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林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教育» 专家学者» 农科英才

贾大林

【字体:

  贾大林的名字,也许在业外人士的心目中感到陌生。可是,在新中国土壤改良和节水农业取得的成就中,有他的辉煌业绩,国家最高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接见过他。这里记述的是他一生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片段。

  寻梦踏遍渤海湾

  1946 年,贾大林从北京大学农学院毕业,怀着一颗科学报国的心,先后参加了辽河“二龙山水库”建设和北平农事试验场的暗管排水试验研究。1949 年2 月,北平和平解放,贾大林随即参加了新成立的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环渤海湾,现在有许多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天津、秦皇岛、山海关……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然而,解放初期,渤海湾沿岸,北起北戴河,南到山东省昌邑市,分布着约200 万公顷盐碱荒地。

  1949—1952 年,他随徐叔华等专家对渤海湾盐碱地进行调查研究。探索的路是漫长的。第一年,从河北黄骅县沿渤海湾北上直至秦皇岛、山海关;第二年,又从天津经黄骅沿渤海湾南下直至山东潍坊的昌邑一带;第三年,在天津军粮城稻作试验站蹲点,进行节水种稻改良盐碱地试验。之后,又在渤海湾北部盐碱地的宁河、乐亭、丰南、宁海、昌黎等县多点试验,结合群众的生产实际经验,终于探索出滨海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的一整套措施。在修筑防潮堤和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水稻插秧前,提前分期冲洗盐分;水稻生长和发育期,堵排水沟并定期排水,调控排水量,减少用水量;实行水旱轮作制度,种植棉花和麻类、牧草作物,以降低地下水位。由于推广综合措施,原来野草丛生、蝗虫滋生的盐碱地,不仅扩大了水稻的种植面积,而且每亩节水近1 000 立方米,稻谷亩产达到500 公斤,棉花籽棉亩产达到180 多公斤,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1954 年,贾大林和他的同事在《地理学报》发表了《渤海湾北部盐碱地的利用与改良的研究》论文。这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论文,迄今还被当地生产实践沿用。是啊,调研、勘察、取土、化验、栽培,这一切看似繁琐平常,实则深奥,包含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理,扎根沃土,有辛勤的耕耘,一定会有收获。

  古黄河区不了情

  1956 年,贾大林被选派到前苏联莫斯科水利工程学院读研究生。1961 年学成回国后,正值国内大规模引黄灌溉招致土壤盐渍化大发生之际。时任农田灌溉研究所水利土壤改良研究室主任的贾大林,举家从北京来到中原大地,在这里,他一干就是26 年。

  或许是有了渤海湾那段实践经历和在国外的深造,此时的贾大林清醒地知道,内陆古黄河背河洼地老盐碱地和次生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与滨海盐碱地有很大区别,必须重新认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甚至十年“文革”期间也从未间断。

  让时光倒转,看看他和他的同事的足迹吧。

  1961—1962 年,在河南省新乡人民胜利渠灌区,利用同位素示踪和室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下水埋深与土体积盐的关系,提出地下水临界深度三条线,即安全深度、允许深度、警戒深度,为制定排水标准、防止次生盐渍化和灌区水管理提供了理论根据。

  1963—1972 年,在河南省新乡县洪门乡以及沿黄的封丘县、原阳县、武陟县,进行长期蹲点试验,提出“排、灌、平、肥”措施改良盐碱地2 533 万公顷;“放淤稻改”措施改良盐碱地1.07 万公顷,使当地粮棉单产分别增加6 倍和2 倍。

  1965—1966 年,在豫东虞城县利民乡、夏邑县李集乡,通过调查各地沟洫台田建设,提出了“以排定台、以台促排、以土修台、以台改土、以农促台、以台促农”的24 字诀,对指导台田建设、除涝治碱起了重要作用。
 



贾大林(左一)与科技人员在豫东商丘现场分析研究农田旱涝碱综合治理问题


  1967—1981 年,在民权县人和乡、商丘县李庄乡蹲点,进一步探索盐碱地改良利用途径。挖沟除涝、井灌井排、平地施肥、推广盐碱地植棉技术、植树造林等,正是这些综合措施改变了背河洼地的面貌。

