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讲坛2016年第6期即将开谈
张泓讲述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 2016年第6期农科讲坛将于10月26日(星期三)下午2:00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期农科讲坛特邀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科院传统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泓开讲“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敬请关注。
张泓,博士,研究员,国家人社部回国定居专家。现任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主任,农业科学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同时兼任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产品标准化委员会装备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主食加工产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罐头工业协会软包装食品分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张泓主要从事传统食品及马铃薯主食品质形成机理、调控技术及工程化基础与装备研究。在传统菜肴食品加工技术装备方面, 成功开发出减菌化加工技术、传统工艺的工业化适应性改造技术、高阻隔软包装气体置换包装技术、双峰变温温和式杀菌技术以及全自动喷淋式杀菌釜、万能自动烹饪釜、真空冷却红外线脱水机、静态变压腌制机系列的传统菜肴加工装备;研究开发出3,000余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工艺与配方;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医院和流动人群的大众化配餐,中央厨房团体人群的营养配餐,妇婴童、老人及“四高”等特殊人群个性化营养配餐以及应急救灾特需食品等工业化生产领域,对加速中式传统菜肴食品的工业化进程、实现中国食品国际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方面,张泓立足我国马铃薯资源和粮食供给需求,顺应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升级新趋势,针对马铃薯主食加工存在粘度大、易破损、不耐煮等技术难题,提出马铃薯主食专用品种的“三高一低一白”品种选育指标,成功筛选出20余种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品种;研发出马铃薯米面制主食的面带绫织延压、多层面带复合成型、恒温恒湿智能熟化、连续双螺旋自熟挤压、智能化多温段干燥等技术;研制成功家庭专用马铃薯面条/米粉机、一体化仿生擀面机、一步成型米粉机、马铃薯馕饼及多纳圈等连续化、智能化装备和生产线等。创制出马铃薯面条、米粉、复配米等马铃薯主食产品120余种,马铃薯添加比例突破50%,在全国9家企业实现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
张泓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主编和参编着作6部,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申报及授权专利120余项,制定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等12项,培养研究生30余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社会力量奖6项。主导或协助成立全国科技产业联盟2个,与地方合作成立主食加工技术院1所,培养创建拥有40多人组成、学科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张泓主要从事传统食品及马铃薯主食品质形成机理、调控技术及工程化基础与装备研究。在传统菜肴食品加工技术装备方面, 成功开发出减菌化加工技术、传统工艺的工业化适应性改造技术、高阻隔软包装气体置换包装技术、双峰变温温和式杀菌技术以及全自动喷淋式杀菌釜、万能自动烹饪釜、真空冷却红外线脱水机、静态变压腌制机系列的传统菜肴加工装备;研究开发出3,000余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工艺与配方;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医院和流动人群的大众化配餐,中央厨房团体人群的营养配餐,妇婴童、老人及“四高”等特殊人群个性化营养配餐以及应急救灾特需食品等工业化生产领域,对加速中式传统菜肴食品的工业化进程、实现中国食品国际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方面,张泓立足我国马铃薯资源和粮食供给需求,顺应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升级新趋势,针对马铃薯主食加工存在粘度大、易破损、不耐煮等技术难题,提出马铃薯主食专用品种的“三高一低一白”品种选育指标,成功筛选出20余种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品种;研发出马铃薯米面制主食的面带绫织延压、多层面带复合成型、恒温恒湿智能熟化、连续双螺旋自熟挤压、智能化多温段干燥等技术;研制成功家庭专用马铃薯面条/米粉机、一体化仿生擀面机、一步成型米粉机、马铃薯馕饼及多纳圈等连续化、智能化装备和生产线等。创制出马铃薯面条、米粉、复配米等马铃薯主食产品120余种,马铃薯添加比例突破50%,在全国9家企业实现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
张泓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主编和参编着作6部,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申报及授权专利120余项,制定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等12项,培养研究生30余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社会力量奖6项。主导或协助成立全国科技产业联盟2个,与地方合作成立主食加工技术院1所,培养创建拥有40多人组成、学科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为了中国人的营养健康
——记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泓研究员
几十年来,他琢磨最多的,就是怎么让更多的人吃好饭。
他是五星饭店的金牌大厨?不,埋头科研的他基本上没时间做饭,为了节省时间在学生食堂用餐。
他是大隐于市的民间美食家?也不是,实验室里他经常吃个盒饭,就又投入紧张的科研。
每年和上500多次面粉,尝过千碗面,如此不知疲倦?
