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毛皮动物产业 勇攀科学技术高峰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人物» 科技人物

立足毛皮动物产业 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字体:

    【个人简介】
    赵建军,男,1980年生于山东省潍坊市,毛皮动物传染病防控青年专家,副研究员,预防兽医学在读博士。2007年到农业科学特产研究所工作,2013年被提前聘任为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副研究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赵建军一直在科研一线从事毛皮动物传染病防控工作。尤其在犬瘟热病原学与免疫学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系统完成了我国毛皮动物犬瘟热病毒遗传变异及致病机制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犬瘟热病毒新基因型和变异株,鉴定了病毒感染毛皮动物的受体,建立了犬瘟热感染毛皮动物致病模型;成功研制了“水貂犬瘟热活疫苗(CDV3-CL株)”并于2012年获得新兽药证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农业科学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共5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知名期刊Antiviral Research、Veterinary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报》上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论文共5篇。吉林省省直机关优秀青年(2014年)、吉林市青年科技奖(2013年)和农业科学特产研究所青年科技人才(2013、2014年)获得者。

潜心科研  严谨求实

    2007年,赵建军从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硕士毕业,应聘到中国农科院特产所野生动物疫病研究室。虽然同为中国农科院下属的国家级研究所,但与处于哈尔滨市繁华街区的哈尔滨兽医所相比,位吉林市左家山区的特产所的确是显得偏僻。然而就在这里,他努力地适用了从学生到职工身份的转变,开始了他的毛皮动物传染病研究和生物制品开发工作。
    犬瘟热是毛皮动物(狐、貉和水貂)养殖场最常见的烈性传染病,也是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头号杀手”。该病一旦暴发,对饲养场将是毁灭性的打击。该病的病原犬瘟热病毒,是一种的跨宿主感染动物易变异病毒。当时毛皮动物中犬瘟热病毒广泛流行,而对于病毒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分型情况却知之甚少,该疫病的防控带来了极大困难。赵建军一来到左家就参加了当时由特产所闫喜军研究员(现为特种动物疫病防控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持的科技部公益性研究项目“野生动物重要传染病病原检测及防控技术”课题组,承担犬瘟热病毒分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变异分析等工作。犬瘟热病毒强毒株的分离在当时是国内公认的难题,他用3年时间跑遍我国毛皮动物主要养殖地区10个省市区养殖场,收集了近千份犬瘟热发病样品,系统的完成了我国犬瘟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首次明确了犬瘟热病毒在我国流行的3个基因型,并在国际上报道了首次新的基因型(Asia-1)。此外,他成功克隆并鉴定犬瘟热病毒的感染毛皮动物(狐狸、貉和水貂)的受体——淋巴信号激活因子(SLAM),同时建立表达该受体的细胞系,为犬瘟热病毒强毒株分离和病毒在跨种属传播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他历经3年时间,无论春夏与秋冬,克服环境差、生活苦的不利条件。扎根偏僻的左家实验动物房进行犬瘟热对毛皮动物的人工感染实验。通过创新性地设置病毒感染不同毛皮动物后疾病发生相关参数,首次在国内外建立了犬瘟热感染毛皮动物(狐狸、貉和水貂)的致病动物模型,并揭示了犬瘟热对3种动物致病性差异的机制。该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Antiviral Research上,解决了我国犬瘟热疫苗研制和抗病毒药物评价过程中缺少致病动物模型的以及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自2012年秋天以来,从山东、河北和辽宁省毛皮动物养殖场出现了犬瘟热疫情的大面积爆发,赵建军时刻关注该病疫情发展高度敏感,第一时间进入疫病发生的养殖场并获得详细的第一受资料。他通过随后病毒分离、全基因组测序和动物回归试验,揭示了目前临床上出现犬瘟热爆发的根本原因:该疫情是有犬瘟热病毒变异株引起,而且该变异株对水貂呈现了更强的致病性。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Veterinary Microbiology、The Veterinary Journal、《微生物学报》和《兽类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

 

投身产业  服务三农

    在野生经济动物疫病研究室工作同时,赵建军于2009年身兼特产所新建下属企业“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成员。主要负责“水貂犬瘟热冻干活疫苗”的研制与新兽药注册,这使得他不得不把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所研究的项目既重视学术性又重视实用性,成功地把多项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该疫苗的研发和注册过程中,他克服生物制品研制知识缺乏,时间短,任务重的困难,和公司质检部门同事一同努力,重新克隆筛选了疫苗的毒种,摸索建立疫苗规模化生产的冻干生产工艺,提高了疫苗半成品病毒滴度,成功完成了产品的中间试制和临床试验。该疫苗在山东、吉林和河北三省累计推广超过300万头份,免疫效果良好,毛皮动物犬瘟热感染率明显下降,获得毛皮动物养殖户的一致好评。此后3年,他在团队首席的指导下累计撰写了近17万字的新兽药注册申报材料,经过多次补充实验和材料修改,该产品通过了农业部专家的初审和复审并顺利完成了产品的复核检验。最终于2012年6月获得了新兽药注册证书,同年8月该产品成功转化“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截止2014年底该疫苗累计推广5000万头份,直接经济效益2500万元。养殖户应用该成果减少经济损失7.36亿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建立了“特研”品牌在我国毛皮动物疫苗业的引领地位。该成果于2014年获得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