  1981—1987 年,以李庄乡中心试验区形成的“治水、改土、调整农业结构和良种良法”技术体系,借助世行“华北平原农业项目”的实施,在河南商丘、宁陵、民权3 个县的古黄河背河洼地遍地开花,先后改良盐碱地4.93 万公顷,开荒4 600 万公顷,使粮食增产89%,人均纯收入增加2.7 倍。

  现在毫不夸张地说,原来风沙、盐碱、内涝、干旱并重的整个豫东平原大变样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一改过去古黄河背河洼地“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景象。

  一位曾经和贾大林一起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回忆说:1988 年,有十几个国家的外宾来商丘试验区参观考察,贾大林边走边讲,显得格外高兴,外宾也赞不绝口。动人的画面吸引了他们:站在古黄河大堤上向南望去,紧邻大堤是错落有序的鱼塘,再向南延伸是绿油油的棉花和已经泛黄的麦田,大堤的缓坡两侧,刺槐、杨树、泡桐郁郁葱葱。阳光下,鱼塘波光粼粼;微风中,树叶沙沙作响。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这就是他走过的路,在豫北、豫东的十几个县的大地上都有他的足迹。也许,人们不理解为什么贾大林情系古黄河背河洼地,这是他26 年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有他的许多老朋友和纯朴的父老乡亲,是他生命旅程的三分之一。

  心系黄淮海治理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历史上河流泛滥的原因,特别是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旱涝频繁、盐碱交错、地力瘠薄,中低产田多,加之区域地理条件复杂和人口密集等特点,农业生产极不稳定。

  1979 年,接受国家农委下达的任务,贾大林和北京农业大学石元春教授,共同主持“黄淮海平原旱涝碱综合治理区划和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之前的1977 年,他总结新中国成立后20 余年改良盐碱地试验成果和经验,已经主编了《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改良》专着,为分区治理区划提供了依据。

  黄淮海平原旱涝碱综合治理区划,是一个十分繁重浩大的系统工程,横跨五省二市。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组织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地方科技人员通力协作,根据黄淮海平原地貌类型、流域划分以及土壤、水文地质条件,科学提出9 个一级区和59个二级区的分区治理途径。在宏观上,提出综合治理4 个方面:以治水为中心,以排水为基础,处理好“排灌蓄补”的关系;井渠结合、统一调度,合理利用地上地下水资源;大力建设林网方田,平整土地、种植绿肥、培肥土壤;将综合治理、土地利用和合理种植结合起来。

  为了把分区治理付诸实践,“七五”和“八五”期间,他直接主持商丘试验区专题,系统开展了排水规格标准、农牧结合培肥改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生态农业、良种良法、区域治理的大系统方法及商丘农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与此同时,贾大林和石元春教授共同主持“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国家攻关课题。前后10 年,组织204 个单位、1 140 名科技人员通力协作,建立了12 个不同类型的试验区,取得116 项科技成果,增产粮食205 万吨,创经济效益74 亿元。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项目于1992 年、1993 年分别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些试验区,也为1988年以来黄淮海平原的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

  贾大林心系黄淮海,献身黄淮海。对于涉及黄淮海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南水北调、水利建设、地下水开发利用等,均提出了卓有见地的建议。在1979 年天津召开的南水北调规划会议上,1982 年北京召开的中国水利问题研讨会上,他两次提出,工程规划要引水和配套并重,输水与蓄水并举,地面水与地下水结合,灌溉与排水兼顾,要走农业和水利相结合的道路。

  贾大林对事业的执着和忠诚,党和国家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他曾3 次获国家“三委一部”表彰,获国务院黄淮海平原开发一级奖励,李鹏总理还在北戴河接见过包括他在内的一批农业科技功臣。面对这些荣誉,他坦然地说:“这是大家的共同荣誉,我只是一个代表”。