炖煮百次红烧肉,大江南北扒鸡企业走遍,源于对产业科技的痴恋。
时间回溯到2012年,抛却日本优越的生活条件,拳拳报国热忱涌心间。
决然回国勇担重任,义不容辞团队领衔,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传统食品与装备研究室组建。
带领团队,梳理方向,凝练选题,勠力同心,团结奋进,一刻不停,攻坚克难。
传统食品工业化,中式菜肴工程化,马铃薯主食化,技术装备一体化,四化同步推进开新篇。
科学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国家需求,为产业排忧解难;社会责任,造福企业百姓万千。
他,就是传统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泓研究员。
他是五星饭店的金牌大厨?不,埋头科研的他基本上没时间做饭,为了节省时间在学生食堂用餐。
他是大隐于市的民间美食家?也不是,实验室里他经常吃个盒饭,就又投入紧张的科研。
每年和上500多次面粉,尝过千碗面,如此不知疲倦?
炖煮百次红烧肉,大江南北扒鸡企业走遍,源于对产业科技的痴恋。
时间回溯到2012年,抛却日本优越的生活条件,拳拳报国热忱涌心间。
决然回国勇担重任,义不容辞团队领衔,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传统食品与装备研究室组建。
带领团队,梳理方向,凝练选题,勠力同心,团结奋进,一刻不停,攻坚克难。
传统食品工业化,中式菜肴工程化,马铃薯主食化,技术装备一体化,四化同步推进开新篇。
科学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国家需求,为产业排忧解难;社会责任,造福企业百姓万千。
他,就是传统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泓研究员。
醉心食品:东渡日本苦练“真功”
挂面、鲜切面、米粉、复配米……细数着实验台上上百样各色成果,在他如大厨房一般热闹的实验室里,食品工程专家张泓细数起当年,许多画面仍历历在目。
“1989年,我还是西北大学生物系做基础学科-植物学科研教学的讲师,作为访问学者初次赴日本进修,在多方面的研究探索中,我对食品科学这门应用性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科学关系国计民生。然而,中国当时的食品科学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我意识到,这可能将是未来国家十分需要的一个学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张泓给学生们讲述他的求学经历。确实,营养健康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更是当代人追求的目标,成为当今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20世纪90年代初,刚刚富起来的中国人逐渐显露出对食品加工业先进技术的需求,而作为方便面、味精等加工食品鼻祖的日本,在食品工业方面则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1993年,35岁的张泓忍痛舍弃了当时已被西北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的优越条件,携全家前往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全职攻读农学博士,研究方向选择了世界领先的食品化学专业。
“食品科学上要连前沿科研顶得住天,下要接百姓饭桌立得住地,半点马虎不得,所以,当时的我就暗暗下了决心,去这一趟就要学到‘真本领、真东西’,拿回来给咱中国人用。”
1996年,顺利取得博士学位的张泓随即进入日本含气调理食品研究所。“食品工业根本上是一个应用学科,学科知识要服务于现实需求,更要对接市场,这个研究所的功能正是应市场需求搞研究,我找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最佳阵地。”
在这个研究所,张泓系统学习了从食品原料的初加工到终端菜肴制品加工的食品机械装备制造等各方面的前沿食品工业技术,在与日本科研人员不断地竞争与合作之中,1998年,他成为新含气调理食品加工技术的创始人之一,并获得了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臣奖。
此前,罐头技术和真空低温调理技术作为两种食品保鲜技术统治世界食品加工界上百年。而其前者的高温高压加工出现的品质劣化和后者的货架期短、流通领域成本高等缺点却一直困扰着食品加工企业。然而,新含气调理食品加工技术的问世一举克服了以上缺点,被誉为“世界调理食品加工技术的革命”。
