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不育杂交品种——甜研201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年鉴》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甜菜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胡文信,刘升廷,刘景泉,王红旗,李红侠,郭爱华
- 起 止 时 间 :1971年5月—1986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199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在甜菜作物中,雄性不育杂交品种一般都是以二倍体单粒型或多粒型雄性不育系或不育系单交种为母本,以多粒型二倍体或四倍体雄性可育品系或单交种为父本,生产应用其Fl代种子,甜研201品种就是按照上述原则,从亲本选育、配合力测定、直至品种区试,先后经过17年选育而成。
甜研201亲本不育系选育始于1971年,不育株源于MS甜研-126,以"742"品系为转育父本,于1975年选育成系,定命为MS101(包括9个姊妹系)。甜201亲本授粉系源于范育8-8多粒型二倍体品系。经连续多代选育和配合力测定,定命为H208品系。该品系综合经济性状和抗褐斑病等性状优良,特别是配合力水平较原品系有了明显提高。
甜研201品种在1979~1981年小区试验中,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较对照种提高13.3%、1.39度和26.7%,发褐斑病较对照种低0.75级,在1981~1984年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试中,平均块根产量、含糖和产糖量分别较对照种提高95%、0.8度和16.03%。在1985~1986年生产鉴定中,3个性状较对照种平均提高19.6%、1.55度和31.7%。
该品种从1985年开始大面积试种至1992年,在黑龙江省、内蒙古东部、山西大同、山东、江苏甜菜产区累积推广面积150余万亩。该品种的育成,不仅为我国甜菜生产首次提供了雄性不育类型品种,更重要的是成功地开辟了我国甜菜优势育种的新途径,缩小了我国与先进的甜菜育种国家在优良育种技术与手段方面的差距,为提高我国甜菜育种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