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培育油菜矮壮苗效应及增产技术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油料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杨经泽,田辛初,徐育松,李春生,程玉莲,田任久,王友平,吴勇,吴征难
- 起 止 时 间 :1987年5月—1990年2月
- 获 奖 情 况 :199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我国移栽油莱长期存在因苗床播种量偏大、留苗过密,导致高脚苗、弯根苗、弱小苗大量发生的问题。这样的秧苗移栽后,抗逆性差,冻害死苗严重,常使油菜减产1~2成。本项研究是将新型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导入油菜体内,促进或延缓其生长发育进程,改变其生理、生物学效应,抵抗和克服环境对油菜的协迫,使油菜生长朝着人们预期方向变化的技术原理,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突破性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本项技术适于在长江流域、江淮甘兰型冬油菜育苗移栽地区推广应用。主要技术指标:
1.生理效应:改变植株内激素平衡,处理的叶片、叶柄、缩茎段赤霉素含量分别只有对照的55.9%、74.5%、52.2%;脱落酸含量较对照高153.8%、327.2%、116.7%;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增加30.1%~47.1%;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23.6%~30.2%;光合率提高30.8%。
2.生物学效应:①茎矮根壮,缩茎段控长率达362.1%,根颈增粗15.4%,根干重增加35.7%;②叶多柄短,单株绿叶数多0.7~1.6片,2、3、4叶柄的控长率分别为61.4%、100%、97.4%;③叶片组织结构紧密蜡质层增厚,气孔开度变小有利于耐寒旱性;④提早成活,早发苗壮;⑤降低分枝部位10%~20%,一次枝增0.5~2个,增角4.26个;⑥耐菌核病,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11.58。
3.产量效应:常年增产显着,遇灾害年增产幅度更大。据120个试验结果平均增产10%~20%,在1987年特大冻害之年,增产达30%以上。总体技术居国内外先进水平。
该技术1989~1992年在鄂、湘、豫等省累计推广1446.6万亩,平均每公顷产量1675.5kg,较对照增加181.5kg,增产12.2%。按农业科技成果经济评价条例方法(农业科学农经所)计算,新增总产值122527.0吨菜籽,新增纯收入20860.4万元。年均新增纯收入5215.1万元,1992年推广度达46.9%。该技术对促使中晚熟甘兰型油菜向高海拔、高纬度推移,取代白菜型油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