荣誉的来临没有让张泓忘记初衷。1999年,张泓开始将日本新含气调理食品加工技术引入中国。在此期间,他四处奔走呼号,与多方联络宣讲,参会办展,走访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积极将新含气调理食品加工技术及装备推广到中国企业,并随后在国内实现了技术含量最高的新含气全自动喷淋式杀菌锅、气体置换包装机及万能自动烹饪等装备的国产化。
2000年,张泓将开发的新含气包装脱壳板栗加工技术引入中国河北栗源食品有限公司,从此拉开了中国板栗精深加工的新时代,使板栗产业从以原料出口的形式迅速向终端产品加工产业转变。这项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我国板栗地域差和季节差的互补流通,使板栗的附加值提高3倍以上,极大地拉动了河北等省的地方经济发展。
此外,在日期间,张泓独自开发成功了国际先进的减菌化技术和团体营养配餐工业化技术,并第一时间向国内推广,目前已经应用于诸多食品工业领域,开发出3000余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工艺与配方,并在日本、新加坡、中国等50多个项目中实现了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这食品加工的‘真本领’,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剑,我算是找着感觉啦!”张泓十分欣慰的解释。
“1989年,我还是西北大学生物系做基础学科-植物学科研教学的讲师,作为访问学者初次赴日本进修,在多方面的研究探索中,我对食品科学这门应用性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科学关系国计民生。然而,中国当时的食品科学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我意识到,这可能将是未来国家十分需要的一个学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张泓给学生们讲述他的求学经历。确实,营养健康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更是当代人追求的目标,成为当今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20世纪90年代初,刚刚富起来的中国人逐渐显露出对食品加工业先进技术的需求,而作为方便面、味精等加工食品鼻祖的日本,在食品工业方面则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1993年,35岁的张泓忍痛舍弃了当时已被西北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的优越条件,携全家前往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全职攻读农学博士,研究方向选择了世界领先的食品化学专业。
“食品科学上要连前沿科研顶得住天,下要接百姓饭桌立得住地,半点马虎不得,所以,当时的我就暗暗下了决心,去这一趟就要学到‘真本领、真东西’,拿回来给咱中国人用。”
1996年,顺利取得博士学位的张泓随即进入日本含气调理食品研究所。“食品工业根本上是一个应用学科,学科知识要服务于现实需求,更要对接市场,这个研究所的功能正是应市场需求搞研究,我找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最佳阵地。”
在这个研究所,张泓系统学习了从食品原料的初加工到终端菜肴制品加工的食品机械装备制造等各方面的前沿食品工业技术,在与日本科研人员不断地竞争与合作之中,1998年,他成为新含气调理食品加工技术的创始人之一,并获得了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臣奖。
此前,罐头技术和真空低温调理技术作为两种食品保鲜技术统治世界食品加工界上百年。而其前者的高温高压加工出现的品质劣化和后者的货架期短、流通领域成本高等缺点却一直困扰着食品加工企业。然而,新含气调理食品加工技术的问世一举克服了以上缺点,被誉为“世界调理食品加工技术的革命”。
荣誉的来临没有让张泓忘记初衷。1999年,张泓开始将日本新含气调理食品加工技术引入中国。在此期间,他四处奔走呼号,与多方联络宣讲,参会办展,走访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积极将新含气调理食品加工技术及装备推广到中国企业,并随后在国内实现了技术含量最高的新含气全自动喷淋式杀菌锅、气体置换包装机及万能自动烹饪等装备的国产化。
2000年,张泓将开发的新含气包装脱壳板栗加工技术引入中国河北栗源食品有限公司,从此拉开了中国板栗精深加工的新时代,使板栗产业从以原料出口的形式迅速向终端产品加工产业转变。这项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我国板栗地域差和季节差的互补流通,使板栗的附加值提高3倍以上,极大地拉动了河北等省的地方经济发展。
