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科动物茸角发生机制与调控机理的研究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年鉴》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特产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李春义,杨福合,王文英,高秀华,邢秀梅,李光玉,李秀锋,宋桂敏,程世鹏,任二军,刘继忠,高志光,施安国
- 起 止 时 间 :1990年1月—2001年10月
- 获 奖 情 况 :2002年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成果利用组织学、细胞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内分泌学、现代生物技术等的研究原理与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茸用鹿(梅花鹿、马鹿、赤鹿)从角柄的发生、初茸角出现、快速生长、茸皮干枯和脱落、鹿角的形成;研究了茸角发生所依赖的干组织、干细胞,生茸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生茸区的组织结构,生茸干细胞中雄激素受体,生茸干细胞的分离及在离体培养皿中的分化,生茸干细胞活体诱导角柄组织发生;同时在鹿茸发生机制的研究方面,研究了雄激素及生长因子对角柄发生的影响,神经对鹿茸发生的影响,鹿茸发生过程中引起成骨形式转变因素及不同成骨阶段组织移除对角柄与鹿茸组织再生的影响等。从而确定了角柄、鹿茸及鹿角发生的不同阶段,揭示了细胞层细胞是角柄组织发生所依赖的干细胞,角柄中不同阶段的软骨及骨细胞都来源于这些细胞层的细胞,证明了鹿茸角柄的发生不需要内外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它是通过游离渗透分子完成的。
应用前景:本成果在吉林的熬东和四平两个种鹿场,用17头梅花鹿和20头马鹿进行的中试结果表明可提高鹿茸的产量和质量,三锯鹿在体外诱导、机械刺激和畸形压力情况下,鲜茸单产提高了185.3克;四锯以上鹿平均每头增产298.5克,6年共获直接经济效益2.6万元。
理论意义:本研究分离的单个细胞诱导了角柄和鹿茸的发生,理论上为骨细胞培养再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骨膜同体及异体移植和再生机制的阐明,为动物同体及异体骨膜的移植及再生提供了理论模型,特别是茸鹿再生机制的研究为人体断肢的再生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