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耐盐性研究与应用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大豆耐盐性研究与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作物育种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邵桂花,常汝镇,邱丽娟,林汉明,陈一舞,闫淑荣,颜清上,郭 蓓,许占友,韩天富,卢思慧
  • 起  止  时  间 :1982年4月—2000年11月
  • 获  奖  情  况 :200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研究从大豆鉴定方法研制人手,鉴定了国内外大豆种质4200余份,筛选出一批耐盐种质。遗传研究明确了大豆耐盐性受一对基因控制,耐盐为显性,并在分子水平得到验证。选育了一批耐盐品系及审定推广了耐盐品种中黄10号,在盐碱地区累计种植面积达36万余亩。耐盐生理及耐盐机理研究表明,盐不仅引起大豆质膜渗漏,而且存在离子毒害。大豆SOD有7条酶带,盐胁迫诱发6条新酶带,耐盐和盐敏感品种主要差异在叶绿体SOD酶谱上。离子运输研究明确了大豆的耐盐机制: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与排氯;离子由根往叶运输过程中被重新分配。因而调控大豆耐盐基因可能编码了一类与离子运输相关的蛋白,已获得了大豆Na/H交换运输蛋白(Nhx)、钾离子通道蛋白(ATK)与氯离子通道蛋白(CI工)的部分编码基因,并克隆了特异表达基因的部分序列。鉴定出与大豆耐盐基因紧密连锁的PCR标记,该标记已申请国家专利。筛选出的4个SSR标记,其中之一Satt431定位在遗传连锁图U01上,与耐盐基因遗传距离9.4cm。
  研究创新点:创制了耐盐鉴定方法并评价了大豆种质;明确了大豆耐盐性受一对基因控制;选育审定耐盐品种及一批耐盐新晶系;鉴定出与大豆耐盐性紧密连锁的PCR标记;明确了调控大豆耐盐基因编码与离子运输相关蛋白。
  本研究将推动我国耐盐生理、耐盐育种及耐盐生理的分子生物学深入研究。耐盐品系被科研单位及生产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联机和专家鉴定,该研究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使我国大豆耐盐性研究总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