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琛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教育» 专家学者» 农科英才

董玉琛

【字体:
  在农业科学有一座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这里保存着我国35 万余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人们将其比喻为一座蕴藏着无法估量其价值的“金库”。然而,它饱含了一位中国农业女科学家的无数心血与汗水。她就是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奠基人之一、着名作物种质资源学家、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

  跨国结缘作物种质资源

  1944 年董玉琛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当时她的同学中有的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有的与党组织有联系。她从一位同学处经常看到解放区的书报,使她逐渐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45 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北京大学,开始对学生进行甄审。这时董玉琛已随进步同学由北大医学院转入农学院。她积极参加反甄审运动、组织办壁报、聘请进步人士来学校讲演等活动。这年12 月,董玉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 年秋,她考入河北省立农学院。

  1950 年,董玉琛大学毕业后来到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学的前身)任技术员。1954 年被选派赴前苏联哈尔科夫农学院攻读研究生,1959 年1 月取得副博士学位。就在这时,组织上要求董玉琛毕业后就近学习前苏联对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和利用的经验。于是,她答辩结束后,立即到列宁格勒全苏作物栽培研究所,在这个专门从事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研究的世界知名研究机构,董玉琛用自己节余的生活费,完成了3 个月的进修。其间,她了解了该所各个系的全部工作,与各系的主要专家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经验、研究目标和设备以及主要成果,并着重了解了小麦种质资源工作。这一切使她更加热爱作物种质资源这门学科,也从此与之结下了一生的不解情缘。

  1959 年5 月初,董玉琛回到农业科学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任原始材料室副主任,并主持小麦品种资源研究。一年后,在她的倡议下,原始材料研究室改名为品种资源研究室,她任室主任。当时作物所保存小麦种质资源1 万余份,为了保持种子的发芽力, 每年至少要种植2 000 多份, 用新收获的种子换掉发芽率降低的旧种子。她首先和研究组同志们一起, 抓紧了小麦种质资源的建档和种子繁殖更新工作。同时组织全国会议, 推动全国种质资源工作开展。正当她踌躇满志地投入种质资源工作时,1965 年初,被派遣带队到河西走廊蹲点,并建立农业科学西北工作站。1978年,农业科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成立,此时已年逾五旬的董玉琛出任副所长,后来任所长。

  倾注心血创建一流种质库

  1979 年,农业科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成立半年后,作为副所长,董玉琛协助所长筹备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的种质资源工作方针,制定了全国作物种质资源科研规划,明确了各级相关机构的职责与分工。随后,农业科学各有关专业研究所和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相继成立了品种资源研究室(所),初步建成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工作体系。1984 年,董玉琛作为所长,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会议,会议着重制定了全国科研工作协调方案、对外交换管理办法、种子入库暂行管理办法以及“七五”重点研究课题设想。这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蓬勃发展。

  当国家批准了由洛克菲勒基金会部分资助兴建中国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后,董玉琛为了这一多年夙愿的实现,忙碌异常。协助所长,从提出设计要求到检查工程质量,直至指导仪器设备的选购和安装,她都亲临现场与工程具体负责人共同商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智慧。1986 年,中国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以优质工程落成,该库总容量为40 万份,种子生命力可保持50 年以上,日处理种子能力200 份,堪称世界一流。

  随后她立即主持申请国家科研项目,组织协调全国作物种质资源科研人员,将全国的作物种质资源入库保存。她与种质保存室的负责人一起,首先提出入库的技术方案,制定入库种质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及入库程序。同时按作物组成全国协作组,每个协作组编写该作物全国种质资源目录,这样既剔除了重复,又给予了每个品种(品系)国家统一编号。在“七五”期间,只用了5 年时间便入库各种作物种质资源20 万份,做到了优质快速。迄今入库种质已达 36 万份,包括粮食、经济作物、蔬菜、牧草等多种作物,它们隶属35 科、192 属、712 种,为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种质储备。

  踏遍千山找寻资源宝藏

  1978 年农业科学作物品种资源所成立伊始,董玉琛就提出须尽早对中国边远地区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考察收集,并先对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进行了综合性作物种质资源考察。1979—1980 年,她带队对粮食作物、蔬菜、麻类、茶、桑等进行考察,先后3 次到滇西南、滇西北18 个县考察收集麦类作物。该地区地处横断山脉,地势陡峭险峻,江水湍流,林中道边毒蛇出没,许多地方只能靠骑马才能艰难前行。从未骑过马并已年近花甲的她,和年轻考察队员一样,毅然骑上马,向着种小麦的地方出发。他们寻觅在麦田,寻访于农民,在麦场上看麦穗,到农户家看麦种。考察期间,共收集到麦类作物种质资源数百份,查明了普通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和硬粒小麦4 个小麦种的种植海拔高限;普通小麦中国特有的亚种——云南小麦亚种(铁壳麦)分布的县、海拔和生境;命名铁壳麦10 个新变种;首次在国内发现33 个小麦变种,其中23 个国外未见报道,从而进一步证明中国是六倍体小麦的多样性中心之一。该项考察成果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董玉琛在小麦试验田工作
 

  1982 年,董玉琛又带队奔赴新疆参加八一农学院组织的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考察收集。从阿尔泰山到昆仑山,从准噶尔盆地到塔里木盆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地域辽阔的新疆,气候变化无常,交通极不方便。考察队驾驶着212 吉普车穿越在“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北疆布尔津县夏牧场,颠簸于通宵酷热的吐鲁番,在艰苦的条件下,考察队共收集到小麦族植物10 个属37 个种的110 份材料,其中只有在新疆才生长的旱麦草属植物4 个种,新麦草属植物(华山新麦草除外)4 个种,小麦的祖先种之一粗山羊草(节节麦),找到了穗长有30 厘米多的大赖草等植物属和种。由此证实,新疆是世界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同时董玉琛还发现国内尚无报道的小麦属11 个变种,其中黑长芒、穗分枝的波兰小麦和“新疆小麦”亚种(稻穗麦)的3 个董玉琛在小麦试验田工作变种国际上尚未有报道。

