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复初
1954 年,叶复初从浙江省一个山海交汇的小县温岭考进了浙江农学院。他就读于农学系,1958 年毕业,被分配到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稻作系,参加水稻育种的研究,从此开始了他与水稻一生的情缘。
从收集农家品种做起
作为“鱼米之乡”,浙江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特别是在杭嘉湖平原一带,存在很多的地方品种。但当时没有系统的水稻品种研究选育和推广,各地各家各种各的,没有一个主栽品种。
为收集整理这些散落在农家的“珍宝”,并调查整理出它们不同的特性,1960 年,叶复初带上农科所之前从各地征集来的2 000 多个品种,来到嘉兴进行田间试验。同时他不断走访农家,寻找更多种质资源。每一个农家品种,他都要到种植农户的家里,当面问清种子来源、种植年份、产量等特性,一一记录。
那时候,县城和村镇之间不通公交,也没有车,基本上只能靠两条腿走路。他说:“到农民家里,还要算好时间。农民每天要下地干活,时间宝贵,总是算着他们休息的时候去,比如中午饭后或者晚上。”于是,每一次出发,叶复初不是顶了个大太阳就是披星戴月赶夜路。两年里,他走遍了当时嘉兴管辖的嘉兴、平湖、桐乡、嘉善、吴兴、长兴等县的很多乡村。
如今“鱼和熊掌”要兼得
1965 年,叶复初从浙江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此后,转向杂交稻育种研究。农业科学水稻研究所在杭州建立,他是最早的成员之一。
他主持籼型杂交水稻选育课题,先后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12 个,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1 600 多万公顷,增产稻谷总计75 亿公斤。其中汕优6 号,曾成为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南方杂交水稻生产的主要当家组合之一。
到20 世纪80 年代末,浙江省晚稻长期以来的主栽品种汕优6 号出现了抗稻瘟病能力衰弱、后期叶片焦黄早衰等不良现象,从外省引进的品种又不适应浙江省夏季多台风的气候,常常大片倒伏。农业生产上对水稻新品种的呼声非常大。培育杂交水稻新组合,这个国家和省重点攻关项目就落到了叶复初身上。
杂交育种要取得单一优势不难,难的是集多个优势于一身。而生长期长短与米质的好坏、产量与抗病能力等不同优势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要求一个品种同时具备这些优势,就如同鱼和熊掌要兼得。
叶复初深知,浙江传统双季稻种植的优势不能丢,产量只能提高不能减少,对稻米质量的要求要满足,还要同时考虑抗病抗虫等优势,要求多种优势必须并存,这使得杂交稻看上去非常自由而多选的组合变成了戴着锁链跳舞。这就要求育种专家在这些扑朔迷离的成千上万的杂交组合中“大海捞针”,用智慧和耐心找出最符合需要的那一组。
叶复初注意到我国的杂交稻均属于籼稻与籼稻的杂交组合,类似于“近亲”结合,要进一步提高产量非常困难。他考虑到,为什么不试一试籼粳杂交呢?于是他改变了以往选择亲本时只注意大粒、大穗等外部特征的习惯,转而重视亲本之间的血缘关系和遗传背景。他从几千份品种资源中,筛选出具有明显粳稻血缘的籼稻品种作父本,选育出汕优10 和协优46,一举突破了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以籼粳糯三者融合而成,属籼粳亚种间杂交的汕优85 新组合,是国内首创。这是一次新技术路线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功。
一只追逐夏天的“候鸟”
海南岛,中国着名的天然大温室。位于海南南部的三亚更是长夏无冬,那里正是农业科学家们进行冬季南繁育种研究的绝佳场所。
南繁是艰辛的。三亚这个今日的旅游胜地,那时还只是中国最南端的一个小镇,甚至还要算是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远无繁华。
叶复初是三亚迎来的最早一批研究育种专家之一,头几年,育种基地里连固定的房子都没有,他们只能住在自己搭建的草棚里。但是,叶复初几十年始终坚持重复着“杭州—海南—杭州”路线,如一只“候鸟”,追赶着一个又一个炎热的生长季节。
每年8 月,在杭州当地收获完水稻之后,他就抓紧时间统计整理好资料,又带着种子在当年的11 月赶到海南加种一季。这样,一年内种了两茬水稻,可以连续得到两组数据。于是水稻新品种的繁育年限被大大缩短了。
选育一个水稻新品种,正常情况下需要10 个生产周期,那就是一个育种人10 年的光阴。而得到一个优质杂交稻的周期会更长,也就意味着育种者将付出更多的艰辛。
水稻育种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并举的事业。水稻喜欢高温,一天时间里每一个小时气温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它开花扬花的状态。在选择杂交父本和母本时,不仅要考虑它们各自的优点,还要考虑它们的发育过程的协调一致性,特别是开花期。这个不仅指开花的日子要相同,在同一天里,开花的钟点也最好重合。父本开花早,基本会集中在上午的9~10 时,而如果母本在下午开花,这样的组合就不是很理想,会影响到制种产量,影响到来年的制种面积。