此外,在日期间,张泓独自开发成功了国际先进的减菌化技术和团体营养配餐工业化技术,并第一时间向国内推广,目前已经应用于诸多食品工业领域,开发出3000余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工艺与配方,并在日本、新加坡、中国等50多个项目中实现了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这食品加工的‘真本领’,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剑,我算是找着感觉啦!”张泓十分欣慰的解释。
游子归国:临危担纲使命光荣
2012年的春天,已升任日本大阪大学完善生活设计研究所所长的张泓听到了祖国的召唤。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向他发起了热情的邀请,所长戴小枫更是亲切地称他为“稀缺专家”。
“怀着报效祖国的一片热情,当年5月,我没有犹豫,就立即带着一身食品加工和装备制作过硬技术经验回到了祖国,心里想着的,就是要回来为国家做些实事。”归来的张泓立即担当起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团队的首席科学家的责任,带着几个志同道合助手和学生,组建顶天立地的科研团队,开始了开发中式传统食品工业化的科研征程。谁能想到,一个新的挑战正等待着他。
长期以来,在欧美国家一直贵为主食的马铃薯在中国的主食化之路却进展缓慢。那如果把土豆做成米饭面条,又当如何?“这事儿,以前还没有人干成过。”
2013年的夏天,随着营养健康、种植业结构等国家战略的调整,农业部领导把这“从来没人干成的事儿”就交给了农产品加工所,张泓临危受命,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短期内把土豆变成面条。
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把土豆变成面条,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然而真正操作起来,才知个中难处。面条必须用富含面筋的小麦粉制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由于马铃薯不含面筋蛋白,在制作面条等主食化产品时,存在成型难、饧发难、粘度大、硬度大等技术问题,马铃薯进入中国五百年来始终没有更没人攻克。如何让营养丰富的马铃薯全粉结团成面,张泓的心焦灼着。眼见马铃薯无法直接成面,张泓有了一个更为实用的念头——引入面粉作为“救兵”,既能帮助马铃薯全粉成型成条,又保持面粉的口感和香气,二者结合,也能适应老百姓的胃口和习惯。研究伊始,张泓的研发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甄别,从营养成分、色泽、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适当的小麦粉加以调试。不久,10%比例马铃薯粉的面条顺利成型,通过检验。然而当比例提到15%或20%,就又不成团了。“要把土豆成功做成主食,10%的比例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向高比例进发。”张泓团队这一次引入了提高柔韧性的植物源蛋白,而上百次的试验开始了。
“要让高比例的马铃薯粉和面粉成功结团成面,口感筋道好吃,所需要的条件复杂。”张泓说,“两种粉的比例、水量、温度、湿度、蛋白的比例、饧发以及搅拌的时间、强度、工艺和装备等等,这些都缺一不可,每提高3%~5%的比例都很艰难。”
从那时起,张泓和团队里的成员便没有了周末和假期,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五加二”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在张泓的团队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早准点来到实验室,一份3公斤的混合粉,调试各种指标,开始搅拌,成型后,切条入锅,最终检验品质。这一套流程,他们不知做了有多少次,扔掉的破面皮、煮烂断掉的面条更是家常便饭,组里的学生们都俨然成了面点专家,和面、饧面、煮面、制卤,都不在话下。此外,由于缺乏产品中试的条件,张泓带着学生来到河南一家熟悉的面厂,在车间里吃住一周,忍受着工人的不解,借着面厂生产线的空余时间坚持完成了产品小型工业化试验。
试验在不断推进。2013年年底,含量达20%的马铃薯面条试验成功,2014年春天,含量达35%的马铃薯面条顺利问世,其色泽、硬度、黏性、拉伸阻力等十几个指标同时达标。“马铃薯成为主食的技术可行性被认定,这是突破性的进展!”张泓回忆。
听到喜讯,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来到了加工所,端起这一碗泛着土豆清香的面条细细品尝。“这东西,肯定行!”
