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叶背后的故事
【个人简介】
王新超,男,中共党员,研究员,1975年10月出生,安徽霍邱人。2003年进入茶叶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茶树育种工作。在核心期刊(包括SCI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个,参与制定有关茶树品种国际标准、农业行业标准5个,作为主要选育人育成国家级和省级品种各1个,4个新品系参加第5轮国家区试。先后获得农业科学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2005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11年入选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后备人才,2013年获得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2014年度获得农业科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新超(右一)
在茶香遍野、茶农丰收的时候,在茶人品茗、茶友论道那一刻,可曾知道,在这“一片茶叶”的背后却有着一些精彩动人的故事,有着一群默默奉献的茶树育种队伍。
王新超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时间如梭,掐指一算,他进入茶叶所已有12个年头,这些年奋战在科研一线,一直从事着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说起育种,这是一项艰辛漫长的工作,但也是茶学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选育一个茶树优良品种需要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但良种在茶叶生产增值的各项技术因素中要占30%~40%。正是优良新品种为我国六大茶类、数千个茶叶品类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
瞄准产业需求,精心培育抗冻抗逆新品种
茶农们都喜欢发芽早的良种,因为这样的春茶可以提前上市,经济效益好。但是,三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遇到“倒春寒”,茶农一年的收入便打了水漂。据统计,仅浙江省茶叶每年因冻害损失数以亿计,这也是茶产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每当他看到冻害灾情,他的心情和茶农一样难过,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以茶为生的茶农,茶叶没了收入,也许就意味着孩子学费、医病药费、家庭生活费没了着落……作为茶树育种的专家,他深感责任重大,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选育出一批抗冻、抗逆、高效、优质的茶树品种,减少老百姓的损失。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他瞄准茶树抗寒性机制这一突破点,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全面研究了茶树在整个冷驯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用系统生物学的手段来深入揭示茶树冷驯化诱导抗寒性的机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专心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找到了2条与茶树抗寒关系密切的调控路径,发掘了一大批与茶树抗寒相关的基因信息,为今后茶树抗寒育种打下理论基础。另外,筛选出的4个新品系正在参加第五轮全国区试,13个新品系正在进行品系比较试验,一批抗寒性较好的育种材料正在实验中,为未来抗逆性良好的品种推出做好了储备。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一批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相继推广种植。
攀登科学高峰永无止境,他在做好抗寒育种同时,又带领他的团队,努力探寻如何让冬天休眠的茶芽更早的萌动?选育出更早的良种,让茶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找到其中的奥妙,他从控制芽头休眠与萌发的机理着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试验之后,他惊奇的发现,生长素与茶树越冬腋芽休眠与萌发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茶树的芽休眠是受多个基因网络共同调控的结果,这些基因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如今,他正在带领科研团队,对一些关键基因进行功能研究,期望找到控制芽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开关”,只要打开这个“开关”,犹如点亮“一盏明灯”,便能唤醒一颗颗沉睡休眠的芽头,为早生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为此,他仍在不遗余力、孜孜以求。
深入田间地头,不遗余力促进茶农增收致富
早在2003年3月,根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浙江省就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如今已有十多年,这一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特派员深入基层,推广新技术、建立示范点、服务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已经成为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突破口,受到各方的关注和支持肯定,这些科技特派员也被农民群众誉为“永远不走的特派员”,而他就是特派员队伍中一员,被派往浙江天台县。
在科研之余,他经常深入天台的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指导生产,制定规划,服务产业。作为主要完成人选育的黄化突变品种“中黄1号”,经过单株鉴定、扩繁、品系比较试验等育种程序,历时15年艰辛选育,终于获得省级认定,成为省级优良品种。该品种芽头鹅黄,制成的茶叶外形绿透金黄,嫩(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黄鲜亮,呈现“三黄”特色,品质优异,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克服了常规白黄化品种抗逆性差、难于管理的弊端,一经育成,就得到了广泛关注。
“中黄1号”作为自己选育的品种,就像自己抚养长大的孩子一样,对它的脾气、品性了然于胸。在向茶农推广新品种时,自己对品种特点、种植方式、注意事项,样样都说的清清楚楚,老百姓也都听的明明白白。由于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种下去3-5年才有收获,如果品种选错,后续风险极高,这方面失败的例子举不胜数。但是,通过他这样仔细深入的讲解和培训,让茶农根据个人需求科学引种,而不是盲目跟风,有效避免了这种风险。
在服务茶农之外,他也加班加点,帮助天台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打造“天台黄茶”区域品牌为抓手,促进全县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当地茶产业发展。他精心选择了当地浙江九遮茶叶、九黄茶叶、紫凝茶叶等企业基地作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先后培训茶农和企业员工200多人次,扩大“中黄1号”的影响力,也初步形成了黄茶产业带。同时,他与当地技术人员一道,经过大量试验,总结出了适合“中黄1号”的加工工艺,出来的黄茶品质独特、色黄形美,黄茶每斤的均价都在2000-6000元,各地客商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年均带动当地新增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除特派员工作之外,作为茶叶育种的国家队,他不仅服务浙江,也面向全国。他先后针对砖茶氟含量超标的问题,进行了低氟品种筛选,并往返四川、湖北等砖茶主产区多次,进行示范推广,筛选的低氟品种可以明显降低砖茶的氟含量,为解决民族地区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做出贡献。同时,在浙江、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湖北等地建立了20多个示范点,在绿茶主产区推广中茶108、中茶302等新品种,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亿多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茶树良种化率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促进茶农增收致富。作为四川广元市的科技帮扶工作者,他承接了作为浙江省功勋特派员--白堃元老教授的工作。这里推广黄茶品种的起点高、责任大、任务重,但他依然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默默的在为育种事业、为产业发展贡献青春、挥洒汗水。他相关的事迹也先后被茶行业媒体、科技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报导。
敢于担当负责 恪尽职守做好管理工作
除科研与技术服务外,他还身兼数职。作为一名党支部副书记,他积极学习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做政治的明白人,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各项要求,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正做到了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
身为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副主任,自任职以来,承担着学科与团队建设、实验室管理、基地管理等管理工作。作为我所青年科技论坛执行小组组长,他也勇挑重担,在他的积极谋划、沟通联络下,仅2014年就邀请国内外10多位专家来所做学术报告,极大活跃了我所的学术氛围。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引人入胜,而这片树叶背后的故事也精彩动人。他在茶业这条人生路上,不辞辛苦、风雨兼程。唐朝诗人元稹在《赋茶》中写到:“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古人用此话来形容对茶叶的喜爱,而他用“夜后、晨前”的操劳来诠释着他对茶树育种事业的执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