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中游两熟制油菜秋发生物学基础及高产技术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油料研究所,四川省绵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省农牧业厅粮汕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省德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主要完成人员:赵合句,李光明,李英德,李培武,林志全
- 起 止 时 间 :
- 获 奖 情 况 :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我国油莱生产上曾有“冬壮春发”技术,适宜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耕作制度及技术水平。但长期实践结果,总是冬季苗架小,春后亩产仅30千克左右。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针对长江流域普及推广双季稻的耕作制度,研究出水田三熟制油菜“冬发”技术,使菜籽亩产提高到100千克左右,但仍受配套作物茬口限制,油莱迟播迟栽,冬季(12月)生长发育不足,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长江上中游地区两熟制油菜面积逐年扩大,其前后作季节矛盾小,秋季的温光条件好,为油菜苗期营养生长充分,冬前积累更多的干物质,能大幅度提高油菜单产,于是从1979年起,长期深入研究油菜“秋发’’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高产技术模式。其原理是:油莱秋季发棵,充分发挥秋冬季的温光效应及冬前增叶春后增果的部位优势,从而获得油菜籽高产稳产。冬油菜至秋末(11月底)植株平均有绿叶9~10片,叶面积指数1.5~2,亩植株干重150千克以上;越冬前(12月底)植株平均有绿叶12~13片,叶面积指数2.5~3,亩植株干重250千克以上,这种油菜称为秋发生长型。从1979年起连续5年在川、湘、鄂等3个省5处试验,秋发型油菜平均亩产 210.8千克,比冬发、冬壮型分别增产30.3%和72.8%,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200千克左右,最高亩产 258千克。这表明油菜秋发栽培是获得单位面积上油菜籽更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秋发型油菜冬前的生长积温比冬发、冬壮型分别多209.2℃和305℃,光能利用率分别高2.33倍和5.37倍,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 80.1%和2.49倍,明显提高子作物生长率(CGR);冬前于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分别占一生的25.0%和 32.9%,比冬发型分别高出14.6和16.1个百分点,比冬壮型分别高出22.0和28.7个百分点,为眷后生育及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抽薹粗壮,分枝增多,开花结果数大增,充分发挥了春后增果优势,从而显着增产。秋发栽培还节约了肥料,每生产100千克菜籽需氮量比冬发、冬壮型少10.9%~13.4%。其群体生长动态呈“阶梯式”,秋发发足,越冬期壮健,细胞汁浓度大,抗寒性强。16年来,油莱秋发栽培技术已在长江上中游两熟制地区推广应用,1993年川、湘、鄂3个省10个地市64个县(场)推广 152.5万亩,增产32.5%,亩增菜籽32.0千克,新增产值1.76亿元。1987—1993年累计推广2 654.6万亩,新增产值10.34亿元,新增纯收入6.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