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矮病原和品种抗病性鉴定体系创建及关键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院级奖成果

小麦黄矮病原和品种抗病性鉴定体系创建及关键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王锡锋,刘 艳,曹亚萍,吴云锋,赵中华,相建业,吴蓓蕾,周广和,钱幼亭,成卓敏
  • 起  止  时  间 :1984年1月—2010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1年农业科学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针对严重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小麦安全生产的病毒病问题,在黄矮病毒(株系)鉴定及其快速检测技术、抗病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和预防性控制技术体系组建与示范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原创性的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培育出4个抗病毒新品种,制订行业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106篇,其中SCI收录26篇,总被引用611频次,编写和参编着作3部,提升了我国麦类病毒病研究与防治水平。
  创建了小麦黄矮病原鉴定体系,首次系统完整地鉴定出引起我国小麦黄矮病的病原种类,明确了其分子特征,率先开发了适应不同检测水平的分子检测方法,揭示了主要病毒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分布与变异动态。改进了堆测法鉴定麦类种质资源抗黄矮病技术,确定了接种时期、接虫量、调查时期与方法及抗病性评价指标,制定的抗性评价技术已作为行业标准颁布实施。先后鉴定麦类种质资源43000多份。实现了关键防治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推广应用达7700多万亩,有效地控制了小麦黄矮病十多年未在我国大范围的暴发流行。经济效益评测证明,本项目平均每年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0242.94万元,2007-2010年共计新增纯收益总额274924.18万元,且生态效益也十分显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