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优质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推广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杂交优质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王汉中,金河成,刘贵华,郑元本,廖星,马志勇,谢立华,陈吾新,孙付山,王良军,水功平,张均寿,周治忠,杜平甫,段建设,李亮,陈于权,王思杰,薛德柱,胡止武,王新发,尚有恒,高世海,刘兴发,肖才富
  • 起  止  时  间 :1999年9月—2001年9月
  • 获  奖  情  况 :2002年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中油杂1号饼粕硫甙含量为21.12/μmol/g(饼粕),芥酸为0.28%,粗脂肪含量38.22%,比“中油杂821”高0.8个百分比,是同轮区试参试品种(组合)中硫甙含量最低、综合品质最优的杂交种。也是第一个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质达标的杂交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
  中油杂1号于1994~1995年度参加湖北省预备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8.8公斤,双对照“中油821”增产8.2%。1995~1997年两年参加湖北省正规区域试验,产量较对照“中油 821”增产2.9%达到极显着水平,产油量较对照“中油821”高5.02%,达到显着水平。 1996~1997年度进行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组合)产量潜力比较试验,平均亩产183.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2.24%,达显着水平,较“华杂3号”增产7.62%,较“华杂4号”增产6.62%。1997~1999年度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27.43公斤,平均比对照增产4.04%。居连续两年符合双低标准参试品种(组合)产量首位。1998~1999年度全国生产试验中,九江、黄冈生产示范点亩产分别为86.5公斤和 123.6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分别为15.3%和8.11%,两地平均亩产105.0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97%。
  属甘蓝型半冬性早中熟杂交油菜品种,株高170厘米左右,1次分枝7~12个,2次分枝17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400~500个,每角粒数15~20粒,千粒重3.0~3.5克。分枝角度小,株型较紧凑,可密植高产。抗病性强,历年多点鉴定病毒病病害均较轻,为高抗品种。多年多点测验表明该品种对菌核病和病毒病的抗性稳定。
  本品种适于长江流域地区及黄淮南部地区种植。已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江西、贵州等10省市示范推广1 000万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