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棉花的生育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三亚中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员:王坤波,张西岭,宋国立,黎绍惠,刘方,王延琴,许红霞,周大云,付艳丽,张海棠,杨伟华,王清连,王春英,张香娣,李建萍,徐成就,汪若海
- 起 止 时 间 :1982年11月—2009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0年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项目经过了27年的研究与实践。在较全面地分析比较多点生态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海南三亚为棉花冬季南繁最佳区域。经过系统观察和分析,提出了南繁棉花的“凹型”生育规律,即在前期和后期生长发育速度快、中期生长速度缓慢,为南繁棉花关键技术的研究、棉花异地培育和穿梭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系统研究了三亚与主产区棉花的育种性状遗传特点,提出了棉花南繁不同性状异地选择技术标准。研究了棉花在三亚生态条件下的自然生育规律,建立了当地一年三代的加代育种技术。研究发明了缺墒播种、干子播种、快速发芽、低位喷灌等多项专利技术,破解了棉花雨天不能播种的难题,做到了种子“随到随播”,有效地“抢回”了季节,缓解了南繁棉花“时间短缺”的矛盾;并结合病虫草害高效防治和化控,集成创新了“前稳中促后控”生育期全程调控技术,解决了南繁棉花生长安全问题。形成了独特的灾后救治和安全防范措施,结合探讨成功的异地引种、芽苗嫁接、露天无叶扦插等,为南繁棉花播种、材料保存、特殊状态材料的抢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建立了棉种纯度规模化南繁鉴定技术平台,包括抗虫棉抗虫性的卡那霉素鉴定法、杂交种DNA指纹检测等技术,连续16年完成全国棉种质量监督抽查,促使全国棉种质量总体合格率由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推动了棉种质量大幅度提升。
项目组发表科技论文46篇,形成国家专利7件(3件授权),制定标准5个(其中3个颁布实施,1个连续试用6年),创立了一套我国棉花南繁组织化模式。项目形成的成果与技术在全国棉花南繁中得到广泛应用,经由项目组代理南繁各单位育成品种287个,其中年推广5万亩以上的191个,分别占同期全国推广品种总数和总面积的30.76%和51.1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
本项目具有系统性和创新性,实用性强,应用成效显着。整体水平居国际先进,其中南繁棉花的生育规律和高效成苗技术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