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铮
文章来源:农科英才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5-21
近年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广适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中黄13 选育成功,连续5 年实现全国大豆品种种植面积最大,它的选育者是我国着名的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王连铮研究员,他从事大豆科学研究50 余载,辛勤耕耘,硕果累累,2012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老骥伏枥,情系“三农”,足迹遍布华夏大地,为我国大豆科技和生产事业奉献了青春和智慧。
志存高远 立志学农报国
1930 年王连铮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腾鳌堡镇福安村,他的幼年时光是在日伪的铁蹄下度过的,他目睹日本人残害中国老百姓,从小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座右铭,努力学习文化,立志报效国家。
1945 年8 月日本投降,由于日伪学校解散,王连铮回到了乡下,此时局势动荡,在东北民主联军的影响下他第一次听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气势轩昂的歌曲,思想为之一振。1948 年11 月沈阳解放,12 月他由于务农爱农考入沈阳农学院,1949 年1 月转入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由于学校是公费,吃穿用不愁,他感觉政府十分重视学生,因此学习无任何顾虑,并且学校加强思想引导,对共产党逐渐有了认识,感觉国家有了希望,个人有了前途,政治觉悟也逐渐提高,同年9 月,他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入团以后,他通过听党课、学党章,多次学习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任务,逐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队伍。1953 年4 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
1949 年7 月,响应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要向苏联“一边倒”,向苏联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的号召,王连铮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俄文学习班,由俄文老师讲课,学习俄语两年,期间还学习部分植物学、动物学的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俄文教材,丰富了专业知识。
“民以食为天”,农是国之基础。他在东北农学院学习期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提高了专业素质和思想文化水平。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时的东北农学院院长刘成栋重视聘请国内的名流专家,像留美博士、着名畜牧专家许振英教授、着名农业机械专家余友泰教授、着名大豆专家王金陵教授、着名兽医专家黄祝封教授、着名林学家杨衔晋教授、阳含熙教授、邵均教授,着名植物分类专家刘慎锷教授及前苏联植物学家斯克沃尔绰夫等。王连铮正是在这些大师的教导下,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打下了坚实的农学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其受益终生。
初出茅庐 开发大兴安岭
1954 年5 月,王连铮从东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调查设计局工作,参与大兴安岭的调查开发设计工作。他作为俄文翻译陪同苏联经济专家塔拉辛克和斯米尔诺夫到内蒙古海拉尔野外考察,调查当地的经济状况、开发情况,铁路和桥梁的建设情况等,然后再结合航测,汇总研究提出大兴安岭整体的开发方案。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林区蚊虫肆虐,没有蔬菜,只能采集野菜、蘑菇充饥。虽然条件艰苦,但为国家事业他从不抱怨。通过4 个多月的调查,他足迹遍布大兴安岭,深深感受到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景观壮丽,并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大兴安岭,1956—1957 年他随同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的专家组到前苏联学习林业调查设计。一行5 人,由林业部调查设计局赵百武处长带队去莫斯科学习。在莫斯科首先参观考察了第七森林经理调查设计大队,随后到郊区的谢尔普霍夫禁猎区参观欧洲野牛的保护和饲养繁殖,该林场是专门划出的禁猎区,严禁开发,以保护欧洲野牛的生长。在前苏联考察期间,学习了先进的林木管理经验。
年轻的王连铮第一次出国,在异国他乡感觉十分新鲜,尤其对苏联的文学艺术十分着迷。那个时候中苏友好,苏联人民十分热情。1956 年5 月1 日和十月革命节,他受苏方邀请登上了红场观礼台观礼,看苏联红军部队和莫斯科市民的盛大游行,场面相当壮观。他也很喜欢苏联的芭蕾舞和歌剧,如《叶夫根尼? 欧涅金》《伊万? 苏萨宁》《天鹅湖》等。另外,他还参观了列宁博物馆、苏军博物馆、克里姆林宫、高尔基文化公园等文化设施,受到苏联俄罗斯等民族深厚文化艺术的熏陶。
1956 年毛主席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他听到后跃跃欲试。在前苏联学习期间,他对苏联森林的开发设计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的俄文水平也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对苏联人的文化生活也有了深入了解。回国后却总觉得单搞翻译和所学专业结合不够,甚至有些脱节,他毅然决然放弃翻译工作,专心投身农业科学。
赴苏深造 收获真知而归
