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纯
文章来源:农科英才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5-08
王守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他的人格也如同他的名字,一辈子就坚守着那份纯洁。什么叫冰清玉洁?他的心就是最好的代表,他的为人做事就是最好的诠释。
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闪光的“乌纱”,他却在“盐碱窝”里守了一辈子,图什么?他的行动给了一个最响亮的回答:“治理盐碱,造福农民,其乐无穷”。
坎坷经历磨练意志
王守纯,1918 年5 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闫镇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2 岁考入天津私立南开中学,1936 年,汉奸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投靠日本,又闻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于是,他参加了平津学生罢课、游行、请愿活动。曾一度参加过陈家保的抗日救国队,后因该队军风军纪不良,愤而退出。由于政局不稳,不得不辍学,1937 年10 月受聘担任河北省乐亭县闫镇完小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1938 年辞去小学教师的工作,考入北平私立镜湖中学高三继读。高中毕业后,他父亲欲命其进入文法学院,但他不愿涉入政界,决心像着名化学家侯德榜那样,在化学工业上为国效力。1939 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大学毕业时,正值国难当头日伪统治北平时期,何谈谋业!无奈,只好接受学校介绍,来到华北农事试验场化学科从事土壤分析研究。 1945 年日本投降,该试验场为南京国民政府接收,更名为北平农事试验场,他被留在该试验场土壤肥料室从事盐碱土改良研究,从此他便与盐碱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平农事试验场更名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他仍被留在该所农业化学系土壤肥料室工作。在此期间,他随老专家参加了我国渤海湾北部盐碱土改良利用调查,走遍了河北省山海关到山东省昌邑县一带滨海盐碱地,采集了大量的土壤样品和资料,并在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对新垦盐碱荒地进行稻改、水旱轮作等试验研究。
1957 年,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农业科学。王守纯也随之转入农业科学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研究室工作。在此期间,他响应党的号召,同广大科技人员一道去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张北县农村蹲点,与群众一道来研究改进马铃薯栽培增产技术。1961 年初,王守纯带领青年科技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河南省新乡县洪门乡的李村、洪门两个村,建立盐碱地改良科研基点(后改为工作站)。建点初期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缺吃少用,然而王守纯一行人,与群众同甘共苦,共渡难关搞研究,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 年底,王守纯随农业科学科技服务队来到宁夏银川贺兰山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推广盐碱地改良技术。1970 年底随土壤肥料研究所“下放”山东德州,此时他已是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人了。没有停息几天,他同科技人员和研究化肥的夫人一同去商河、禹城等县蹲点。1973 年接受山东省科委的任务,王守纯又带领科技人员和夫人,到陵县丁庄乡佟家寨“盐碱窝”安营扎寨。1979 年研究所迁回北京,他任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改良室主任兼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站长,仍坚持在农村一线工作。“六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陵县、禹城、平原3 个县设置不同的治理模式,主持了陵县试验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的研究工作。
王守纯(右)在田间工作
盐碱地上创造奇迹
要在盐碱地上出好苗、保住苗、种好庄稼,古今中外都是一个难题。世世代代生活在盐碱地上的农民,虽然摸索出一些经验,但效果很不稳定,不能从根儿上破解难题。就拿我国典型的重盐碱区——豫北新乡市洪门乡来说吧,听与王守纯一起工作过的人说,这里是连绵的太行山和高高的黄河故道形成的槽形洼地,几百年前,土壤就已盐碱板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农民刮盐皮、洗盐、扫盐,几经周折不见效,这里成了着名的树不长、草不生、庄稼几乎无收的穷“盐碱窝”。20 世纪60 年代初,王守纯带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离开繁华的都市,踏上了南下的征程,来到这茫茫“盐海”。从此便扎根“盐碱窝”,开始了开发治理盐碱地的艰难历程。为了探索治理盐碱地的办法,他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位老农民告诉他,50 年代,在这块盐碱滩上曾种出过每亩收成籽棉50 多公斤的好棉花,不知为什么,以后再种棉花就不“灵”了。王守纯照着老农的办法试种了一茬棉花,从实验室到试验田有十几里路,他每天跑到地里观察。几天过去了,却未见出苗。他不灰心,第二年春天,又种了两亩棉花,结果还是一苗未出,研究组的青年人有些丧气,认为这里的盐碱地不能种植棉花,劝他别再搞下去。王守纯翻阅了大量资料,苦苦寻求问题的原因所在。他将棉籽种在不同深度的土层里,开始了他的第3 次试验。几天后,竟然有两行棉花破土出苗了!