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栽参土壤改良关键技术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6-08-18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特产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张亚玉,孙海,孙长伟,王秋霞,王志清,魏云洁,刘继永,关一鸣
- 起 止 时 间 :2012—2014年
- 获 奖 情 况 :2014年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农田栽培人参不仅满足了市场对人参产品的需求,同时对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为农民致富提供了商机,农田栽培人参能够解决过去腐殖土栽参与林争地的矛盾,对于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人参的栽培在我国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栽培过程中,产量低、病害重、药效低等不利因素一直困扰人参的栽培业,开展人参栽培土壤改良技术研究,根据野山参及优质林下护育山参的土壤物理结构、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特性,做为农田栽培人参土壤科学改良的理论依据,对于加快栽培人参的规范化理论进程可提供有效的方法。本项目首次以野山参生态环境条件作为参考,系统地研究了农田栽参土壤的物理结构、养分特性、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特征。明确了土壤立体构造、速效养分含量及配比失衡、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是农田栽参产量低、药效差、病害重等的主要原因;根据适宜人参生长的土壤特征,在已有制剂的基础上经过添加合理的菌剂及养分完成了农田栽参土壤适宜改良剂的开发筛选,建立了科学的农田栽培人参土壤改良技术依据;对改良地人参进行质量评价,总皂苷、单体皂苷、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均符合药典及行业标准限值,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所得成果在人参主产区进行推广,产量平均提高了20%,高的提高了22%,产量达到2.0千克/平方米。
人参的栽培在我国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栽培过程中,产量低、病害重、药效低等不利因素一直困扰人参的栽培业,开展人参栽培土壤改良技术研究,根据野山参及优质林下护育山参的土壤物理结构、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特性,做为农田栽培人参土壤科学改良的理论依据,对于加快栽培人参的规范化理论进程可提供有效的方法。本项目首次以野山参生态环境条件作为参考,系统地研究了农田栽参土壤的物理结构、养分特性、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特征。明确了土壤立体构造、速效养分含量及配比失衡、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是农田栽参产量低、药效差、病害重等的主要原因;根据适宜人参生长的土壤特征,在已有制剂的基础上经过添加合理的菌剂及养分完成了农田栽参土壤适宜改良剂的开发筛选,建立了科学的农田栽培人参土壤改良技术依据;对改良地人参进行质量评价,总皂苷、单体皂苷、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均符合药典及行业标准限值,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所得成果在人参主产区进行推广,产量平均提高了20%,高的提高了22%,产量达到2.0千克/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