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
她是我国最年轻的“973”项目女性首席科学家;她为了追寻植物营养学的前沿技术,抛下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东渡日本求学;她构建的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她就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何萍。
国际合作 创新花开
何萍外表纤弱,内心却很坚定。1998 年,博士毕业的何萍来到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工作,从事作物营养和肥料高效利用研究。不到3 年工夫,她就受科技部委派,赴日本北海道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那时何萍的女儿出生才2 个月,嗷嗷待哺。
在那里,她选择了一个自己背景薄弱但很有前景的方向——分子生理开展研究,这是植物营养学的前沿学科和制高点,国内迫切需要开展该方面的研究。何萍大量查阅国内外最新进展,涉猎本学科研究前沿,围绕研究课题创新性反复思考。她没有节假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学习和研究中,经过两年艰苦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显着进展, 在本领域重要SCI 源刊上发表了5 篇第一作者论文,赢得了合作导师和所在研究室同仁的高度赞许。合作导师称赞她是所在研究室最优秀的外国学者。现在双方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人员往来和学术交流十分频繁。
提起女儿,何萍感到很内疚。当初离家时,孩子只是个婴儿,正是最需要母亲精心养育的阶段,但为了事业的发展,何萍暂别了儿女情长,毅然远赴日本学习。每天在日本实验室和试验田紧张的忙碌后,最快乐的时刻就是给家人打电话, 听着孩子咿呀学语,慢慢地学会叫妈妈,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表。尽管每天通电话,但几个月的孩子对妈妈的记忆仍然有限。出国9 个月后第一次回国探亲,看到了不满周岁的孩子只是远远地望着她,却不让她抱,何萍心酸落泪。现在谈起这件事,何萍的眼中依然泪花闪闪,没能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仍然是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作为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项目部主任,何萍负责协调全国土壤肥料合作网络开展主要作物的养分管理和高效施肥研究,多次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科研单位和大学建立密切联系。在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合作研究中,何萍组织了华北和东北11 个优势单位参加土壤养分管理和高效施肥研究工作,发展了基于作物反应的养分管理和推荐施肥原理与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指导科学施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她多次应邀参加植物营养国际会议作大会报告,还受聘于美国普渡大学,作为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指导研究生的博士论文研究。
立足需求 支撑发展
国家需求是科学研究的导向,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生命力和原动力。何萍常说,创新也是科学家的生命,国家需求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是科学家永恒的追求。中国人多地少,依靠化肥的大量投入增加单产,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农田高强度利用生产体系。目前,我国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已达世界平均水平的3 倍,但利用率却低于发达国家20 个百分点。每公斤氮、磷、钾肥料养分所增产的玉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美国的1/3。由于过量和不合理施肥,带来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富集以及大气氧化亚氮增加等环境隐患,高效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当前及今后的国家重大需求。
当前影响作物高产高效面临着突出的科学问题是,碳氮代谢不协调,早衰严重等问题。为此何萍立足学科发展前沿,依据国家重大需求,决定了科研选题的两个方向:一是植物营养生理。研究矿质营养影响作物信号物质及衰老的分子生理机制,阐明作物碳氮代谢、碳氮互作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探索矿质营养与植物病害发生的关系并阐明分子机理,为作物高产高效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前沿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二是作物养分循环和肥料高效利用。通过开展养分诊断和精准调控等研究,构建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她通过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原创性成果,如研究提出了矿质营养影响玉米叶片衰老的机制,揭示了信号物质与作物衰老的关系;阐明了作物碳氮代谢差异与粒重形成关系;探索矿质营养与植物病害发生的关系;发展了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她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上,解决了我国作物早衰、碳氮代谢不协调和茎腐病影响产量等理论问题,构建了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
何萍作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工作中勇担重任,表现出较强的领军能力和业务水平,取得了优异成绩。2007 年何萍刚晋升为研究员,院所就决定由她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申报“973”项目“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基础研究”。这是“973”计划实施10 年来的第一个有关肥料方面的项目。何萍深感责任重大,思考再三,她决定勇挑重担。在队伍组织、材料撰写、申请答辩等过程中,她带领研究团队日夜奋战,项目终获科技部资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她以高度的责任心,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如何开展创新研究,如何完成科学目标,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项目繁忙的研究工作之中。
“973”项目实施5 年来,何萍带领来自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系统的全国8 个优势科研单位参加的“973”计划项目研究团队,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为主要研究区域,围绕高强度利用农田肥料减施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这一核心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探明了肥际/ 际养分转化、损失过程与作物高效利用机制, 阐明了有机无机肥料协同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保育农田的机制,以及养分与水热等环境要素协同提高肥料氮磷利用效率的机理,揭示了作物生长或轮作周期内养分需求规律和供应的同步协调机制,提出典型农区减肥增效与农田可持续利用途径与模式,其研究成果为高度集约化农区当前高氮磷用量条件下减施20%—30%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可验证的技术途径。该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409 篇,其中SCI 论文163 篇,出版学术专着4 部,获得授权专利36 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5 项。通过该项目,凝聚了一批肥料研究创新性强的科学家群体和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团队。在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 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和排序中,该项目结题验收结果评价等级为优秀,成为农业科学领域8 个项目中仅有的两个优秀项目之一。
率先垂范 主动作为
她热爱祖国,对党忠诚,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努力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人正直宽厚,团结同志,品德高尚,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何萍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第四届青联委员,主动作为,有较强的议事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她与领导沟通,如实反映党员和群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立足本职,在青联的“青年智库”活动中利用所学专业献计献策,在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廉洁自律,刻苦钻研业务,有开拓创新精神,学风严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她工作成绩突出,品德高尚,先后荣获了农业科学十佳青年、农业部第五届直属机关十佳青年、第八届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赢得了广大职工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