他欣喜若狂,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小苗周围的土扒开,分层取土化验,分析结果发现,土壤盐分由表土向下逐渐减少,凡是10 厘米深度以下的土壤,含盐量均低于0.3%,棉籽可以发芽,凡是浅于10 厘米的土壤含盐量均高于0.5%,棉籽无法承受,而这一层正是农民习惯的播种深度,当地农民按照王守纯提供的数据进行深播种棉花,棉苗全部破土而出。第一步的成功给王守纯带来莫大鼓舞。接着,他结合“起碱刮毒”、“晒垡养坷垃”、“热犁热种”、“冲沟播种”等做法,又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30 多次试验,根据试验分析结果,他首次提出了“豫北地区盐碱地土壤盐分呈‘T’字型分布”的学术观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冲沟躲盐巧种”为核心的一整套棉花和小麦保苗增产的耕作技术。这套技术很快就在河南、河北、山东盐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棉花小麦单产成倍增长的高效益。由于王守纯做出了优异成绩,1964 年,他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亚非拉科学讨论会,并作了题为“豫北灌区盐碱土的特征和棉麦保苗技术”的大会发言。1964 年,这套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把家安在“盐碱窝”里
“不须扬鞭自奋蹄”。在成就和荣誉面前,王守纯没有陶醉,没有满足,他继续在“盐碱窝”辛勤耕耘着,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治理盐碱地,他干脆就把家安在“盐碱窝”里了。自20 世纪70 年代起,他和妻子曾先后在商河、禹城、陵县的“盐碱窝”里安营扎寨,一干就是十七八年。这期间,他又提出了“开沟灌水压盐、营养钵育苗、开沟直播”和工程、生物、农业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并总结为“综合治理、综合开发”8 个字作为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
20 世纪60 年代,对土壤盐渍化使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的问题,曾有过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谁“治标”、谁“治本”之争。为了探讨这一“纷争”,王守纯深入到鲁西北平原,对盐碱土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规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系统而全面地分析盐碱土盐渍化与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农业生产的关系,他认为旱、涝、碱、薄交替危害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实行“农水结合”、“综合治理”。于是,1974 年,他在山东省陵县西部的背河洼地,建立了深沟扬灌扬排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盐碱地的万亩试验区,试验区内在降水量和月降水强度超过“64 雨型”的情况下,2~3 天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即降到作物抗涝极限以下,但作
物仍正常生长,又播上了适时麦,而试验区外则是另一番景观。从而,为“九战盐碱”而收效不大的陵县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途径。但这种模式工程标准高,占地多、工程量大。为了寻找更科学、更经济、更实用的治理盐碱地的技术,王守纯组织科技人员又开辟了“深浅排农田工程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盐碱地第二试验区,将原农沟深度标准减少0.5~1.0 米,同样也达到了改土要求。这种模式比原模式占地面积减少20%~30%,工程土方量减少40%,农田工程用费减少30%~40%。经过十多年的运行结果表明:旱涝得以控制,盐碱地大面积减少,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土壤肥力同步提高。从而使陵县4.27 万公顷盐碱地迅速改变了面貌,同时也为我国农业首次引进外资项目提供了模式和依据。
与此同时,在王守纯的主持和帮助指导下,山东省禹城县、平原县还建立了井灌井排、浅沟与农业措施相结合试验区和“抽咸换淡”咸淡混交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试验区。这一技术在山东全省87 万公顷盐碱地推广成效显着。由于王守纯作出了突出贡献,1978 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鲁北内陆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研究”成果获得1980 年农业部技术改
进一等奖。
坐轮椅也要回“盐碱窝”去
40 多年来,王守纯没有离开农村,没有离开农民,没有离开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盐碱地改良事业,甚至没有离开“盐碱窝”。
他去过东北、西北、黄淮海地区考察盐碱地,在山东省德州、陵县、禹城、商河,河南省新乡、兰考,河北省张北,宁夏区银川以及天津等县(市)蹲过点。兜里总是揣着一个本一支笔,不时地写着。每到一处总是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群众经验;每到一处都要到农民家中,嘘寒问暖,与农民交朋友。1961 年是我国最困难的一年,其他基点的科技工作者都回北京了,他和同事们没有走,与农民同甘共苦,一口糠一口菜,经常饿着肚子与农民一起劳动,一同搞试验,从而与农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农民冬天把热乎乎的坑头让给他,伏天找凉快的屋子给他住。