伴随着试验的成功,2014年3月,国家马铃薯主食化项目组正式成立。在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农业部重点课题和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等一系列项目支持下,张泓的研究走向纵深。
然而,张泓没有满足。“因为混合面的特殊性,一般的面条加工设备完全不适合马铃薯专用。要想让马铃薯主食走出实验室,还要靠能大规模生产的好装备。”随后,他先后研制出的“一体仿生擀面机”、年产万吨级的马铃薯面条专用示范生产线和马铃薯米粉加工机等配套装备。
而今,随着马铃薯主食化纳入国家战略的消息传出,小土豆“变身”第四大主粮之路备受国内外关注,继马铃薯面条之后的马铃薯米粉、复配米、杂粮主食及地方特色马铃薯主食产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等的研发任务接踵而来。开发成功的马铃薯主食产品达到近百种,研制相应的加工装备6台套,中试生产线2条,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6余项,起草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8项。经过不断优化生产技术,相关专利技术在秦皇岛原滋味、陕西金中昌信、甘肃巨鹏和齐齐哈尔讷河等多家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并与30余家企业达成技术推广合作意向。马铃薯复配大米、30%的马铃薯面条、米粉等产品已于2015年7月份在多地多家企业分别上市与消费者见面,开启了我国马铃薯主食产业发展的新途径。。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凝结着这位首席科学家默默无闻的艰辛付出,由此,他被誉为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开发的先驱人之一。眼下,张泓的日子越发忙碌了,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和装备的突破工作仍在继续,我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领跑世界拭目以待。
“怀着报效祖国的一片热情,当年5月,我没有犹豫,就立即带着一身食品加工和装备制作过硬技术经验回到了祖国,心里想着的,就是要回来为国家做些实事。”归来的张泓立即担当起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团队的首席科学家的责任,带着几个志同道合助手和学生,组建顶天立地的科研团队,开始了开发中式传统食品工业化的科研征程。谁能想到,一个新的挑战正等待着他。
长期以来,在欧美国家一直贵为主食的马铃薯在中国的主食化之路却进展缓慢。那如果把土豆做成米饭面条,又当如何?“这事儿,以前还没有人干成过。”
2013年的夏天,随着营养健康、种植业结构等国家战略的调整,农业部领导把这“从来没人干成的事儿”就交给了农产品加工所,张泓临危受命,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短期内把土豆变成面条。
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把土豆变成面条,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然而真正操作起来,才知个中难处。面条必须用富含面筋的小麦粉制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由于马铃薯不含面筋蛋白,在制作面条等主食化产品时,存在成型难、饧发难、粘度大、硬度大等技术问题,马铃薯进入中国五百年来始终没有更没人攻克。如何让营养丰富的马铃薯全粉结团成面,张泓的心焦灼着。眼见马铃薯无法直接成面,张泓有了一个更为实用的念头——引入面粉作为“救兵”,既能帮助马铃薯全粉成型成条,又保持面粉的口感和香气,二者结合,也能适应老百姓的胃口和习惯。研究伊始,张泓的研发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甄别,从营养成分、色泽、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适当的小麦粉加以调试。不久,10%比例马铃薯粉的面条顺利成型,通过检验。然而当比例提到15%或20%,就又不成团了。“要把土豆成功做成主食,10%的比例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向高比例进发。”张泓团队这一次引入了提高柔韧性的植物源蛋白,而上百次的试验开始了。
“要让高比例的马铃薯粉和面粉成功结团成面,口感筋道好吃,所需要的条件复杂。”张泓说,“两种粉的比例、水量、温度、湿度、蛋白的比例、饧发以及搅拌的时间、强度、工艺和装备等等,这些都缺一不可,每提高3%~5%的比例都很艰难。”
从那时起,张泓和团队里的成员便没有了周末和假期,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五加二”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在张泓的团队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早准点来到实验室,一份3公斤的混合粉,调试各种指标,开始搅拌,成型后,切条入锅,最终检验品质。这一套流程,他们不知做了有多少次,扔掉的破面皮、煮烂断掉的面条更是家常便饭,组里的学生们都俨然成了面点专家,和面、饧面、煮面、制卤,都不在话下。此外,由于缺乏产品中试的条件,张泓带着学生来到河南一家熟悉的面厂,在车间里吃住一周,忍受着工人的不解,借着面厂生产线的空余时间坚持完成了产品小型工业化试验。
试验在不断推进。2013年年底,含量达20%的马铃薯面条试验成功,2014年春天,含量达35%的马铃薯面条顺利问世,其色泽、硬度、黏性、拉伸阻力等十几个指标同时达标。“马铃薯成为主食的技术可行性被认定,这是突破性的进展!”张泓回忆。
听到喜讯,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来到了加工所,端起这一碗泛着土豆清香的面条细细品尝。“这东西,肯定行!”
