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祯茂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困难与挫折时时刻刻考验着前行的勇士。每一项成功的获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黄祯茂在棉花遗传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清晰而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为祖国的棉花事业奉献青春
1935 年11 月,黄祯茂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生活的艰辛使得年少的黄祯茂意识到人生的艰难。“献身农业,报效祖国”的热情激励着他努力学习。1956年21 岁的黄祯茂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校园——江西农学院,4 年大学生活,他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1960 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工作,从此他便走上了棉花科研的道路。
1962 年,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对于黄祯茂来说却是不平凡的年份,他背负着希望到环境极其艰苦的甘肃试验站去工作。
在甘肃河西走廊棉花试验站,黄祯茂专门从事垦荒植棉研究。河西走廊气候寒冷干燥,风沙特别大。住在试验站的小土房子里,冬天外面的温度特别低,零下十几度是经常的事,有时会达到零下四十六七度。院子里的一口井便是试验站的唯一水源,从十几米的井里打上来的水有一半是泥土,需要沉淀半天才能饮用,井水又咸又苦。一台破旧的老式发电机是试验站的电力来源。由于粮食缺乏,常常需要自己挖野菜充饥。黄祯茂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从黎明一直到晚上,徒步走了90 公里去磨一些用来当作粮食的野菜籽。
即使这样艰苦,也没有打消黄祯茂对棉花科研工作的热情。在试验站的岁月里,他与课题组的同志历尽艰辛,先后从气候、地质、水利等方面对河西宜棉区8 万公顷荒地进行了考察。徒步跋涉,亲自深入荒滩地带取水土样品,收取有关的基础数据。困难孕育着希望,艰苦换来收获。他将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整理,撰写了10 万字的《河西走廊植棉条件考察报告》,为农业部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发展垦荒植棉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他在河西走廊工作期间,为发展棉业,引进了几百个棉花品种,结束了该地区无棉花当家品种的落后局面,也为该地区开创棉花生产新局面奠定了基础。他在实践中针对当地基本条件,提出了“高密度、早打顶、少留果枝、少浇水、控制氮肥用量”等有效的技术措施,在生产上首次应用并获得成功,使棉花亩产由15~20 公斤提高到80~100 公斤。他在这块洒满心血的土地上,一干就是20 年。在这20 年中,他的科学知识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同时也积累了经验,磨练了意志,这为他今后的棉花科研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呕心沥血培育短季棉新品种
1980 年他开始从事短季棉新品种选育研究。1981 年参加国家“六五”棉花育种攻关研究。1986—1995 年他主持国家“七五”短季棉新品种选育研究。短季棉新品种选育研究是一项全新的棉花科研项目。为收集短季棉种质基础材料,黄祯茂多次到辽宁、新疆、甘肃、山西等棉花特早熟地区考察,引进一批特早熟材料。5 年里,共收集短季棉种质材料250 多份。在对田间性状认真观察比较的同时,还对其早熟性构成因素进行了遗传分析,为后来的短季棉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祯茂一年四季与同事们忙个不停。春天播种季节,他要精心筛选种子;夏天生长季节,要在大田中踏晨露,顶烈日,观察、记录每个数据。由于棉花的生长习性,做杂交时正好在天气最炎热的三伏天,因此必须在烈日曝晒下坚持作业。秋天收获季节,他们要逐行逐株地挑选一朵朵棉花。冬天,他们要进行考种、分析、筛选,还要到海南进行加代繁殖。黄祯茂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尤其是棉花科研工作者,为选育一个新品种、获得一项成果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艰辛。
为了加快短季棉新品种的育种进度,他建议在海南岛除了杂种的加代和繁殖定型品系以外,还应加强人工选择工作,以此来加快棉花育种进程。并把自己的这些见解及建议写成《短季棉在海南的选择效果研究》一文,较详细地阐述了短季棉在海南基地的表现及其选择效果。
黄祯茂(右)在做田间调查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十几年来他先后主持育成了5 个短季棉新品种,其中中棉所16 克服了棉花早熟与产量、抗病、优质的遗传负相关,将早熟、优质、高产、抗病、不早衰几个优良性状集于一体,在育种技术上取得创新。该品种先后通过国家和冀、鲁、豫3 省的审定,1994 年通过国家“七五”攻关专家组验收,专家一致认为:“中棉所16作为麦棉套(间)作品种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992 年被列入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和农业部优良品种扩繁计划项目。以黄祯茂为第一完成人的中棉所16 在1995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黄祯茂育成的短季棉新品种至今已累计推广1 333 万公顷,经济效益190 亿元。
