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穗野生稻优异基因的转移及鉴定技术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年鉴》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颜辉煌,朱立煌,刘国庆,胡慧英,闵绍楷,傅强,田淑兰,滕胜,张志涛,黄发松,孙宗修、钱前、曾大力,朱旭东,严学强,翟文学,曹立勇,徐吉臣
- 起 止 时 间 :1992年—2000年
- 获 奖 情 况 :200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通过远缘杂交和生物技术相结合,首次获得栽培稻和紧穗野生稻的远缘杂种,选育出栽培稻一紧穗野生稻异源附加系和易位系,成功地将紧穗野生稻的抗褐飞虱基因导入栽培稻中,创制了一批抗褐飞虱且农艺性状优良的中间材料。探索出一条将野生稻CC组优异基因成功导人栽培稻的有效途径。
建立了一套包括细胞学鉴定、农艺性状鉴定和分子鉴定等紧穗野生稻基因导人栽培稻的综合鉴定体系。
利用改良的水稻荧光原位杂交方法以及克隆的CC基因组特异的重复序列探针,成功地鉴别出栽培稻中的紧穗野生稻染色体或其片段。
首次将紧穗野生稻的抗褐飞虱新基因在易位系中定位于第2染色体的RM240和RM25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5.5和6.1cm。
本研究探索了一条通过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转移和鉴定远缘野生种染色体(段)的技术体系;发展的一种水稻荧光原位杂交方法不仅为水稻外源基因的鉴定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为水稻物理作图和基因定位提供了新的途径;利用已鉴定的附加系可筛选各个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获得的抗褐飞虱新材料,既可作为育种的理想亲本加以利用,也可直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