王守纯善于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他运用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理论,解决科研、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给当地提供盐碱地种稻、水旱轮作技术,教会农民使用简易双层犁上翻下松打破犁底层办法等。他非常注重科研与实践的结合,早在1964 年,他在农村基点工作时就总结出“领导、技术人员、群众三结合”,“实验室、试验场、农村基点三结合”和“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3 个科技与生产结合、科技为生产服务的“三结合”办法,尤其是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农业科学发展道路倍受推崇。当年《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刊登了王守纯亲身体验的文章,《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条农业科学实验的正确道路”的社论,推崇的就是王守纯所走过的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道路。
1988 年王守纯患病卧床,闻讯黄淮海农业开发的“战斗”即将打响,他又高兴又着急,捶打着自己的双腿大声喊:“大夫!大夫!快把这不中用的腿锯了吧,我坐轮椅也要回‘盐碱窝’去。”
人民心中树立丰碑
王守纯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忘我工作积劳成疾,腹泻病伴随终生。1988年在去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七届全国人大会议的途中突然病倒,经检查确诊为身患肺癌,癌细胞已扩散到全身,因医治无效,于1988 年4 月20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 岁。同年7 月,国务院授予他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88年7月,当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治理“黄淮海”时,这位为改造盐碱地奋斗了几十年,被盐腌碱渍鬃发尽白的老科学家却悄然长逝了。临终前,他叮嘱他的儿子,将他的骨灰撒向那茫茫“盐海”。
王守纯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和国家的农业科学事业。他的一生,是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治理盐碱、造福农民、其乐无穷的一生。他是一位受到国内外同行赞赏和农民群众欢迎与爱戴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王守纯与世长辞了,但人民没有忘记他,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在他逝世3 周年之际,在他工作过的“盐碱窝”——陵县试验区内,为他立了一座汉白玉的纪念碑,农业部原部长何康书写了碑名,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山东省副省长张瑞凤共同为纪念碑揭幕,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健、陈俊生以及农业部部长刘中一等为他题写了“知识分子的楷模”等条幅。为弘扬以王守纯为背景的三代科学家为改良我国盐碱地的奉献精神,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联合摄制了7 集电视连续剧《大地缘》,并在全国播放。农业科学党组作出决定,号召全院职工向王守纯同志学习,激励大家面向农业主战场,为我国农业发展服务。
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闪光的“乌纱”,他却在“盐碱窝”里守了一辈子,图什么?他的行动给了一个最响亮的回答:“治理盐碱,造福农民,其乐无穷”。
坎坷经历磨练意志
王守纯,1918 年5 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闫镇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2 岁考入天津私立南开中学,1936 年,汉奸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投靠日本,又闻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于是,他参加了平津学生罢课、游行、请愿活动。曾一度参加过陈家保的抗日救国队,后因该队军风军纪不良,愤而退出。由于政局不稳,不得不辍学,1937 年10 月受聘担任河北省乐亭县闫镇完小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1938 年辞去小学教师的工作,考入北平私立镜湖中学高三继读。高中毕业后,他父亲欲命其进入文法学院,但他不愿涉入政界,决心像着名化学家侯德榜那样,在化学工业上为国效力。1939 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大学毕业时,正值国难当头日伪统治北平时期,何谈谋业!无奈,只好接受学校介绍,来到华北农事试验场化学科从事土壤分析研究。 1945 年日本投降,该试验场为南京国民政府接收,更名为北平农事试验场,他被留在该试验场土壤肥料室从事盐碱土改良研究,从此他便与盐碱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平农事试验场更名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他仍被留在该所农业化学系土壤肥料室工作。在此期间,他随老专家参加了我国渤海湾北部盐碱土改良利用调查,走遍了河北省山海关到山东省昌邑县一带滨海盐碱地,采集了大量的土壤样品和资料,并在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对新垦盐碱荒地进行稻改、水旱轮作等试验研究。
