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讲述中国花生加工产业与科技发展
5月25日,农业科学2015年第4期“农科讲坛(中国农业科技报告会)”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强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花生加工产业与科技发展”的报告。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副院长雷茂良、李金祥,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魏琦出席报告会。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建华研究员、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研究员作为点评嘉宾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科技管理局副局长李新海主持。
报告会上,王强围绕花生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花生加工业取得的成效,尤其是花生加工品质的评价技术、花生低温压榨制油技术与装备、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花生加工业的发展趋势等内容作了报告。
王强指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花生生产与消费国, 2013年我国花生总产量1691万吨,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7.4%;花生油消费量占到世界消费总量的49.4%。我国也是花生品种资源大国,主栽品种就有300多个。针对花生加工业缺少加工专用品种及品质评价方法研究、制油工艺技术与装备落后、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与附加值低三大问题,王强科研团队创制了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联产技术及装备,实现了传统制油技术的革新;发明了花生伴球蛋白与浓缩蛋白制备与改性技术,首次实现伴球蛋白、凝胶型浓缩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发明了功能性花生短肽制备技术,显着提高了蛋白深加工程度与附加值。该技术成果在山东、河南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产生显着经济效益,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谈到未来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想法时,王强结合院创新工程要求,在对比分析美国农业部ARS国家花生实验室、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国际顶尖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提出未来5-10年粮油科研团队将重点围绕原料加工品质的物质基础、加工过程中品质形成与调控机理、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花生营养组学与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等内容开展研究。通过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并组建花生科技创新联盟,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创建花生加工与营养组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抢占花生加工研究领域制高点,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团队;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引领、支撑产业发展,真正实现“花生大国”向“花生强国”的转变,全面提升我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交流中,点评嘉宾认为,当前大豆、油菜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花生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花生产业健康发展对缓解食用植物油缺口、保障食用油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王强研究员及其团队在花生低温压榨油和蛋白质值化利用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既改善了花生油的品质,又大大提高了花生饼粕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对推动花生产业技术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科研团队研究的有效去除高温花生粕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技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与会人员就花生营养与健康、功能性花生短肽和过敏原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院属京区各单位领导、院机关青年代表、京区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代表,研究生院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王强指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花生生产与消费国, 2013年我国花生总产量1691万吨,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7.4%;花生油消费量占到世界消费总量的49.4%。我国也是花生品种资源大国,主栽品种就有300多个。针对花生加工业缺少加工专用品种及品质评价方法研究、制油工艺技术与装备落后、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与附加值低三大问题,王强科研团队创制了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联产技术及装备,实现了传统制油技术的革新;发明了花生伴球蛋白与浓缩蛋白制备与改性技术,首次实现伴球蛋白、凝胶型浓缩蛋白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发明了功能性花生短肽制备技术,显着提高了蛋白深加工程度与附加值。该技术成果在山东、河南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产生显着经济效益,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谈到未来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想法时,王强结合院创新工程要求,在对比分析美国农业部ARS国家花生实验室、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国际顶尖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提出未来5-10年粮油科研团队将重点围绕原料加工品质的物质基础、加工过程中品质形成与调控机理、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花生营养组学与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等内容开展研究。通过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并组建花生科技创新联盟,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创建花生加工与营养组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抢占花生加工研究领域制高点,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团队;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引领、支撑产业发展,真正实现“花生大国”向“花生强国”的转变,全面提升我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交流中,点评嘉宾认为,当前大豆、油菜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花生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花生产业健康发展对缓解食用植物油缺口、保障食用油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王强研究员及其团队在花生低温压榨油和蛋白质值化利用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既改善了花生油的品质,又大大提高了花生饼粕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对推动花生产业技术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科研团队研究的有效去除高温花生粕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技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与会人员就花生营养与健康、功能性花生短肽和过敏原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院属京区各单位领导、院机关青年代表、京区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代表,研究生院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