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牧草新品种及新技术示范推广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3-25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草原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王宗礼,韩建国,孙启忠,赵淑芬,王赟文,闫志坚,玉柱,刘国荣,冯志茹,王育青,张志如,陶雅,刘建宇,韩春燕,朱朝阳,李月英,刘国良,王国成,张玉兰,魏君泽,马春晖,刘富渊,常秉文,周景云,张泽宏,李志强,李志勇,刘姝杰,仲勇,牛成林
- 起 止 时 间 :2003年7月—2005年7月
- 获 奖 情 况 :200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通过对114个国内外优良牧草品种的适应性与生产性能及近30个单项技术的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宜试验区栽培的优质牧草32个种,形成包括17个单项技术的五类配套技术体系,体现了成套技术的整体效益明显高于单项技术。选择耐寒抗旱的杂花苜蓿、驼绒藜、尖叶胡枝子等在干旱区建植优质人工草地技术;采用青贮饲料丰产栽培技术,在寒旱区成功获得150t/公顷的优质高产青贮料;在沙壤土采用深开沟浅覆土的干埋等雨播种技术,使牧草的出苗率、整齐度和成活率均提高30%—45%,产草量增加,越冬率由原来的13%—26%提高到80%以上;筛选出适于轻度、中度、重度盐碱荒地建植的牧草混播组合2—3个;阐明了苜蓿受冻后的3种表现和披碱草、老芒麦等禾草分蘖数呈双峰形分布的规律。
通过3年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试验核心区建成优质高产饲草饲料示范基地2200公顷,改良退化、沙化草地4100公顷,建成牧草种子生产基地11OO公顷,平均每年新增收入1780元/公顷,直接经济效益达1317.2万元。该成果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已达13.04万公顷,新增收益965元/公顷,直接经济收入已达 1.26亿元。
通过3年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试验核心区建成优质高产饲草饲料示范基地2200公顷,改良退化、沙化草地4100公顷,建成牧草种子生产基地11OO公顷,平均每年新增收入1780元/公顷,直接经济效益达1317.2万元。该成果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已达13.04万公顷,新增收益965元/公顷,直接经济收入已达 1.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