伴随着试验的成功,2014年3月,国家马铃薯主食化项目组正式成立。在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农业部重点课题和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等一系列项目支持下,张泓的研究走向纵深。
然而,张泓没有满足。“因为混合面的特殊性,一般的面条加工设备完全不适合马铃薯专用。要想让马铃薯主食走出实验室,还要靠能大规模生产的好装备。”随后,他先后研制出的“一体仿生擀面机”、年产万吨级的马铃薯面条专用示范生产线和马铃薯米粉加工机等配套装备。
而今,随着马铃薯主食化纳入国家战略的消息传出,小土豆“变身”第四大主粮之路备受国内外关注,继马铃薯面条之后的马铃薯米粉、复配米、杂粮主食及地方特色马铃薯主食产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等的研发任务接踵而来。开发成功的马铃薯主食产品达到近百种,研制相应的加工装备6台套,中试生产线2条,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6余项,起草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8项。经过不断优化生产技术,相关专利技术在秦皇岛原滋味、陕西金中昌信、甘肃巨鹏和齐齐哈尔讷河等多家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并与30余家企业达成技术推广合作意向。马铃薯复配大米、30%的马铃薯面条、米粉等产品已于2015年7月份在多地多家企业分别上市与消费者见面,开启了我国马铃薯主食产业发展的新途径。。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凝结着这位首席科学家默默无闻的艰辛付出,由此,他被誉为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开发的先驱人之一。眼下,张泓的日子越发忙碌了,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和装备的突破工作仍在继续,我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领跑世界拭目以待。
栉风沐雨:培育英才身体力行
科研路上势必栉风沐雨,是什么一路支撑着他?曾有记者这样形容出身陕西定边的张泓,“他就是典型的‘老陕’,踏实厚重、吃苦耐劳、耿直忠诚就是他的本色。”
张泓的手边,常年放着一个破旧的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他每天每月和每年的工作日程,在本子上面,基本看不到空闲的日子。一年365天,张泓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日的概念,不是出差在外就是在实验室加班到深夜甚至是凌晨。十多年来,他总是五点钟就起床,一早七点多来到实验室,把仪器启动之后才吃早饭,中午就在实验室里将就一口。晚上和周末,妻子刘玉芳常常要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实验室来。每一位与他并肩工作的同事无不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折服,无不对他如此执着的态度而钦佩。
“当年我决定回国,玉芳她立马辞了日本的工作随我回来,如今她为了支持我,做了一名全职主妇,有时候还要到实验室来帮我做些辅助工作,对她,我于心有愧”谈到家人的支持,张泓脸上难掩动容。
然而,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科学研究、培养骨干、指导学生和服务产业上,对此,他则问心无愧。“在实验室里,张老师是个极其严谨的人。”他的助手刘倩楠说,团队中的每项工作,张泓安排好后都要反复确认,一人完成后再交由另一人检查。每一份研究报告、文字材料,都要做到内容准确精当、无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甚至在实验室的卫生打扫上,张老师都前身上阵,任何死角不放过,他反复告诉我们,食品工业的安全是头等大事,做实验也绝对马虎不得。”
如今,张泓带领科研团队承担着中式传统食品工业化的研究重任。无论多么辛苦,只要上级指示要求做的,他都能尽最大的努力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每天都有不同的食品企业登门讨教,亟待张泓来为食品工业解决问题。他认为,中国传统食品和菜肴工业化、中餐餐饮业连锁化是未来我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也是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有数十亿元的市场空间,前景无限。这就需要解决品质风味的统一和稳定、智能化、标准化和工业化制造问题,这也将是最近和未来几年张泓团队要占领的前沿制高点。
重大项目越来越多,要完成这些科研任务,离不开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能坚持、能战斗的科研团队,80后甚至90后的研究生成为了团队的重要力量,人们对80后和90后年轻人吃不了苦、担不起当的误解在张泓的团队里被彻底颠覆。当问起张泓选择团队成员的第一标准是什么时,他的答案是——踏实。“在每一个成员进入团队时,张老师都要反复问他,‘你是否做好了踏踏实实吃苦的准备,如若不然,就不要加入’。”刘倩楠说。
张泓以项目拉动团队建设,使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团队建设融为一体,根据团队每位成员的特点确定了不同方向并分别指导,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在团队内部还建立了工作责任分工、月汇报、周例会、奖惩、定期交流等管理机制,使整个团队能够高效运转。
张泓不仅在工作上是团队的表率,在生活上他也是榜样。与科研中近乎苛刻的严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张泓对团队成员和学生的关心如同亲人一般。尽管整个团队总是加班加点,但张泓常常催促孩子尚小的助手早点回家,多陪家人,“这里有我呢”。而对于年轻的学生,他也常常嘘寒问暖,有时候还主动提出要为年轻人拉媒保纤。
