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拉水牛种质保存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年鉴》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黄海鹏,方文远,关意寅,李忠权,陈明棠,唐小飞,农恒,黄继成,黄锋
- 起 止 时 间 :1996年7月-1999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00年广西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项目通过引进印度优秀么拉种公牛冻精,与本所存栏已近交退化的么拉母牛(1957年引进纯繁留下之后代)进行人工授精,生产新血统纯种牛。项目完成进口冻精配母牛152头,已生产新血统种牛84头,建立有7个新血统的么拉水牛新群体,向社会推广新血统种牛50头,新血统种牛表现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快特点。
项目为国家节约556万元的引种经费,同时也挽救了我国仅有的100多头已近亲退化的么拉牛群,保存了全国唯一的一群么拉种牛基因。
我国有2300万头水牛,但属沼泽型水牛,奶肉生产性能差,但如利用引进的世界着名的乳用 水牛品种一么拉水牛与之杂交,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据杂交利用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奶性能比本地水牛提高2-3倍,产肉性能提高1.5-2倍,效果显着。因此么拉水牛在我国的推广利用,前景广阔。
项目为国家节约556万元的引种经费,同时也挽救了我国仅有的100多头已近亲退化的么拉牛群,保存了全国唯一的一群么拉种牛基因。
我国有2300万头水牛,但属沼泽型水牛,奶肉生产性能差,但如利用引进的世界着名的乳用 水牛品种一么拉水牛与之杂交,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据杂交利用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奶性能比本地水牛提高2-3倍,产肉性能提高1.5-2倍,效果显着。因此么拉水牛在我国的推广利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