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先辈的足迹前进
文章来源: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作者:肖碧林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1-07-07
截止今天,来农科院工作已经三年整,忆往昔匆匆的入职培训,让我对农科院有了初步的了解,记忆中与同事们一起学习农科院的历史、现状并憧憬美好未来,仿佛还是昨天刚发生的事,在与我父亲同一年诞生的单位工作(1957年),让我有总一种无意的机缘巧合和生命的历史必然有机结合的感觉。可以说我是幸运的,几年来自己有许多的收获,但也有些许遗憾,时常会感到自己知识结构和技能似乎已经不太够用了,同时,精神上也缺乏持续性的鼓舞和支持。直到我拿到《农科英才》一书,开始只是无意的翻阅,但正是这不经意的一翻,让我一口气从头看到了尾,我被先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科学严谨的科学作风、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以及爱国爱民的奉献精神深深的打动,《农科英才》展现了一幅幅艰苦创业、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为我解开了困扰许久的一道“选择题”、两道“填空题”和一道“论述题”的疑问。
一、科研方向的选择——坚定主线,锲而不舍的态度
遥想农科院刚刚成立时,学科方向单一,学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分工也没有当前那么细致,每个人都在狭小的领域内开展工作,更不敢想象当今计算机的便捷和海量网络资源的共享。但是,从咱农科院《农科英才》科技专家、劳动模范、功勋集体来看,科研方向的选择应该是从开始时就有的,丁颖院士年轻时就说过,“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而尽责尽力”,因此他报考农科,立志学农,造福民众,是他论证了“中国是栽培稻种的原产地之一”;金善宝在数十年的科研路上,一生对于小麦科学研究追求,给我们留下了无价的财富;陈凤桐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消除病虫、水旱灾害等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上;刘更另院士选择南方红壤区和低产水稻田改良为方向,扎根湖南祁阳,干出了一份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自始至终追求一个大的方向或主线。从我自身经历而言,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阶段学习,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方向,从城市研究跳到农村研究,从工科转到农学,对未来的方向还是比较扑朔的,内心有种没有主线的感觉。通过对《农科英才》中老一辈科学家经历的学习和了解,我深刻意识到,科研方向选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须要锲而不舍坚守一个方向或主线,才能在科学道路上有所发现和成就。
二、科研能力的填补——创新想法和缜密逻辑思维
创新的想法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是科学研究不竭的动力。我们的老前辈们在众多领域都成为中国的第一,“第一”、“首次”、“首创”和“开拓者”等字眼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杂交玉米之父李竞雄、核农学开拓者徐冠仁、病毒克星沈荣显、草原生态领航者李博、生物技术拓荒者范云六和茶届的楷模陈宗懋等等。他们培育的良种结下了硕果,可以想象他们当时并没有如今的科研条件和技术水平,但与“土地”、“农业”和“农民”结缘的他们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当前科研技术水平和条件都改善了许多,但往往缺乏大的成果。这是为什么?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误区是过于看重研究技能和技巧,于是今天热衷于这个模型,明天关注那个软件,过于追求技术完美性,往往忽略了研究本身最重要的东西,为此,有时会发现研究结果并不能反映中国的实际。由此可见,创新想法和逻辑思维才是成就个人科研水平和造就重大成果的动力源泉。
三、科研人生道路的诠释——执着与勇于奉献精神
人生道路是需要自己展开论述的,有了很好的开头,要有厚实的中间段落,其中可能会有很多艰辛、失落,甚至失败,困难和挫折会时刻考验前行的勇士,最后,才有完美而耐人寻味的结局。科研的人生道路和回答一道论述题一样,需要有开门见山的开头、需要中间努力的探索,遇到失败也要努力向前,最后,准确而具有前瞻性的结果并可被后人所用。从《农科英才》中各个科学家的成才成功路径来看,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执着和勇于奉献。创新是科研的根本,科研的道路是一个探索新事物的艰苦过程,坚固不催的大厦需要一砖一瓦的累积,大厦的建设者们需要有执着和勇于奉献的精神,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祁阳站的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团结合作,无私奉献,代代都传承了“执着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精神,他们就是执着在基层的勇士,是“科研哨卡”、“红土地丰碑”和“农业战线一面红旗”。
