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及防治技术体系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蚕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蒯元璋,夏志松,陈培根,田立道,龚祖绢,顾宝林,叶元柏,汤素,沈菊英
- 起 止 时 间 :
- 获 奖 情 况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桑黄化型萎缩病是重大桑病,病树枝叶短小,无生产价值,传染速度快,具暴发性和毁灭性,常导致大片桑树毁灭。在中国、日本、意大利和前苏联为害严重。我国有11个省的250万亩桑园受害,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25%。年损失桑树10%,严重制约蚕业生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该病病原及防治技术的研究作为蚕业科研重大课题立项,研究取得重大突破。①国内外首次按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为桑黄化萎缩病类菌原体;②最早查明嫁接传染规律和病原在树体内年消长规律,明确病苗是主要传染源;③发现桑拟菱纹叶蝉和凹缘菱纹叶蝉为本病媒介体;④在国内首次从病树抽提病原并制备出病原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首创的瑞氏色素染色法,可简易、准确地检测带病穗苗;⑤创立嫁接发病中量法和虫传法的品种抗病力鉴定技术,并筛选出湖桑7号、育2号等抗病力强、产量高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⑥建立桑的植物防卫素实验技术,并分析出3种抗病活性成分和结构;⑦建立以清除病树(源)、及时治虫、推广抗病品种和建立无病桑苗培育基地的防治技术体系,以及脱毒、隔离、检验和消毒等配套技术。⑧防治技术体系在江、浙、鲁、皖等省病区推广,截止到1993年控制病害面积达到全国发病面积的65%,新增纯收益 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