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云
李子云,一个一辈子从事西瓜研究的农业科技人员,一副学者模样:戴着眼镜,儒雅斯文;却又总是农夫打扮:戴草帽,穿布鞋,挽着裤腿,扛着锄头。有一句话,京、冀、豫、晋、吉5 省市的瓜农们说了20 年,种西瓜找李子云。
50 年来,李子云既是学者,又是农业技术推广者。他让千家万户享用了最甜美的西瓜。
让人们吃上优质西瓜
当初中毕业的李子云暗暗立志在育种行业做出点成绩时,他发现掌握育种技术并不容易,面对一大串专业术语,他找来高中课本,补上基础知识课,然后,他开始自学育种、栽培原理的大学课程。为了提升西瓜遗传育种的理论与技术,他不仅向专家虚心求教,还在实践中细心摸索……他抛开当时的一切聒噪,一头扎进书本,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
当时,市场上基本没有饮料,缺少水果,他便义无反顾地一头栽进优质西瓜的研究之中,将“让人们吃上优质西瓜”奉为终生的追求。
20 世纪60 年代,我国西瓜生产中的老品种品质不佳、产量低、抗性差,为解决这些问题,郑州果树研究所经过认真研究,明确了培育优质西瓜品种的目标:综合性状优良、优质高糖(含糖量11% 以上),亩产2 500~3 000 公斤,抗性强、适应范围广,同时决定,由李子云主持开展选育研究。
育种是一项艰苦的连续性工作,其前期准备首先就是收集地方品种,然后从中找到两个合适的做父本和母本。为了找到这两个合适的品种,他用了多年时间,顶着烈日,冒着严寒,踏遍了全国各地,筛选了100 多个材料,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品种,无论多远,他都要亲自去看一看。通过对大量原始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和严格选择,最终,产量高、抗性强、肉色红、成熟早的“郑州2 号”成为母本,高糖、质脆的“兴城红”被选作父本。
1972 年,李子云将这两个亲本进行了有性杂交。1978 年,他培育的西瓜,各种指标已基本达到预定目标:遗传性稳定、形状一致、含糖量高、瓜瓤鲜红、肉质脆沙、汁多、风味可口、抗性强。经过小区试验和生产试种,到1983 年,“郑州3 号”正式通过鉴定。
“郑州3 号”的育种基地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没有电灯,只能用煤油灯或点蜡烛;没有桌凳,只能在床上整理资料。夏天炎热,蚊虫多且毒,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培育一个品种需要十几年,每年的3 月至8 月,李子云都是在田间度过的,每个月仅回家1~2 天。为了呵护试验成果,保证数据准确,他常常疲倦地趴在田间地头就睡着了。
1978 年,李子云在海南省乐东县搞加代试验,住的地方离试验田有7.5 公里,中间还有一条小河,每天要往返4 趟,长期的远距离行走,他的脚骨节都走大了。
在武汉试验时,李子云得了肝炎,全身浮肿,他一边吃药,一边工作,却始终没有离开瓜田。
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俯拾皆是。无论是科研道路上的挫折,还是工作条件上的恶劣,所有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但李子云始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他把农民当作自己人
“郑州3 号”开始大面积推广了。
李子云是个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不是坐而论道的空想家。他清楚,要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现代农业,就一定要把自己的新技术“点对点”地传输给农民。
1983 年,刚开始在北京市大兴县推广“郑州3 号”时,“郑州3 号”售价比其他品种的西瓜高2 分钱,虽然农民喜欢种,但县有关部门却不愿意大面积推广,心急如焚的李子云只好来到顺义县,在他的说服动员下,顺义县领导、县农业局、县果品公司非常重视,农民也积极配合,“郑州3 号”开始大面积种植。
李子云到河北省白洋淀考察
李子云也搬到了农民家里,整日在瓜地里转圈,生怕有一点儿闪失。功夫不负有心人,“郑州3 号”一次试种成功。1982 年,大兴县瓜农从顺义县那里发现“郑州3 号”不但抗病能力强,而且吃起来还真甜,于是也开始种植“郑州3 号”。这消息传到了李子云的耳朵里,1983 年,他给北京带来了原种,帮助他们繁育栽培。
1986 年,北京的街头路边到处都是成堆的西瓜,北京人最爱吃的是“郑州3 号”,因为它皮薄瓤沙、甜度高、汁水多。