既要四处讲学,解决企业难题,又要埋身科研攻关,带出人才团队,如今的张泓更加忙碌了。他办公室的显眼处挂着一张可以翻页的提示栏,上面写着“距离退休还有┄┄天”,荣誉面前,他深感的是时间紧迫和心头的责任,“仔细算算,我已经快要退休了,但对于科研要做的事情却还有许多许多,深感时间的匆匆,为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为了国人的营养健康,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我要做的多些,再多些……”
张泓的手边,常年放着一个破旧的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他每天每月和每年的工作日程,在本子上面,基本看不到空闲的日子。一年365天,张泓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日的概念,不是出差在外就是在实验室加班到深夜甚至是凌晨。十多年来,他总是五点钟就起床,一早七点多来到实验室,把仪器启动之后才吃早饭,中午就在实验室里将就一口。晚上和周末,妻子刘玉芳常常要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实验室来。每一位与他并肩工作的同事无不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折服,无不对他如此执着的态度而钦佩。
“当年我决定回国,玉芳她立马辞了日本的工作随我回来,如今她为了支持我,做了一名全职主妇,有时候还要到实验室来帮我做些辅助工作,对她,我于心有愧”谈到家人的支持,张泓脸上难掩动容。
然而,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科学研究、培养骨干、指导学生和服务产业上,对此,他则问心无愧。“在实验室里,张老师是个极其严谨的人。”他的助手刘倩楠说,团队中的每项工作,张泓安排好后都要反复确认,一人完成后再交由另一人检查。每一份研究报告、文字材料,都要做到内容准确精当、无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甚至在实验室的卫生打扫上,张老师都前身上阵,任何死角不放过,他反复告诉我们,食品工业的安全是头等大事,做实验也绝对马虎不得。”
如今,张泓带领科研团队承担着中式传统食品工业化的研究重任。无论多么辛苦,只要上级指示要求做的,他都能尽最大的努力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每天都有不同的食品企业登门讨教,亟待张泓来为食品工业解决问题。他认为,中国传统食品和菜肴工业化、中餐餐饮业连锁化是未来我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也是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有数十亿元的市场空间,前景无限。这就需要解决品质风味的统一和稳定、智能化、标准化和工业化制造问题,这也将是最近和未来几年张泓团队要占领的前沿制高点。
重大项目越来越多,要完成这些科研任务,离不开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能坚持、能战斗的科研团队,80后甚至90后的研究生成为了团队的重要力量,人们对80后和90后年轻人吃不了苦、担不起当的误解在张泓的团队里被彻底颠覆。当问起张泓选择团队成员的第一标准是什么时,他的答案是——踏实。“在每一个成员进入团队时,张老师都要反复问他,‘你是否做好了踏踏实实吃苦的准备,如若不然,就不要加入’。”刘倩楠说。
张泓以项目拉动团队建设,使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团队建设融为一体,根据团队每位成员的特点确定了不同方向并分别指导,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在团队内部还建立了工作责任分工、月汇报、周例会、奖惩、定期交流等管理机制,使整个团队能够高效运转。
张泓不仅在工作上是团队的表率,在生活上他也是榜样。与科研中近乎苛刻的严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张泓对团队成员和学生的关心如同亲人一般。尽管整个团队总是加班加点,但张泓常常催促孩子尚小的助手早点回家,多陪家人,“这里有我呢”。而对于年轻的学生,他也常常嘘寒问暖,有时候还主动提出要为年轻人拉媒保纤。
既要四处讲学,解决企业难题,又要埋身科研攻关,带出人才团队,如今的张泓更加忙碌了。他办公室的显眼处挂着一张可以翻页的提示栏,上面写着“距离退休还有┄┄天”,荣誉面前,他深感的是时间紧迫和心头的责任,“仔细算算,我已经快要退休了,但对于科研要做的事情却还有许多许多,深感时间的匆匆,为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为了国人的营养健康,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我要做的多些,再多些……”
风雨彩虹:久久为功终有大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艰辛付出后,便是团队建设的欣欣向荣,科研上的累累硕果,成果转化的遍地开花,基地发展的朝气蓬勃。
四年多来,办公室出勤签到表上,张泓的休息时间平均每年只有17天,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这是在跟时间赛跑,用四年的时间干出了八年的工作业绩,“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头脑有武装、胸中有梦想、脚跟有立场、肩上有担当、手上有作为”,这就是张泓的工作作风和写照。