  1986—1990 年,她再一次带领课题组成员与国际遗传资源委员会合作进行了中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先后途经12 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收集到小麦族植物547 份,包括10 个属的53 个种和7 个变种。其后,考察组对全部材料进行了形态特征和细胞学鉴定,明确了各个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和15 个物种的核型,对部分材料进行了抗黄矮病和白粉病鉴定,筛选出一批抗病种质,从而为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分类、多样性研究和利用提供了物质储备和宝贵信息,该研究成果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国内收集和国外引进大量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基础上,董玉琛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小麦属间杂交研究。在广泛的远缘杂交研究中,她惊喜地发现两个种质能使小麦与一些近缘属的杂种第一代染色体自然加倍。它们是波斯小麦品种编号PS5 和硬粒小麦品种编号DR147,这两个小麦种质与山羊草、黑麦等属植物杂交后,杂种第一代不经任何处理,可自然形成异源双二倍体。她还揭示了这些属间杂种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细胞学机理,查明它是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两种异常行为造成的,并在3 年内合成了22 个小麦—山羊草双二倍体,即Am1 至Am22。这些双二倍体大多数抗白粉病,一些小麦遗传育种单位已利用这些双二倍体作亲本,培育出优良品系,“小麦属间杂种染色体自然加倍种质的发现和利用”也因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她带领研究生广泛开展了小麦远缘杂交工作,他们将远缘杂交与组织培养相结合,通过杂种幼胚培养获得杂种植株;通过杂种幼穗培养扩大杂种群体,以便进行大量回交;通过花药培养以便较快得到稳定的杂种株系。通过杂种组织培养与回交,他们成功地将小麦与冰草属的冰草、沙生冰草、根茎冰草,新麦草属的新麦草,旱麦草属的东方旱麦草以及赖草属的多枝赖草4 个属的6 个种杂交成功并得到杂种后代,其中前3个属为世界首例。

  严谨着书引导学科发展

  董玉琛虚心向老一代科学家学习,早在20 世纪中期,就参加了《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三卷)、《植物遗传育种学》等我国重要农业科学着作的编写。80 年代初,董玉琛翻译出版了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创始人瓦维洛夫的经典着作《主要栽培植物的世界起源中心》。此前,她还与人合译了《小麦的现代品种及其系谱》《世界小麦》等着作。2000 年合着的《中国小麦遗传资源》出版。

  进入21 世纪,她和课题组人员一起,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中国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明确了中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中心有两个:一个是河南西部,另一个是四川盆地。在中国的十大麦区中,从地方品种看,遗传丰富度最高的是黄淮冬麦区,其次为西南冬麦区,而华南冬麦区与东北春麦区的品种遗传多样性最低;从育成品种看,同样是黄淮冬麦区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是北方冬麦区,新疆冬春麦区和华南冬麦区较低,而青藏春冬麦区最低。明确了小麦3 个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我国地方品种是B > D > A,育成品种是B > A > D。为了有效利用我国数量庞大的作物种质资源,她和课题组人员率先提出构建核心种质并在小麦中实施。他们分析了2.3 万余个中国小麦品种和重要品系的基因型,构建的中国普通小麦核心种质以5% 的材料代表全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90.1%,微核心种质以1% 的材料代表全部种质遗传多样性的74.8%。这批微核心种质(231 个品种)已交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深入研究利用,并从中发掘出一批有用的基因。

  与此同时,董玉琛与其学生刘旭共同组织全国多个研究机构和有关院校61 个单位的217 名专家、教授,编撰出版了约700 万字的《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系列丛书。该书论述内容全面、探讨理论深入,是一套系统、权威的作物种质资源科学着作。该着作首次阐明了我国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植物(包括粮食、经济作物、果树、蔬菜、饲草、绿肥、蜜源、杂草、有毒植物等)物种共9 631 个,隶属293 个科、2 155个属。其中农作物528 种,栽培种涉及1 339 个物种,野生近缘植物1 930 个物种,这些物种分属138 个科、557 个属。按作物类别统计,粮食作物43 个、经济作物68 个、蔬菜182 个、果树57 个、饲用及绿肥98 个、花卉126 个。该书为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作物育种、农业区划、作物区划、作物分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了科学依据,意义重大。

  她一向严格认真、勤恳敬业、任劳任怨、襟怀坦荡、淡泊名利,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总是想着周围的同事们,想办法将他们推向前台。她主持实施的“小麦杂种染色体自然加倍种质的发现和利用”研究,从提出计划、项目形成到选定试验材料、具体实验指导,起、承、转、合都饱含着她的许多心血,然而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人员名单上,她却把在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早已出国的年轻硕士生列为第一完成人。她的同事和学生们这样说:“董老师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还用行动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今,她带过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大部分已是事业有成,有的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的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有的被批准为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有的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的被任命为国家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作物种质资源浩瀚如海,绚烂如虹,在董玉琛心里,它们是一件件不容失落的无价之宝。50 年躬身追寻、游历其中,以厚积薄发之力将人类春色的“音符”汇聚起来,“编码”成一部金色的乐章,这也正是董玉琛一生平实而又精彩的旋律。

  2011 年9 月26 日,董玉琛逝世,享年86 岁。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所开创并一生钟爱的作物种质资源事业已后继有人,她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