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22”的选育与推广应用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22”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水稻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马良勇,李西明,刘鑫,季芝娟,寿建尧,郭群利,杨长登,吴汉平,吴树业,毛一剑
  • 起  止  时  间 :1999年1月—2009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1)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
  ①常规杂交、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相结合育成高产专用早籼新品种“中早22”,200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经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超级稻品种,是长江中下游稻区第一个早稻常规超级稻品种。
  ②2005—2009年在诸暨市和瑞安市等地建立百亩以上“中早22”高产示范方39个,连续3年浙江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对诸暨等市百亩“中早22”示范方组织验收,平均亩产均超621千克,最高亩产达666.2千克,江山市用该品种创造了早稻亩产698.5千克的浙江省首批农业吉尼斯纪录。
  ③研究和制定了“中早22”直播、抛秧和机械化操作的超高产栽培系列配套技术规程,快速推广了超级早稻“中早22”。
  (2)应用推广及取得的经济效益
  ①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了超级稻品种“中早22”,2005—2009年在浙江省累计推广104.7万亩,近3年推广80.97万亩,占同熟期早稻面积的50%以上。
  ②社会经济效益:2005—2009年累计推广104.7万亩,按生产试验比对照“嘉育293”亩增60千克,按2009年国家收购价1.80元/千克计算,累计增产稻谷6 282万千克,农民增收11 307.6万元;按“中早22”抗病、节本等每亩节支15元计算,则节本1 570.5万元,增收节支累计获社会效益12 878.1万元。
  ③通过超级稻“中早22”的育成和推广,提出“中秆、适穗、大穗大粒、高结实率”的长江流域常规超级籼稻的育种策略,编入《中国超级稻育种》一书。
  ④“中早22”的育成,丰富了两系早杂育种和常规超级早稻育种的品种资源。利用“中早22”育成的“中早35”通过江西审定且已报国家审定,“株两优22”(株1S/中早22)参加2010年国家区试续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