当前青年科研人员既要坚定研究主线,还得具有创新想法和缜密逻辑思维,需要执着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国际视野和把握全球动向的能力。因此,既然选择了农科,就要努力做农科英才,暗下决心,努力工作,将壮志写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我们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一、科研方向的选择——坚定主线,锲而不舍的态度
遥想农科院刚刚成立时,学科方向单一,学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分工也没有当前那么细致,每个人都在狭小的领域内开展工作,更不敢想象当今计算机的便捷和海量网络资源的共享。但是,从咱农科院《农科英才》科技专家、劳动模范、功勋集体来看,科研方向的选择应该是从开始时就有的,丁颖院士年轻时就说过,“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而尽责尽力”,因此他报考农科,立志学农,造福民众,是他论证了“中国是栽培稻种的原产地之一”;金善宝在数十年的科研路上,一生对于小麦科学研究追求,给我们留下了无价的财富;陈凤桐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消除病虫、水旱灾害等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上;刘更另院士选择南方红壤区和低产水稻田改良为方向,扎根湖南祁阳,干出了一份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自始至终追求一个大的方向或主线。从我自身经历而言,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阶段学习,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方向,从城市研究跳到农村研究,从工科转到农学,对未来的方向还是比较扑朔的,内心有种没有主线的感觉。通过对《农科英才》中老一辈科学家经历的学习和了解,我深刻意识到,科研方向选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须要锲而不舍坚守一个方向或主线,才能在科学道路上有所发现和成就。
二、科研能力的填补——创新想法和缜密逻辑思维
创新的想法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是科学研究不竭的动力。我们的老前辈们在众多领域都成为中国的第一,“第一”、“首次”、“首创”和“开拓者”等字眼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杂交玉米之父李竞雄、核农学开拓者徐冠仁、病毒克星沈荣显、草原生态领航者李博、生物技术拓荒者范云六和茶届的楷模陈宗懋等等。他们培育的良种结下了硕果,可以想象他们当时并没有如今的科研条件和技术水平,但与“土地”、“农业”和“农民”结缘的他们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当前科研技术水平和条件都改善了许多,但往往缺乏大的成果。这是为什么?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误区是过于看重研究技能和技巧,于是今天热衷于这个模型,明天关注那个软件,过于追求技术完美性,往往忽略了研究本身最重要的东西,为此,有时会发现研究结果并不能反映中国的实际。由此可见,创新想法和逻辑思维才是成就个人科研水平和造就重大成果的动力源泉。
三、科研人生道路的诠释——执着与勇于奉献精神
人生道路是需要自己展开论述的,有了很好的开头,要有厚实的中间段落,其中可能会有很多艰辛、失落,甚至失败,困难和挫折会时刻考验前行的勇士,最后,才有完美而耐人寻味的结局。科研的人生道路和回答一道论述题一样,需要有开门见山的开头、需要中间努力的探索,遇到失败也要努力向前,最后,准确而具有前瞻性的结果并可被后人所用。从《农科英才》中各个科学家的成才成功路径来看,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执着和勇于奉献。创新是科研的根本,科研的道路是一个探索新事物的艰苦过程,坚固不催的大厦需要一砖一瓦的累积,大厦的建设者们需要有执着和勇于奉献的精神,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祁阳站的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团结合作,无私奉献,代代都传承了“执着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精神,他们就是执着在基层的勇士,是“科研哨卡”、“红土地丰碑”和“农业战线一面红旗”。
当前青年科研人员既要坚定研究主线,还得具有创新想法和缜密逻辑思维,需要执着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国际视野和把握全球动向的能力。因此,既然选择了农科,就要努力做农科英才,暗下决心,努力工作,将壮志写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我们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