于是,河北、山西、山东、吉林和河南的农民都开始种植“郑州3 号”了。
“郑州3 号”以其独有的优良品质表现出极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在“郑州3 号”培育成功后,李子云又开始思考农业技术推广的新路子。从那时起,郑州果树研究所决定建立科技示范园,使技术一步到位,让农户看得见,发挥更大的带动效应。
说干就干。李子云赴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蹲点,举办培训班,编写栽培技术手册,印发栽培技术资料,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授栽培技术,培养了大批栽培技术骨干。据统计,1983 年“郑州3 号”的种植面积仅为80 公顷,到了1987 年种植面积达到了2.73 万公顷,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吉林及河南省形成了多个优质高产“郑州3 号”西瓜产业区。
瓜农们见到李子云就像见到了老朋友,李子云往往也二话不说就跟着瓜农进瓜地。常常是气温接近40℃,10 多分钟,李子云的衣裤全被汗水湿透了,汗水顺着脸颊一滴一滴往下流,他一边讲解一边从双肩包里掏出毛巾擦汗,这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一位瓜农道出了农民的心里话:“老李把农民当自己人,农民把老李当家里人。他吃的是百家饭,干的是百家活。在他的带动下,以前不敢想的事,现在农民也自觉干了!”
几十年来,凡有种植“郑州3 号”的地方,李子云几乎走遍了,一年中有2/3 的时间奔波在乡村,经过他培训的农民有多少,他记不得了,给农民上了多少培训课,他记不清了,但从未收取讲课费、辛苦费。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接受一家企业的聘用,李子云觉得这很自然:“有很多老板请我当顾问,可我没有精力,我要帮农民做事。农民这样尊重你,比金钱宝贵得多。”
据统计,“郑州3 号”投入生产后,立刻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到1987 年,全国已推广10 万公顷,总收入9 亿多元,给农民带来净收益2.25 亿元。
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一个人,50 年做着一件事,理由是什么?李子云的回答比任何人都简单:“我真的认为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李子云感慨地说:“很多事情我都已经忘了,真没想到农民还都一一记在了心里。有一次回到果树研究所,一个老人拦住我,说找我很久了,但我对他却一点印象也没有。他说20 年前的一个夏天,是我给他西瓜种子,教他育苗、整枝。”讲起这些故事,李子云的语调更慢了:“农民真好,你只要为他做一件好事,他就会记住不忘。”也许,就是为了这一句“农民真好”,李子云无怨无悔地付出了自己全部心血。
“他身体不好,我们都劝他歇歇吧,可是他还是天天往农村跑。既然他喜欢,那么就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吧!”在李子云家里,老伴笑着说。
李子云的家干净简朴,普通的沙发椅、茶几、电视机,没有高档家电,也几乎没有装饰。有人说,李子云是农业财富的创造者,凭他的技术、项目和管理“入股”,可以轻松赚大钱。然而,李子云仍守着自己的承诺,守着清贫。
他的同行们多次心服口服地说:李子云是实干的科技人员。他不仅是“郑州3 号”杂交西瓜的培育者,让中国的杂交西瓜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者,使数以万计的瓜农增收致富。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李子云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自行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郑州3 号”。
年轻时,李子云的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西瓜……他做过一个好梦:经过培育的“郑州3 号”新品种长满了试验田,几个朋友就坐在瓜地旁边乘凉。
如今,古稀之年的李子云,年轻时五彩缤纷的梦想已成为往事,但那种淳美的境界却依依相随,如幻如真。
农业科学郑州果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