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腧穴生物电新技术提高奶牛繁殖力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年鉴》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中兽医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郎子文,张隆山,华兰英,杨国林,孟嘉仁,张世珍,唐宜昭,李世平,黄庆洲,朱光旭,张振兴,胡振英
- 起 止 时 间 :1987年1月—1994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199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项研究成果以传统的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据经穴具有相对低电阻特性为实验依据,应用自行研制获国家专利的经穴诊断治疗仪,对发情的128匹马属动物和1105头奶牛,探讨了腧穴生物电特性与卵巢功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卵巢生理机能的变化可引起体表相关腧穴的生物电变化,腧穴阻抗的变化与卵泡发育密切相关,选出反映卵泡发育且具有调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肾旁、雁旁穴。据此将传统的经络学说与现代生物电技术相结合,初步建立了一种腧穴生物电新技术诊断卵泡发育的新方法。其检测结果与传统的直肠检查法吻合率达78%,为奶牛适时输精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辅助指标。对发情的奶牛,依据卵泡发育期,于输精前、后在相关腧穴低阻敏感点施用适当的脉冲电刺激,可促使机体自身调控相应的生殖内分泌激素,从而促进卵泡发育、排卵和受胎,可减少复配次数,缩短胎间距,有效地提高了奶牛繁殖力。情期受胎率较同期对照牛群提高约20%。
该研究揭示出腧穴脉冲电刺激具有调控生殖内分泌功能,探索出了一条应用传统医学调控动物生殖内分泌激素的途径和方法。该项技术可避免药用类激素制剂昂贵、长期频数使用易引起动物机体生殖内分泌紊乱,以及激素类制剂在乳肉晶中的残留而对人类造成潜在性危害等问题。达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