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保舌尖上的安全
【团队简介】
农业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及行为研究创新团队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体、包括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内的28人组成的科研队伍,涵盖了分析化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农药学、兽医学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学科。“十一五”以来,先后获省部级奖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1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编着10余部。荣获2013-2014年度农业科学“巾帼文明岗”称号,连续7年被评为研究所文明处室。
团队首席专家王静教授两次荣获农业科学“巾帼建功”标兵称号,1次荣获农业科学文明职工称号,2次荣获农业科学研究生院优秀教师。
农业科学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及行为研究”创新团队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时代责任感、高度和谐的研究团队。为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他们博取众长、集思广议、废寝忘食、忘我奉献,辛勤地耕耘于科研的第一线。
赤子之心,殚精竭虑明大义
面对国外媒体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的失实报道和恶意炒作,王静教授利用手中的知识武器,多次接受我国有关主流媒体的采访,客观公正地介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及现状,澄清了不实谣言,对境外媒体的肆意歪曲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维护了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和我国的声誉。在2012国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高峰论坛上,“是不是我们的检测手段越先进,我们的食品才越安全?”面对这个问题,王静回答说:“安全的食品不仅依靠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手段做为支撑,更是生产出来的。要保证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农业投入品、原材料、生产环节抓起,只有规范化的生产,才能给老百姓提供安全食品。 ”
农药助剂问题是一个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问题,然而在2007年以前,我国对农药助剂的危害关注甚少。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作为农药乳化剂大量使用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代谢产物壬基酚对野生生物的繁殖发育、个体健康以及种群安全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具有类雌激素效应,是高风险助剂。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团队科研人员忧心忡忡,他们通过不同渠道向科技部及我国农药行业主管部门呼吁,建议高度关注农药助剂对人类健康可能存在的影响。2007年,王静教授作为首席专家、11家单位共同参与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高风险农药助剂残留水平及动态变化调查”正式启动,调查研究我国主要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中农药助剂的残留及动态变化。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组人员分别赴江苏、浙江、河北、山东、贵州、湖南、黑龙江、内蒙古等18个省市,采集包括3种蔬菜、2种粮食、茶叶和对应种植地土壤、水的1642个样品,获取了6568个残留数据。结果表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八氯二丙醚两类助剂农药助剂对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项目研究成果引起科技部和农业部的高度关注。科技部将研究成果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基础性工作回顾和总结报告,编辑成册,供内部决策参阅。2013年,科技部继续支持项目组承担了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农药助剂毒性分类、使用品种、应用现状、典型高风险助剂残留及代谢。项目组开创性的工作已推动了我国对农药助剂的管理,对高风险助剂危害的重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部农药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项目组研究成果,多次召开农药助剂管理会议,研究我国农药助剂禁限用的管理措施。
同时,面对国家战略需求,针对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薄弱环节,在新型化学材料和生物识别材料的合成和制备、新型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建立及产品研发、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环境污染物等小分子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及行为等方面取得若干创新成果,为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艰苦创业,守得云开见月明
团队依托于残留检测研究室而建立。2005年,王静教授作为中国农科院引进的二级杰出人才,在没有实验室、没有任何设备、没有助手的情况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10年过去了,团队已发展成了一支拥有28人的创新队伍,实验室具备开展农业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及行为研究的国际一流条件,成为一个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基地。
因为研究团队的成员多为青年职工且女同志居多,四位同事孩子还小,但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统筹安排,圆满完成了各项科研任务。首席专家王静,作为一个女性科学家,她更懂得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的艰辛,她自己承担起更多更繁琐的工作。团队各位同事在她的感召下,也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更加团结,更加主动,努力完成团队的各项工作。
此外,由于研究所财政相对困难,团队创新思路,在研究所前后两任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和承担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团队成员亲自跑田间地头,筛选试验场地、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开展田间试验,一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为我国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提供基础数据,规范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团队四年来为所里创收700余万元,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执着奋斗,誓为食安做贡献
面对繁重的科研任务和团队发展的迫切需要,加班加点对大家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在几次实验室能力比对及资质续展评估考核中,团队成员劲往一处使,拧成一根绳,连续4天吃住在办公室,确保了高效准确地提交数据,顺利完成了资质考核,为团队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为尽快完善团队承担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定工作,邵华副研究员在术后1周后即投入工作,确保项目高质量的完成。
在做农药助剂生产使用情况调研时,王静教授与金芬副研究员不怕辛苦,早上在南京,下午就到靖江、晚上到扬州,一天要去几个城市调研几个工厂。其中金芬副研究员在调研回来的路上生病,回京后经多日治疗才得以痊愈。
在赴全国各地进行采样过程中,经常会有出现一些意外情况。2014年,王珊珊助理研究员在内蒙古采集样品时,采样车困于泥浆之中,一天无法动弹。佘永新研究员和于海龙博士赴山西和陕西采样时,一天行车上千公里,并历经高速公路的爆胎事故。郑鹭飞在杭州调研采样后,因为过于劳累,竟在候车室睡着了错过了回京的末班火车。金茂俊副研究员在宁夏吴忠市回民聚集的农村地区采样时,面对回族老百姓的不理解,耐心解释科研项目的重要意义,顺利采回试验样品。虽然碰到种种意外情况,但团队研究人员不以为意,时刻满怀乐观情绪。
孜孜不倦,实现跨越促发展
工作中他们始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一方面,他们情系民生,积极推进我国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发展。在繁重工作之余,创新团队首席王静教授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并和金芬副研究员分别担任了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秘书长。通过这一平台,团队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践行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国产仪器发展。5年里累计为研究所带来数百万的经济收益,给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企业、科技界的充分肯定。2014年,王静教授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授予突出贡献理事奖。另一方面,他们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合作交流。几年来,累计邀请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40余人次来我院、所进行交流,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科研水平积极努力,无私奉献。2013年,在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和德国科学基金会的共同资助下,成功举办了180余人参加的中德“食品安全挑战和前景”双边研讨会,2014年,举办了200余专家学者参加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提升团队及研究所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影响力,为中外专家、学者、企业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深入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有效平台。
10年来,他们以一颗颗赤子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了当代学者胸怀全局的主人翁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科研精神;10年来,他们以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彰显了农业工作者淡泊名利、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优良作风;10年来,他们以一种激扬的士气,在峥嵘岁月里,唱响了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和谐奋进的时代主旋律。这就是“农业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及行为研究”创新团队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他们必将乘风破浪、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