自1985 年以来,为了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取得麦棉双丰收,他不辞辛劳地到冀、鲁、豫等地给县乡有关技术人员及农民传授短季棉科技知识和栽培技术,加班加点编写技术资料10 多万字,受益的听众多达数万人次。至今从事棉花育种近50 年,他不断地追求与探索,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工作实践,共撰写科技论文18篇和《无毒棉育种与种子利用》、《无毒短季棉中642 介绍》等多部着作。
退而不休为科研发挥余热
黄祯茂现虽年过古稀,可他每天仍旧不辞辛劳地工作。从棉花播种到收获,他总是守在试验地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天不看见棉花都想得慌”。根据他从事棉花育种的体验,他认为只有到棉田里仔细观察,才有可能选出好品种。他每年都会组配大量的杂交组合,从棉苗出土开始,每天都要到田间观察记载,根据他自己的育种理论和经验,进行有效的选择、淘汰。2003 年7 月所内职工迁新居,按规定每人都有一个假期。老伴要他管管搬房的事,可是这时正是棉花开花结铃的关键时刻,他说“现在地里很忙,家里事顾不上了”。就这样,乔迁大事就全由老伴一手操办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秋天,他在试验地看到一行棉花很特别,株矮、秆硬,吐絮畅,经反复分析研究后,育成覆盖北疆、赫赫有名的短季棉新品种中棉所36。该品种在北疆一炮打响,年推广面积达20 万公顷,被列为农业部跨越计划重点推广品种。退休之后,他依旧像往常一样辛勤地工作,协助课题组相继育成了中棉所26、27、36、37、42 和45等新品种,他近期参与研究的“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辅助育种技术”,在2008 年通过了成果鉴定。由于他成绩卓着,被评为农业部2000—2004 年度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受到了农业部的表彰。
黄祯茂1972 年患了高血压,有时相当严重,医生要他多休息,可他却经常吃点降压药后还像正常人一样上下班。2006 年秋天,天气转凉,他应邀去新乡短季棉公司进行棉种收购、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在公司忙碌两天后,回到家里他的腿脚就有点不灵活,老伴劝他休息半天,他却以课题事情多回绝了。第二天下班后,他的腿疼异常严重,走路必须扶着椅子。在老伴的逼迫下,才同意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必须住院治疗,但他在医院勉强住了两周,病情刚刚有所好转,就坚持出院上班。“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正是他的这种人生哲理,使他拥有使不完、用不尽的力量。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精神,使他视研究棉花育种如生命。他的这种崇高精神,大大激励了新一代的接班人。
培养新人使团队绿树常青
黄祯茂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从不以长者或老专家自居。把自己多年的育种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一代,也早已成为他近些年来的工作重点。在他身边已经培养出两代新人:其中第一代新人如喻树迅,从一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国家级棉花育种和高新技术专家,并任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现在他又协助喻树迅进行30 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他身边成长起来的新人还有:支援大西北,在棉花育种和推广中作出贡献的生态试验站站长原日红;出国深造的姜瑞云;河南省“五四”十大杰出青年、主持全国“863”项目棉花课题的范术丽等。在这些有作为的年轻人身上,无一不倾注着黄祯茂的心血和汗水。他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茁壮成,真可谓:碧血催桃李,丹心树栋梁。
黄祯茂生活十分简朴,从不乱花一分钱。可他心地善良,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有困难的年轻人。他所在的课题组有一位年轻人,刚刚大学毕业,家里还有两个小孩,爱人又没有工作,生活比较困难。他得知这一情况后,总是从每月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这位年轻人,就这样,他坚持了好几年。他的一位同事没钱给孩子做心脏手术,他主动拿出钱让老伴亲自送到同事家。直到现在,他仍然坚持这种“雷锋”精神,每月按时供养一位远方的无儿无女的亲戚。黄祯茂这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深受大家的称颂。
黄祯茂从事短季棉育种工作已40 年有余,育成十余个短季棉新品种,其中一些优良品种先后成为不同地区的当家品种和国家区试对照品种。新育成的短季棉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方面大大超过老品种,甚至可与春棉相媲美。正是由于短季棉品种的育成,使我国麦棉两熟种植区域向北推移了2 个纬度,解决了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的矛盾,为我国粮棉生产的协调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可以说,棉田是黄祯茂实现理想和信念的舞台,毅力和勤劳支配着他,深入实际,潜心钻研,不受名利所左右,为棉花事业甘做“老黄牛”。黄祯茂不愧为科研工作者的楷模,他那种生命不息、奉献不已的精神更值得当代青年人学习。
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