1957 年5 月,王连铮怀着对农业科研的满腔热情,来到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 年改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始了自己在农业科技战线上的探索。他被分配到作物育种系,师从沙锡敏先生开展小麦育种研究。1957 年底被调到马铃薯组,参加马铃薯的品种观察、杂交、温室管理和田间选种等工作,1958—1960 年他参加了“克新1 号”的选育工作。该品种产量高,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累计推广1.49 亿亩,连续10 年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一。1987 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三年困难时期,他深刻感悟到“民以食为天”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的内涵。为了提高农业科研水平,1959 年他通过努力考取了留苏研究生,1960 年10 月,赴前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的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教研室攻读农学专业,他希望通过学习国外先进育种知识提高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以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在国外留学期间,满怀报国热情,不负众望,勤奋努力、谦虚好学,完成了作物育种学、植物学、生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专业课程。他深知实践出真知,搞科研工作,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不可能抛弃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成果和经验,特别是前辈大师们的宝贵经验。在学余期间,他遍访名师,刻苦钻研,收获了丰富的科研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为回国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志存高远 立志学农报国
1930 年王连铮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腾鳌堡镇福安村,他的幼年时光是在日伪的铁蹄下度过的,他目睹日本人残害中国老百姓,从小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座右铭,努力学习文化,立志报效国家。
1945 年8 月日本投降,由于日伪学校解散,王连铮回到了乡下,此时局势动荡,在东北民主联军的影响下他第一次听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气势轩昂的歌曲,思想为之一振。1948 年11 月沈阳解放,12 月他由于务农爱农考入沈阳农学院,1949 年1 月转入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由于学校是公费,吃穿用不愁,他感觉政府十分重视学生,因此学习无任何顾虑,并且学校加强思想引导,对共产党逐渐有了认识,感觉国家有了希望,个人有了前途,政治觉悟也逐渐提高,同年9 月,他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入团以后,他通过听党课、学党章,多次学习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任务,逐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队伍。1953 年4 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
1949 年7 月,响应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要向苏联“一边倒”,向苏联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的号召,王连铮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俄文学习班,由俄文老师讲课,学习俄语两年,期间还学习部分植物学、动物学的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俄文教材,丰富了专业知识。
“民以食为天”,农是国之基础。他在东北农学院学习期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提高了专业素质和思想文化水平。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时的东北农学院院长刘成栋重视聘请国内的名流专家,像留美博士、着名畜牧专家许振英教授、着名农业机械专家余友泰教授、着名大豆专家王金陵教授、着名兽医专家黄祝封教授、着名林学家杨衔晋教授、阳含熙教授、邵均教授,着名植物分类专家刘慎锷教授及前苏联植物学家斯克沃尔绰夫等。王连铮正是在这些大师的教导下,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打下了坚实的农学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其受益终生。
初出茅庐 开发大兴安岭
1954 年5 月,王连铮从东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调查设计局工作,参与大兴安岭的调查开发设计工作。他作为俄文翻译陪同苏联经济专家塔拉辛克和斯米尔诺夫到内蒙古海拉尔野外考察,调查当地的经济状况、开发情况,铁路和桥梁的建设情况等,然后再结合航测,汇总研究提出大兴安岭整体的开发方案。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林区蚊虫肆虐,没有蔬菜,只能采集野菜、蘑菇充饥。虽然条件艰苦,但为国家事业他从不抱怨。通过4 个多月的调查,他足迹遍布大兴安岭,深深感受到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景观壮丽,并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大兴安岭,1956—1957 年他随同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的专家组到前苏联学习林业调查设计。一行5 人,由林业部调查设计局赵百武处长带队去莫斯科学习。在莫斯科首先参观考察了第七森林经理调查设计大队,随后到郊区的谢尔普霍夫禁猎区参观欧洲野牛的保护和饲养繁殖,该林场是专门划出的禁猎区,严禁开发,以保护欧洲野牛的生长。在前苏联考察期间,学习了先进的林木管理经验。
