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业入侵生物的预警与监控技术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3-13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主要完成人员:万方浩,张润志,王福祥,徐海根,郭琼霞,李志红,赵健,冯洁,张绍红,周卫川
- 起 止 时 间 :2002年1月—2009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成果经10余年系统研究,研发了系列关键预警、监控与阻截技术,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确证了主要入侵生物及危险等级,创新了入侵生物定量风险分析技术。首次发现并鉴定了11种新入侵生物,确证了527种入侵生物及其分布危害区域,完成了入侵物种编目和安全性分析。构建了以路径仿真模拟、生态位模型比较、时空动态格局分析为主的风险评估技术,率先对99种重要入侵生物进行了定量风险分析,制定了63种高风险入侵生物的控制方案,根据风险分析所建议的扶桑绵粉蚧等9种入侵生物被列为全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2)发展了重要入侵生物检测监测新技术,提高了对入侵生物野外跟踪监控能力。创新了69种入侵生物特异性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研发了检测试剂盒13套 。首次建立了实蝇和蓟马2类195种入侵昆虫 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攻克了入侵植物病菌难以鉴定到种以下水平、入侵昆虫幼体和残体无法准确鉴定的技术障碍。建立了入侵生物野外实时数据采集、远程传输和跟踪监控的技术体系。对82种重要入侵生物进行了监测,解决了疫情难以及早发现难题。创建了集物种数据信息、安全性评价、DNA条形码识别与诊断、远程监控等系统为一体的入侵生物早期预警与监控技术平台,提升了预警与监控的快速反应能力。
(3)集成创新了入侵生物阻截防控技术,实现了对重大入侵生物的区域联防联控。集成建立了有效阻截与扑灭的技术体系,制定了12种重大农业入侵生物区域治理技术方案。在21省市实施阻截扑灭与联防联控,抑制了重大入侵生物扩散与暴发,实现了整体防控。
出版专着20部、发表论文295篇(SCI36篇),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4项,获授权专利10项,软件着作权10项,省部级一二等奖3项,国家采纳建议14项。2010—2012年在21省区累计应用面积4 545.5万亩次,增收节支104亿元,为农业经济增长、农产品安全及出口贸易做出了直接贡献。构筑的三道技术防线(预警、监控、阻截),为延缓疫区扩张、保护未发生区提供了科技支撑,将持续产生巨大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1)确证了主要入侵生物及危险等级,创新了入侵生物定量风险分析技术。首次发现并鉴定了11种新入侵生物,确证了527种入侵生物及其分布危害区域,完成了入侵物种编目和安全性分析。构建了以路径仿真模拟、生态位模型比较、时空动态格局分析为主的风险评估技术,率先对99种重要入侵生物进行了定量风险分析,制定了63种高风险入侵生物的控制方案,根据风险分析所建议的扶桑绵粉蚧等9种入侵生物被列为全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2)发展了重要入侵生物检测监测新技术,提高了对入侵生物野外跟踪监控能力。创新了69种入侵生物特异性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研发了检测试剂盒13套 。首次建立了实蝇和蓟马2类195种入侵昆虫 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攻克了入侵植物病菌难以鉴定到种以下水平、入侵昆虫幼体和残体无法准确鉴定的技术障碍。建立了入侵生物野外实时数据采集、远程传输和跟踪监控的技术体系。对82种重要入侵生物进行了监测,解决了疫情难以及早发现难题。创建了集物种数据信息、安全性评价、DNA条形码识别与诊断、远程监控等系统为一体的入侵生物早期预警与监控技术平台,提升了预警与监控的快速反应能力。
(3)集成创新了入侵生物阻截防控技术,实现了对重大入侵生物的区域联防联控。集成建立了有效阻截与扑灭的技术体系,制定了12种重大农业入侵生物区域治理技术方案。在21省市实施阻截扑灭与联防联控,抑制了重大入侵生物扩散与暴发,实现了整体防控。
出版专着20部、发表论文295篇(SCI36篇),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4项,获授权专利10项,软件着作权10项,省部级一二等奖3项,国家采纳建议14项。2010—2012年在21省区累计应用面积4 545.5万亩次,增收节支104亿元,为农业经济增长、农产品安全及出口贸易做出了直接贡献。构筑的三道技术防线(预警、监控、阻截),为延缓疫区扩张、保护未发生区提供了科技支撑,将持续产生巨大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