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搞科研 累累硕果棉农赞
【团队简介】
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长江生态试验站位于产棉大县——安徽省望江县,建于1999年,2007年、2009年先后挂牌“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皖南综合试验站”和“农业科学长江中下游棉花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目前,驻站人员有15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3人,硕士4人。该试验站负责人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创新团队骨干专家杨代刚研究员。试验站成员不畏艰苦的环境,扎根基层,全身心投入棉花育种研究,先后育成鄂杂棉4号、15、24和中棉所53、55、62、63、65、66、71、87等11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杂交棉新品种,并在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促进了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发展。其中,中棉所63自2010年以来一直被农业部列为长江流域首选主导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40亿元。该试验站长期在长江流域开展棉花新品种展示、示范与推广,研究棉花配套技术,积极探索长江流域棉花全程机械化的新型栽培模式,并于2014年在安徽省首次举办“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现场会”。
布局长江,发轫阡陌
长江流域棉区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利用棉花杂种优势培养棉花品种在长江流域棉区发展蓬勃。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研究所,如何在促进我国长江流域棉花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于是,棉花所于1999年在长江流域产棉大县——安徽省望江县的华阳镇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了中棉所长江生态试验站,作为棉花所杂种优势利用创新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生态试验站的团队成员们主要以长江生态试验站为研究阵地,面向长江流域棉区开展杂交棉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说起长江生态试验站,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试验地是个独立小圩,具有成方连片的旱地面积约二百亩,具有独立排灌系统,旱能浇,涝能排,与周边乡村有天然沟渠路为界,是长江流域从事棉花大田研究的好地方。可是,这个试验站远离乡镇,工作和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业余文化生活不太方便。棉花所杂种优势利用创新团队驻长江生态试验站的科研人员除去实验室里的工作,更多的时间就是呆在这样一个试验站的棉花试验地里。他们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基层,克服诸多困难,从事应用研究,获得了同行的认可,获得了棉农的赞许。
立足产业,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着需求增长快、供给缺口大的形势,而且这种缺口有扩大的趋势。我国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外国原棉,才能满足国内纺织工业的用棉需求。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人口大国。要提高棉花总产量,靠扩大植棉面积的可能性不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皮棉产量,运用栽培、土肥、植保等外围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根本的途径还是要培育高产棉花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然而,培育高产棉花新品种又谈何容易!棉花育种周期较长,十年八年不见成效,而且,失败的机率很高,成功的机率很低,有的人连续奋斗上十年甚至几十年也难以育出一个品种。
如何寻找技术的突破口呢?2003年3月,以中国农科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身份从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调入棉花所的杨代刚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担负起这沉甸甸的担子,他们不停地拜访、请教棉花育种老专家、老前辈,请求指点迷津。上世纪90年代,棉花所育成的常规棉品种中棉所12号和杂交棉品种中棉所29号在长江流域推广面积较大,除了它们具有高产、优质、广适性的特点,主要是在抗病性或抗虫性上占了先机。
21世纪初,长江流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研究和推广杂交棉品种和技术。棉花所杂种优势利用创新团队驻长江生态试验站的科研人员如何尽快有所作为?经调研发现,瞄准棉花生产上推广品种的技术瓶颈,挖掘和利用好现有优势资源,可能会有所突破。多年来,团队成员在长江流域从事棉花育种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育种技术、育种经验。他们既要利用这种优势,还要利用棉花所最新创造的育种材料在病虫抗性等方面的优良特性,期望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能够将遗传上具有负相关性的高产、优质和抗病虫性性状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棉新品种。胸中有了谱,他们立马投入到了崭新的课题研究。
盛夏时节,天气最热,太阳最烈的时候,正是棉花育种材料各农艺性状在试验地里显现最活跃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正是他们科研团队在棉花试验地里调查最繁忙、最紧张的时候。由于棉花育种亲本和杂交组合后代材料众多,需要调查的性状更多,需要分析的试验数据少则成千上万,多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为了获得准确详实的科研素材,加上农业科研需要连续性,他们常常成天扎在“上晒下蒸”的棉花试验地里,不知疲倦地调查,累得浑身上下衣服透湿;常常吃住在较偏远的长江生态试验站里,难得有机会穿上一身清爽的衣服在都市里潇洒走一回。为了棉花科研事业,十多年来,节假日里,常常看到他们在试验田里加班加点的身影;深夜人静时,又常常看到他们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夜以继日投入于繁忙研究或数据演算之中。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他们连续育成了8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杂交棉新品种。例如,国家审定品种中棉所63、中棉所66,安徽省审定品种中棉所53、中棉所65,江西省审定品种中棉所55、中棉所62,湖北省审定品种中棉所71和浙江省审定品种中棉所87等,这些新品种的综合性能在国家或省级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多数名列前茅,在长江流域棉区等大面积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强优势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中棉所63,自2010年以来一直被农业部列为长江流域棉区首选“主导品种”,生产上出现了许多籽棉亩产超千斤的高产典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
针对长江流域棉区生产上的实际问题,团队成员还开展了棉花新品种的配套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等工作,为当地棉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他们首次成功举办了“2014年安徽沿江棉区油(麦)后直播棉机械化釆收现场观摩暨交流研讨会”,为推进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进程,降低棉农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效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了搞好安徽历史上第一次机采棉示范,常驻长江生态试验站的周晓箭副研究员和周克海等团队成员,不辞劳苦,多次到皖南棉区的多个机采棉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特别是周晓箭,在骑摩托车下乡调查不慎摔成骨折的情况下,躺在病床上也不忘联系收获机械,组织专家和邀请参会人员。
他们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为改进棉花杂交育种方法,提高制种效率,提供了新技术、新思路。
继往开来,传承创新
“跟老专家的贡献比,我们还相差很多。他们献了青春献终生,有的耗尽毕生心血只培育出一个品种,至今仍是大面积推广良种;有的一生也没有培育出一个品种,却留下了宝贵的育种材料……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创新品种,是因为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我们还要继续发扬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中棉所精神,针对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新情况,继续创新一些新品种,围绕高优势杂交棉品种做些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努力培养、引导年轻人,把好的经验和技艺传承下去。”杨代刚研究员把目光投向棉田深处,带领棉花所杂种优势利用创新团队驻长江生态试验站的团队成员开始了新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