年轻的王连铮第一次出国,在异国他乡感觉十分新鲜,尤其对苏联的文学艺术十分着迷。那个时候中苏友好,苏联人民十分热情。1956 年5 月1 日和十月革命节,他受苏方邀请登上了红场观礼台观礼,看苏联红军部队和莫斯科市民的盛大游行,场面相当壮观。他也很喜欢苏联的芭蕾舞和歌剧,如《叶夫根尼? 欧涅金》《伊万? 苏萨宁》《天鹅湖》等。另外,他还参观了列宁博物馆、苏军博物馆、克里姆林宫、高尔基文化公园等文化设施,受到苏联俄罗斯等民族深厚文化艺术的熏陶。
1956 年毛主席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他听到后跃跃欲试。在前苏联学习期间,他对苏联森林的开发设计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的俄文水平也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对苏联人的文化生活也有了深入了解。回国后却总觉得单搞翻译和所学专业结合不够,甚至有些脱节,他毅然决然放弃翻译工作,专心投身农业科学。
赴苏深造 收获真知而归
1957 年5 月,王连铮怀着对农业科研的满腔热情,来到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 年改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始了自己在农业科技战线上的探索。他被分配到作物育种系,师从沙锡敏先生开展小麦育种研究。1957 年底被调到马铃薯组,参加马铃薯的品种观察、杂交、温室管理和田间选种等工作,1958—1960 年他参加了“克新1 号”的选育工作。该品种产量高,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累计推广1.49 亿亩,连续10 年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一。1987 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三年困难时期,他深刻感悟到“民以食为天”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的内涵。为了提高农业科研水平,1959 年他通过努力考取了留苏研究生,1960 年10 月,赴前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的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教研室攻读农学专业,他希望通过学习国外先进育种知识提高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以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在国外留学期间,满怀报国热情,不负众望,勤奋努力、谦虚好学,完成了作物育种学、植物学、生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专业课程。他深知实践出真知,搞科研工作,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不可能抛弃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成果和经验,特别是前辈大师们的宝贵经验。在学余期间,他遍访名师,刻苦钻研,收获了丰富的科研第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为回国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王连铮考察大豆生产
潜心大豆科研 奉献累累成果
1963 年王连铮从前苏联回国后,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育种研究所,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1963—1966 年,他主要参与开展大豆营养生理研究。为了提高大豆亩产,他从矿质营养入手,对不同土壤如何提高肥力,进而提高大豆产量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低产土壤施氮肥效果优于施磷钾肥,高肥力土壤施磷钾肥优于施氮肥的论点。1967—1969 年,他与王培英合作开展大豆辐射育种研究,探讨不同辐射源如热中子、钴60、X 射线和理化因子对大豆诱变的作用。利用X 线处理中国大豆品种——满仓金,育成了“黑农4号”、“黑农6 号”、“黑农8 号”、“哈钴1669”等大豆品种,其含油量都比原有品
种提高1%—2%。
1970 年2 月,王连铮回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工作,他接手王彬如的大豆育种材料,将其放在不同肥力条件下进行鉴定,培育出“黑农26”大豆品种,含油量达21.6%,累计推广3 000 多万亩,1984 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970—1978年他与王彬如、胡立成共同主持育成大豆品种12 个,其中“黑农35”获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还育成黑农10、黑农11、黑农34 等大豆品种,累计推广7 500 多万亩,增产7 亿多公斤。
他创新大豆育种理论,改进育种方法。在开展大豆品种选育的同时,对大豆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等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大豆育种方法进行了探索。1980年他提出在育种上降低大豆株高的4 种途径:即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与无限结荚品种杂交、有限结荚品种间杂交、辐射育种以及从地方品种筛选矮秆材料,对大豆高产育种具有较大指导意义。利用这一理论育成两个大豆品种,较好解决了高产与高蛋白的矛盾,同时育成了在生育期和蛋白质含量上均超双亲的大豆品种。在研究大豆品种性状演变规律的过程中,他发现单株粒重与群体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并用于育种实践。他重视在不同肥水条件下对杂交后代进行鉴定,并采用南繁北育、温室加代、适当缩短株行距、加大优良组合株行数和优良株系早期繁殖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快育种进程,同时提出利用不同纬度、地理远缘、遗传背景差异大的材料进行杂交,结合异地鉴定,选育广适应性大豆品种。
