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种间杂种不育多样性及其遗传机理的研究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院级奖成果

动物种间杂种不育多样性及其遗传机理的研究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赵振民
  • 起  止  时  间 :1991年1月—2001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02年农业科学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该项目通过对马、驴及其杂种和黄牛、牦牛及F1-F3杂种进行的减数分裂与精子发生的研究;并对可育母骡及其后代进行了DNA指纹鉴定和血清蛋白、酯酶遗传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少数性腺发育较好的个体,精母细胞核内存在有联会复合体结构,观察到精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直至产生配子的完整细胞学过程。研究结果从DNA分子水平确凿证明了母骡生育的事实,并从7个血清蛋白基因座上的基因差异,证明马、驴的种间差异以及可育母骡及其后代的杂种身份特征:核型分析证明,异源二倍体的骡可以产生异源的类单倍体配子,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进一步确证了远缘杂种不育多样性与可育渐进性,不为马、驴种间杂种所独有:在牛属动物的种间杂种中同样存在,并且表现得更为明显。综合大量其它种、属动物的远缘杂交文献,认为上述现象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客观规律。从而否证了解释杂种不育及母骡可育现象的传统理论绝对化和片面性的观点。对其遗传机理,提出了异种间核、质互作的复杂影响是其根源而并不单纯是异源杂色体的原因的见解。该成果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杂种不育以及探求克服其生殖障碍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实践的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