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桃适宜品种选育、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设施桃适宜品种选育、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郑州果树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曹珂,陈昌文,刘端明,李全红,侯凯,冯义彬,王新锋,门福林,张宝军,凌国军,王贵州,杨刚
  • 起  止  时  间 :1990年1月—2009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0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明确桃设施品种选育的理论基础、育成设施桃栽培专用的新品种、探索设施桃关键栽培技术体系。首次系统研究了桃品种需冷量对设施栽培关键栽培技术的影响;完成设施栽培适宜品种的培育;集成创新桃设施栽培关键技术,并完成制定地方标准。
  该项目针对制约设施桃栽培中存在的盲目升温、缺乏专用品种、栽培技术不配套等关键问题,以影响桃设施栽培关键生物学特性需冷量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参考国际需冷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设施栽培的具体实践,明确了我国设施桃品种需冷量评价模式;利用胚拯救等生物技术方法,选育出系列适宜设施栽培的桃新种,通过对设施条件下桃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和多年多点的栽培技术试验,建立了设施桃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该项目选育的“双喜红”、“千年红”、“玫瑰红”、“中农金辉”分别通过国家各省级审定,并有3个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将我国主要栽培油桃品种的需冷量由850小时降低到500—650小时,可提早升温时间20—40天。
  该项目经河南、山东、辽宁、宁夏等15省(区)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年新增纯收益7.5亿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着。
  该项目在桃品种低温需冷量的研究评价、中低需冷量品种选育和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方面有创新,总体居国内设施果树研究的领先水平,其中,中需冷量品种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