1957 年,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农业科学。王守纯也随之转入农业科学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研究室工作。在此期间,他响应党的号召,同广大科技人员一道去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张北县农村蹲点,与群众一道来研究改进马铃薯栽培增产技术。1961 年初,王守纯带领青年科技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河南省新乡县洪门乡的李村、洪门两个村,建立盐碱地改良科研基点(后改为工作站)。建点初期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缺吃少用,然而王守纯一行人,与群众同甘共苦,共渡难关搞研究,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 年底,王守纯随农业科学科技服务队来到宁夏银川贺兰山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推广盐碱地改良技术。1970 年底随土壤肥料研究所“下放”山东德州,此时他已是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人了。没有停息几天,他同科技人员和研究化肥的夫人一同去商河、禹城等县蹲点。1973 年接受山东省科委的任务,王守纯又带领科技人员和夫人,到陵县丁庄乡佟家寨“盐碱窝”安营扎寨。1979 年研究所迁回北京,他任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改良室主任兼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站长,仍坚持在农村一线工作。“六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陵县、禹城、平原3 个县设置不同的治理模式,主持了陵县试验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的研究工作。
王守纯(右)在田间工作
盐碱地上创造奇迹
要在盐碱地上出好苗、保住苗、种好庄稼,古今中外都是一个难题。世世代代生活在盐碱地上的农民,虽然摸索出一些经验,但效果很不稳定,不能从根儿上破解难题。就拿我国典型的重盐碱区——豫北新乡市洪门乡来说吧,听与王守纯一起工作过的人说,这里是连绵的太行山和高高的黄河故道形成的槽形洼地,几百年前,土壤就已盐碱板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农民刮盐皮、洗盐、扫盐,几经周折不见效,这里成了着名的树不长、草不生、庄稼几乎无收的穷“盐碱窝”。20 世纪60 年代初,王守纯带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离开繁华的都市,踏上了南下的征程,来到这茫茫“盐海”。从此便扎根“盐碱窝”,开始了开发治理盐碱地的艰难历程。为了探索治理盐碱地的办法,他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位老农民告诉他,50 年代,在这块盐碱滩上曾种出过每亩收成籽棉50 多公斤的好棉花,不知为什么,以后再种棉花就不“灵”了。王守纯照着老农的办法试种了一茬棉花,从实验室到试验田有十几里路,他每天跑到地里观察。几天过去了,却未见出苗。他不灰心,第二年春天,又种了两亩棉花,结果还是一苗未出,研究组的青年人有些丧气,认为这里的盐碱地不能种植棉花,劝他别再搞下去。王守纯翻阅了大量资料,苦苦寻求问题的原因所在。他将棉籽种在不同深度的土层里,开始了他的第3 次试验。几天后,竟然有两行棉花破土出苗了!他欣喜若狂,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小苗周围的土扒开,分层取土化验,分析结果发现,土壤盐分由表土向下逐渐减少,凡是10 厘米深度以下的土壤,含盐量均低于0.3%,棉籽可以发芽,凡是浅于10 厘米的土壤含盐量均高于0.5%,棉籽无法承受,而这一层正是农民习惯的播种深度,当地农民按照王守纯提供的数据进行深播种棉花,棉苗全部破土而出。第一步的成功给王守纯带来莫大鼓舞。接着,他结合“起碱刮毒”、“晒垡养坷垃”、“热犁热种”、“冲沟播种”等做法,又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30 多次试验,根据试验分析结果,他首次提出了“豫北地区盐碱地土壤盐分呈‘T’字型分布”的学术观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冲沟躲盐巧种”为核心的一整套棉花和小麦保苗增产的耕作技术。这套技术很快就在河南、河北、山东盐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棉花小麦单产成倍增长的高效益。由于王守纯做出了优异成绩,1964 年,他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亚非拉科学讨论会,并作了题为“豫北灌区盐碱土的特征和棉麦保苗技术”的大会发言。1964 年,这套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把家安在“盐碱窝”里
“不须扬鞭自奋蹄”。在成就和荣誉面前,王守纯没有陶醉,没有满足,他继续在“盐碱窝”辛勤耕耘着,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治理盐碱地,他干脆就把家安在“盐碱窝”里了。自20 世纪70 年代起,他和妻子曾先后在商河、禹城、陵县的“盐碱窝”里安营扎寨,一干就是十七八年。这期间,他又提出了“开沟灌水压盐、营养钵育苗、开沟直播”和工程、生物、农业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并总结为“综合治理、综合开发”8 个字作为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
20 世纪60 年代,对土壤盐渍化使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的问题,曾有过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谁“治标”、谁“治本”之争。为了探讨这一“纷争”,王守纯深入到鲁西北平原,对盐碱土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规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系统而全面地分析盐碱土盐渍化与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农业生产的关系,他认为旱、涝、碱、薄交替危害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实行“农水结合”、“综合治理”。于是,1974 年,他在山东省陵县西部的背河洼地,建立了深沟扬灌扬排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盐碱地的万亩试验区,试验区内在降水量和月降水强度超过“64 雨型”的情况下,2~3 天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即降到作物抗涝极限以下,但作
