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拐枣、冰草等旱生牧草引进驯化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省部级奖成果

沙拐枣、冰草等旱生牧草引进驯化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常根柱,时永杰,杨志强,王成义,杜田庆,田福平,牛晓荣,屈建民,高万林,庄光辉,杨霞,肖堃,宋青
  • 起  止  时  间 :2001年4月—2004年10月
  • 获  奖  情  况 :2006年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通过试验研究,成功地将沙拐枣从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引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由野生状态驯化为可栽培种;从美国、加拿大引进、驯化和繁育成功16个耐旱牧草品种,其中3个为原种;对国内外的91个耐早草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和适应性评价,筛选出了适于西北干旱地区种植的品种,研究提出了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开展了“冰草坪用性状及其抗旱性研究”;完成了“中国西北干旱草地生态区及耐早牧草生态型生态相合研究”。建成早生牧草兰州原种基地33.3公顷,张掖驯化繁育基地200公顷;驯化繁育的沙拐枣可食青草14148kg/公顷,产种子600kg/公顷,比野生状态分别提高产量51%和35.6%;荒漠植被覆盖度由10%—15%提高到32.3%,载畜量由3.5公顷l个羊单位增至1.6公顷 1个羊单位,提高113.8%;引种的国外16种早生牧草其地上生物量平均高于国内同类品种23.4%;节水草坪的建植成本降低50%,养护成本降低70%,节水量达83%。沙拐枣在威武、张掖、涌泉和内蒙古阿拉善盟等地推广160706公顷;在河西走廊、陇东和中部地区推广“中兰1号11、11甘农1、2、3号”等耐旱苜蓿3626公顷;在兰州、定西推广冰草节水草坪及荒山绿化工程1000公顷。累计推广面积达165333公顷,取得经济效益35101万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