  节水农业谱新篇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水危机尤其是北方的水危机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严峻,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贾大林和水、土、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面对农业用水大户这一迫切问题,他开始了新的思考。1981 年,他首先提出了“在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和重视旱地农业”的战略设想。1988 年,他又进一步深化了节水农业的内涵,概括为“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他认为,节水农业的核心,是调控从水源到形成作物产量过程的三个环节,即通过输水或降雨,由水源转化为农田土壤水分,再通过作物吸收利用,由土壤水转化为作物水分,最后通过光合作用形成作物产量。节水农业的目标,就是探讨每个过程的节水措施,提高上述三个环节中水的转化和产出效率。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1981 年,贾大林组织大农学、地学乃至农业遗产在内的十几个专业的科技人员,在河南商丘试验区联合攻关,进行节水农业系统研究。他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一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实行引黄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二是建立节水灌溉系统,包括提高单井出水量、管道输配水、节水灌溉制度;三是农艺措施,包括农牧结合、培肥地力、选用耐旱品种、秸秆覆盖保墒、化学保水剂;四是划分节水农业生产分区,根据当地水资源和生产条件,划分丰产灌溉、有限灌溉、抗旱灌溉、旱地农业类型区,因地制宜采取水利和农业措施,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之后的5 年,在他的指导下,新一代科技人员又继续完善这一技术体系,很快在商丘示范推广1.33 万公顷,节水30%,增产10%。

  十年磨一剑。1992 年,他主编出版了专着《节水农业与区域治理》,并相继发表10 多篇有关节水农业的论文。他的学术观点和思想逐步为国内同行所认可,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提高,对推进中国节水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起到了开拓性作用。

  气宇轩宏孺子牛

  1987 年,因工作需要,贾大林奉调到北京。在他家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三国蜀相名句条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后曾经3 次搬家,面积从小到大,家具似乎也换新的了,唯独这个已经发黄的条幅仍旧伴着他。是啊,为了自己的志向,为了追求的事业,他有一颗宁静而不老的心,他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一生,像一头不知疲倦、朴实无华的老黄牛。

  在农业科学,他担任黄淮海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副组长期间,经常下基层调研。

  他勤于思考,撰写发表了21 篇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和论文。令人敬佩的是,直到他有病住院前仍笔耕不辍。

  1997 年,贾大林应邀在中国工程院从事节水农业宏观战略研究,主持“ 中国农业需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和“西北地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节水战略”两个子项。1997—2001 年,他不顾年迈高龄,多次深入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大中型灌区考察,对我国节水农业发展方向和灌区改造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曾得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院士的高度评价。

  1997 年,他还被国家节水工程中心聘为“特聘研究员”。那一年,他已经74 岁。他的同事回忆起一件往事:

  2000 年1 月5 日,星期三。那是一个飘着雪花的阴天,农历接近“小寒”了,他们顺便到贾所长家拜访。开门的是他的老伴裴老师,因为很熟,她说:老贾去水科院了,每周去一次,除了出差和特殊情况,“雷打不动”。是“ 打的”去的,可下着小雪路又滑,多不方便。“有报酬吗?”大家开玩笑地问。“每月300 元,可你们知道,老贾不是冲钱去的。”裴老师说。听了这话,大家都开心地笑起来。

  这是他生命旅途的最后几个镜头:

  镜头 1:2002 年的一天,被检查出胃癌,做手术。钱正英院士派她的秘书去看望他,直到手术结束。

  镜头 2:2003 年7 月初,灌溉所的几个同志专程到医院去探望老所长。一束鲜花放在病床头。他微微眯了下眼睛,嘴角颤抖,又闭上了眼睛。

  镜头 3:2003 年7 月底,商丘市梁园区委书记江方众,代表原商丘县80 万人民专程去医院探望。他无力睁眼、无力说话,眼角流出两行热泪。

  镜头 4:2003 年8 月3 日,贾大林静静地走了。

  八宝山公墓送别那天,农业部、水利部、农业科学、农业科学农田灌溉所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有关领导和生前好友,来向他告别,长长的人群中,有许多与他一起工作过的老专家……

  2009 年,农业科学农田灌溉所建所50 周年,商丘市人民政府请着名画家曹天舒,作国画“孺子牛”并赋诗一首:“俯首孺子不逞强,终身劳瘁不居功;强犟步稳性温驯,形容无华气轩宏。”贾大林正是老一辈科学家众多“孺子牛”的典型代表。

  这或许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告慰和追思。


 

农业科学农田灌溉研究所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