物仍正常生长,又播上了适时麦,而试验区外则是另一番景观。从而,为“九战盐碱”而收效不大的陵县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途径。但这种模式工程标准高,占地多、工程量大。为了寻找更科学、更经济、更实用的治理盐碱地的技术,王守纯组织科技人员又开辟了“深浅排农田工程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盐碱地第二试验区,将原农沟深度标准减少0.5~1.0 米,同样也达到了改土要求。这种模式比原模式占地面积减少20%~30%,工程土方量减少40%,农田工程用费减少30%~40%。经过十多年的运行结果表明:旱涝得以控制,盐碱地大面积减少,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土壤肥力同步提高。从而使陵县4.27 万公顷盐碱地迅速改变了面貌,同时也为我国农业首次引进外资项目提供了模式和依据。
与此同时,在王守纯的主持和帮助指导下,山东省禹城县、平原县还建立了井灌井排、浅沟与农业措施相结合试验区和“抽咸换淡”咸淡混交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试验区。这一技术在山东全省87 万公顷盐碱地推广成效显着。由于王守纯作出了突出贡献,1978 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鲁北内陆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研究”成果获得1980 年农业部技术改
进一等奖。
坐轮椅也要回“盐碱窝”去
40 多年来,王守纯没有离开农村,没有离开农民,没有离开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盐碱地改良事业,甚至没有离开“盐碱窝”。
他去过东北、西北、黄淮海地区考察盐碱地,在山东省德州、陵县、禹城、商河,河南省新乡、兰考,河北省张北,宁夏区银川以及天津等县(市)蹲过点。兜里总是揣着一个本一支笔,不时地写着。每到一处总是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群众经验;每到一处都要到农民家中,嘘寒问暖,与农民交朋友。1961 年是我国最困难的一年,其他基点的科技工作者都回北京了,他和同事们没有走,与农民同甘共苦,一口糠一口菜,经常饿着肚子与农民一起劳动,一同搞试验,从而与农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农民冬天把热乎乎的坑头让给他,伏天找凉快的屋子给他住。
王守纯善于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他运用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理论,解决科研、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给当地提供盐碱地种稻、水旱轮作技术,教会农民使用简易双层犁上翻下松打破犁底层办法等。他非常注重科研与实践的结合,早在1964 年,他在农村基点工作时就总结出“领导、技术人员、群众三结合”,“实验室、试验场、农村基点三结合”和“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3 个科技与生产结合、科技为生产服务的“三结合”办法,尤其是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农业科学发展道路倍受推崇。当年《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刊登了王守纯亲身体验的文章,《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条农业科学实验的正确道路”的社论,推崇的就是王守纯所走过的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道路。
1988 年王守纯患病卧床,闻讯黄淮海农业开发的“战斗”即将打响,他又高兴又着急,捶打着自己的双腿大声喊:“大夫!大夫!快把这不中用的腿锯了吧,我坐轮椅也要回‘盐碱窝’去。”
人民心中树立丰碑
王守纯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忘我工作积劳成疾,腹泻病伴随终生。1988年在去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七届全国人大会议的途中突然病倒,经检查确诊为身患肺癌,癌细胞已扩散到全身,因医治无效,于1988 年4 月20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 岁。同年7 月,国务院授予他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88年7月,当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治理“黄淮海”时,这位为改造盐碱地奋斗了几十年,被盐腌碱渍鬃发尽白的老科学家却悄然长逝了。临终前,他叮嘱他的儿子,将他的骨灰撒向那茫茫“盐海”。
王守纯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和国家的农业科学事业。他的一生,是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治理盐碱、造福农民、其乐无穷的一生。他是一位受到国内外同行赞赏和农民群众欢迎与爱戴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王守纯与世长辞了,但人民没有忘记他,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在他逝世3 周年之际,在他工作过的“盐碱窝”——陵县试验区内,为他立了一座汉白玉的纪念碑,农业部原部长何康书写了碑名,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山东省副省长张瑞凤共同为纪念碑揭幕,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健、陈俊生以及农业部部长刘中一等为他题写了“知识分子的楷模”等条幅。为弘扬以王守纯为背景的三代科学家为改良我国盐碱地的奉献精神,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联合摄制了7 集电视连续剧《大地缘》,并在全国播放。农业科学党组作出决定,号召全院职工向王守纯同志学习,激励大家面向农业主战场,为我国农业发展服务。
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