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农业科研一线 做新时代的农民
【个人简介】
刘头明,1981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 2009进入农业科学麻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苎麻、大蒜等经济作物重要性状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自参加工作6年来,在Cell Res,BMC Genomics, Plant Mol Biol 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7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75,被引350余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项。
在麻类所说起刘头明博士,大家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SCI”神话,虽然在人才辈出的科研大所看来,二十多篇的SCI并不太稀奇,但在麻类所科学研究陷入瓶颈的时刻,无疑给了全所科技人员莫大的精神鼓舞和榜样力量。
扎根苎麻田间,学习苎麻生产
2009年,刘头明博士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师从于着名的水稻分子生物学专家张启发院士。同年,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他,怀着对农村和农业的特殊情怀进入了麻类所工作。
尽管刘头明博士出身农村,但老家并没有种植过苎麻这种作物,学生时代他主要从事的是水稻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因此,当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刘头明博士对于苎麻这个作物几乎完全不了解。为了尽快了解苎麻这个作物,他用了2年多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苎麻的田间试验工作。期间,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高温酷暑,苎麻地里总少不了他的身影。研究所有车子去试验地,他就坐车去地里,研究所没有车子去,他就独自骑电动车赶上近20公里的路下地。试验地周边没有餐馆,他就到附近农民家里“蹭饭吃”。就连儿子出生的时候,他还远在80公里外的沅江试验基地的苎麻地里收麻。经过2年的田间锻炼,刘头明博士皮肤晒黑了,手上起茧了,原来的白弱书生脸上也多了几份沧桑,就这样,一个原本只会在实验室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彻彻底底蜕变为一个真正的麻农。
用前沿生物技术武装苎麻育种
在苎麻地里蹲守的2年时间里,刘头明博士一边深入了解苎麻的生长特性,一边思考怎么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推进苎麻的科研和生产。他发现,麻类所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苎麻种质资源圃,但真正用于苎麻品种改良的种质资源不多,并且育成的苎麻新品种也相当少。究其主要原因,主要还是采用的苎麻常规育种技术较落后。一般来说,常规育种具有盲目性强的弱点,不能有效快速地针对特定的性状进行改良。
因此,刘头明博士提出要开展苎麻的分子育种研究。然而苎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相当薄弱,别说开展苎麻的遗传图谱和农艺性状QTL定位工作,就是连可用的SSR标记都仅有几十个。而在数据库可以搜索的EST序列也仅400余条。由于落后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导致苎麻的分子育种几乎无法开展。庆幸的是,2011年刘头明博士申请到了他的第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该项目的资助下,刘头明博士率先开展了苎麻转录组测序,使苎麻的可用基因序列从418条提升到43990条,而苎麻的SSR标记也从几十个提升到了1827个。在这些研究积累下,刘头明博士完成了苎麻首张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并首次开展了苎麻产量QTL的定位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被《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倾注五年汗水,结下累累硕果
不经意间,刘头明博士已经走上工作岗位5年有余,其孩子也快要走进小学课堂。由于夫妻分居两地,正如因在苎麻地实验没看到孩子出生一样,5年来刘头明博士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长大的。每当他从几百里的老家赶回研究所工作,儿子总在电话那头哭诉要爸爸,他总强忍伤心,因为在长沙还有他的另一个牵挂——苎麻科研。
正是这份牵挂,5年来也取得了累累的硕果。苎麻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的杂志相继发表,这为苎麻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刘头明博士已经发表SCI论文27篇,其中18篇是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75,并且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