水稻杂交配组后会产生大量的变异,而真正有用的材料出现的几率极低。这样“大海捞针”后培育出的每一个新品种,倾注的都是育种人的一腔心血。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好品种就在你的眼皮下溜走了。因此,育种人员越是天热越要守望在稻田里 。
三亚的一年四季都是酷夏,“头上烈日晒,地上湿气蒸。”在太阳底下站上3 分钟,准是大汗淋漓。正午时分,一天最热的时候,恰恰是水稻扬花授粉的最佳时机。那时的南繁队员多有被热晕的经历。
每逢刮台风下暴雨,他都得风雨无阻地赶到试验田,察看风有没有吹倒试验标识牌,横流的雨水有没有冲倒稻苗。育种这一行靠天靠地,与常人不同,刮风下雨却往田里跑。那里所有的育种人都是“又黑又瘦”,人们戏称:“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
叶复初(左)在田间向助手传授选种心得
奔波田间试验显本色
一劳永逸是水稻育种工作中最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献身于此的科学家们永无脚步停歇的一天。他们必须不停地通过几千、几万次的杂交观测选育找出那一两个符合要求的组合,必须在一次次的成功后不断地否定自己,然后奔向下一个目标,不断地去创新。
稻瘟病是一种全国各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它由真菌引起,通过水和风传染,可以造成水稻减产30%~40%,严重时可达80%,近乎绝收。是水稻种植农户最为头疼的病害。1980 年,叶复初辗转在浙江省临安县这个稻瘟病高发区,哪个乡镇发作得最严重他就在哪个乡镇做实验。
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是1988 年的经历。那年,叶复初在临安堰口乡向农民租用了10亩地做实验。恰恰赶上了大旱,连续几个月没有雨水。在水稻最需要雨水的8 月,为了不跟当地的农民抢水,他和助手几乎每天都是等到农民把自家的田地浇灌好了再出发去引水。而这一等,往往都要到半夜以后了。山路多蛇,他们总是要一手打着小手电,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根竹竿,用来打草惊蛇。
但是还有一片种着协优46 的制种稻田,由于地势问题,怎么都无法引水入田,叶复初不得不把田里的稻苗一棵一棵地移栽到靠近溪水的半亩地里。然后,他和助手轮流用脸盆一盆一盆地往稻田里舀水,从下午5 时要一直坚持到晚8 时多,才能吃晚饭。
新品种育成,叶复初也已青丝成雪。
人生要对国家有作用
汕优10 在两年浙江省区域试验中,产量都是第一,该品种适应性强,是杂交稻中抗稻瘟病最好的组合,米质也非常出色,达到了优质二级米标准。协优46 耐肥抗倒、高抗稻瘟病和稻飞虱,后期耐低温。种植面积在易感染白叶枯病的浙江沿海和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地区迅速扩大。
这两个组合从1992 年起,在浙江省种植面积之和占杂交稻总面积的3/4,是该省杂交晚稻的当家品种。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几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占统治地位。
1995 年统计显示,自1989 年起,这两个组合仅在浙江省累计推广种植187 万公顷,按区试每亩分别增产39 公斤和35 公斤计,到1995 年,增产的粮食已经超过10 亿公斤。而按照长江流域种植面积统计,增产达到34 亿公斤。至今,汕优10 号和协优46,还是长江流域双季杂交晚稻的重要推广组合,年种植面积超160 万公顷。
为了让水稻育种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叶复初还积极组织培训工作,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各地的“取经”人。同时,他还参与了《水稻》、《杂交水稻高产高效益栽培》、《水稻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水稻育种学》等书籍的写作与编撰工作,完成了其中“水稻品种的多样性及其形成”、“杂交早稻新组合、杂交中晚稻新组合”、“杂交水稻选育”等章节的内容。
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在去往稻田的路上,是叶复初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回顾自己的“水稻人生”,叶复初并没有提及半个“辛劳”、“奉献”之类的字眼,而是淡然地说:“人活一辈子,对国家总要有一些作用。”
但是,人民并不会因为叶复初的低调与平和,就忽视了他作出的巨大贡献。一连串的奖项或许就是对他一生执着奋斗最有力的肯定与赞美。这些奖项包括:1992 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 年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4 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5 年浙江省劳动模范;1997 年全国中华农业科教奖;1996 年和2001 年,先后两次被评选为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等。
中国水稻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