盐基因克隆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交流中,当被问起是什么让他取得今天的成就时,刘旭院士说,科研工作不怕进度慢,就怕没有方向停滞不前。研究中抓住一点,就要不停地往前走,竭尽全力。
在谈到小麦科研人员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时,刘旭院士希望更多青年学者加入到小麦的研究行列中来,勇于向小麦挑战,继往开来,开创属于新一代科研人员的新天地。
院属京区各单位领导、院机关青年代表、京区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代表,研究生院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摄影:赵令卓)
在谈到小麦科研人员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时,刘旭院士希望更多青年学者加入到小麦的研究行列中来,勇于向小麦挑战,继往开来,开创属于新一代科研人员的新天地。
院属京区各单位领导、院机关青年代表、京区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代表,研究生院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摄影:赵令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