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蓟,乳浆大戟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1-28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草原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刘爱萍,陈红印,徐林波,张礼生,陈长风,范光明,李笑硕,王俊清,郝俊,高书晶,王慧,杨玉平,赵淑芬,康跃,狄彩霞
- 起 止 时 间 :2000年10月—2004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08年农业科学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通过实地调查,明确了加拿大蓟,乳浆大戟的天敌资源,研究发现天敌26种,天敌昆虫18种,病原微生物8种,其中加拿大蓟绿叶甲Trycophysa campobasso,大戟天蛾Hyles lineata livornica,大戟透翅蛾Chamaesphecia schroederi为发现的新种。对优势天敌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发生规律,寄主专一性,耐饥能力等进行研究,为将其作为生防作用物释放利用提供了依据。对几种主要天敌进行了室内扩繁和田间释放,并根据杂草受损程度提出不同分级标准,综合评价天敌的控制效果。通过几年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从天敌的室内育苗饲养,扩繁,野外释放到控制效果评价等一套较为成熟的天敌昆虫扩繁及释放应用的技术体系。
该成果的各项技术,包括天敌的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寄主专一性测定,室内扩繁技术,田间释放及控制效果评价等技术已经成熟,通过2002—2006年在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等省(区)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及天然草地进行推广应用,防治加拿大蓟,乳浆大戟面积累计达125万hm2,共挽回牧草损失6 218.97万kg,农作物(小麦)损失2 219.38万kg,经济纯收入达8 338.34万元。该项研究成果对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利用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