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及其产品溯源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 主要完成单位:农业科学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天津市畜牧兽医局,东营市畜牧局,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要完成人员:熊本海,罗清尧,陆昌华,庞之洪,杨亮,胡肄农,傅润亭,林兆辉,白云峰,许其成,白玉坤,潘佳一,吕健强,白红武,耿直
- 起 止 时 间 :2003年8月—2009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0年农业科学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该成果主要应用于中国生猪及其产品安全生产的数字化监控,以及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终端的跟踪及反方向的溯源。主要技术内容是将现代各种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标识技术等集成应用于猪肉质量安全生产全过程的跟踪和溯源,针对我国生猪集约化饲养和农户散养模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7号令关于《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研究提出了适合两种模式下养殖电子档案建立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储存的解决方案;以及从生猪个体、到屠宰中间产品及终端分割产品的编码方法、标识技术与标识编码的转换对接方案等;采用.net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WAP技术和Web Services等技术,开发了养殖环节、屠宰环节和超市销售环节的数据记录系统和面向政府监管和消费者查询的公共网络平台4个,基本实现了两种模式下猪肉安全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监控、跟踪及反方向的溯源。
该成果主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对猪只个体的标识和识读率达到99%以上;在屠宰环节对耳标和对胴体的识读率(机读+肉眼识读)可达98%以上;在超市对溯源标签的查询信息反馈率可达到98%以上;开通了面向公众服务的网络溯源查询平台4个,即项目测试平台、天津市猪肉质量溯源公共平台、山东东营市猪肉质量溯源公共平台和河北省猪肉质量溯源公共平台,WAP查询平台3个和短信查询平台3个;当政府或者消费者需要对猪肉产品质量进行溯源时,一般可以在24小时内定位在最后的饲养场和生产的猪的批次或者圈栏号;每年在参与示范的猪场、可溯源的猪只达到15万头以上,成果研发与示范应用期间实现可追溯的猪只头数达到60万头以上。
知识产权情况:本成果获得专利9项,软件着作权登记12项,出版学术专着2部,发表相关论文29篇,其中,SCI,EI和ISTP等收录论文6篇。此外,2009年形成国家标准报批稿1项。
成果示范应用主要涉及天津地区主要规模化养猪场和典型专业养殖户50家以上,10家定点屠宰企业,山东东营市的20多家规模化养殖场和专业养殖户、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12家养殖场;以及上述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供货的猪肉零售店和超市等,均采用了本研究成果。示范应用的情况受到主要新闻媒体的关注并多次报道,包括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天津晚报、天津日报、昆明日报、人民网天津视窗等。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自项目实施以来,为参与示范的养殖企业、屠宰企业和零售超市,因增加养殖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以及溯源查询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带来的销量和价格的提升,产生的经济效益累计达1.14亿元以上,并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