截止目前,张泓领衔的传统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业绩辉煌,成果丰硕。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科技、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研发的马铃薯主食化、中式菜肴工程化、技术装备一体化技术成果,先后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等社会奖励3项,农业部十大科技创新推广成果奖1项;制定《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规范》、《马铃薯主食产品分类和术语》等农业行业标准5项;授权发明专利52项,新型33项,软件着作权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出版着作6部;试制中式传统食品加工装备10余台(套),集成自动化加工生产线6条。技术成果先后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百余家企业进行推广应用,有力的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作为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全国马铃薯主食产业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承担了秘书长工作,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殚精竭虑。一手创建的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目前已经成为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的中心。所在的党支部被评为“农业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团队1人进入“加工英才”培育计划。
张泓研究员还兼任多个社会职务,作为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委员会委员、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委员会装备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马铃薯主食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产品加工战略研究会理事、中国软包装食品分会副理事长。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仍然一直奋战在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的最前线。
四年多来,办公室出勤签到表上,张泓的休息时间平均每年只有17天,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这是在跟时间赛跑,用四年的时间干出了八年的工作业绩,“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头脑有武装、胸中有梦想、脚跟有立场、肩上有担当、手上有作为”,这就是张泓的工作作风和写照。
截止目前,张泓领衔的传统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业绩辉煌,成果丰硕。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科技、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研发的马铃薯主食化、中式菜肴工程化、技术装备一体化技术成果,先后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等社会奖励3项,农业部十大科技创新推广成果奖1项;制定《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规范》、《马铃薯主食产品分类和术语》等农业行业标准5项;授权发明专利52项,新型33项,软件着作权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出版着作6部;试制中式传统食品加工装备10余台(套),集成自动化加工生产线6条。技术成果先后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百余家企业进行推广应用,有力的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作为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全国马铃薯主食产业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承担了秘书长工作,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殚精竭虑。一手创建的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目前已经成为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的中心。所在的党支部被评为“农业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团队1人进入“加工英才”培育计划。
张泓研究员还兼任多个社会职务,作为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委员会委员、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委员会装备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主食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马铃薯主食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产品加工战略研究会理事、中国软包装食品分会副理事长。如今,年过六旬的他仍然一直奋战在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