王连铮在野生大豆考察、研究与利用方面取得显着成绩。1979—1982 年他主持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考察研究,采集野生大豆576 份,蛋白含量在52% 以上的4 份,发现抗病材料。认为野生大豆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含油量低、油酸含量低、亚麻酸含量高等特点,可作为进化程度高低的评价标准; 提出了野生和半野生大豆变种和变型分类新体系,认为Glycine gracilis 不宜作为独立种。
他率先开展大豆基因型致瘤反应及基因工程研究。1980—1985 年,他与邵启全研究员主持开展大豆对农杆菌致瘤反应的研究,选出易致瘤品种94 个,并获无菌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含有胭脂碱,证明Ti 质粒可作载体将胭脂碱基因转入大豆基因组并得到整合和表达,建立了大豆基因工程载体和受体系统及大豆体细胞培养实验系统。
王连铮还积极组织黑龙江省及全国大豆科研协作,推动大豆生产发展。1981—1989 年,他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的“加强黑龙江大豆科研促进生产发展”项目主任,项目实施后大豆总产增加了83%,单产提高了29.3%,向上级提出多份发展大豆科研和生产的建议。
老骥伏枥 谱写大豆辉煌
1987 年12 月,王连铮调任农业科学院长,组织大豆联合攻关。1995年从行政岗位退下后, 全身心投入大豆科研生产中,共主持育成大豆新品种22 个,累计推广7 500 多万亩,取得了突出成绩。他选育的中黄13 大豆品种,通过了国家及9 个省市审定。适宜区域在北纬29°—42°,跨三个生态区13 个纬度,是迄今为止我国纬度跨度最大,适应最广的大豆品种。该品种光周期钝感,蓝光受体基因(GmCRY1a)研究揭示了适应性广的分子机理;该品种在黄淮区域创亩产312.4 公斤,安徽区试亩产202.73 公斤,增产16.0%,全部区试点增产,列首位;蛋白含量45.8%,百粒重23—26 克。连续8 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品种,连续5 年居全国大豆品种年种植面积首位,累计推广7 000 多万亩,增产大豆15 亿公斤,新增产值60 亿元,2010 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主持选育的中黄35 连创全国高产纪录。该品种通过了黄淮北片、北方春大豆、内蒙古和吉林审定,属高产高油品种。在新疆创亩产371.8 公斤,被547 位院士评为2007 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他通过良种良法结合创高产,利用中黄35 结合滴灌施肥化控调酸等方法连续创高产,做到水肥同步,减少化肥流失,创新了栽培模式。2009 年在新疆创亩产402.5 公斤,实收86.83 亩,亩产364.68 公斤,创我国大豆大面积单产纪录。2012 年在新疆再创小面积亩产421.37 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连续4 年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83 岁高龄的王连铮,老骥伏枥,仍然活跃在大豆科研第一线,为我国的大豆事业殚精极虑,鞠躬尽瘁。
注重国际交流 享誉世界同仁
王连铮十分重视国际交流,多次参加世界作物科学大会,与国际农学界有广泛交往,介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经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N. 布劳格给他写信认为,中国农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意他的观点,认为L.Brown 的观点不公正,后者提出谁养活中国问题,危言耸听。王连铮于1994 年、1999 年和2009 年3 次代表中国在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作大会报告。我国申办、筹备和主办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时,他担任大会组委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在会议组织、经费筹措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他被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访问印尼、越南和孟加拉等国,应邀作了5 次学术报告,对上述国家的大豆科研和生产提出了建议。
他的学术水平和在中外农业科技交流中的贡献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1982 年他被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授予名誉校友,1988 年6 月当选前苏联农科院院士,1992 年当选俄罗斯农科院院士,1994 年当选印度农科院院士,同年当选英国国际农业生物科学中心理事会理事,1991 年当选粮农组织亚太区农业科研理事会常务理事。
重视成果转化 提升科技水平
王连铮深刻领会“实践出真知”的真谛,经常深入农村和大豆生产第一线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需求,根据生产需要开展研究,使科研成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他注意通过高产创建、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发放资料、电视宣传、企业参与等方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使优良品种的推广速度大大提高。在担任黑龙江省领导职务期间,他积极开展科技兴农,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在组织实施三江平原开发项目时,他提出的“挡住外水,排除内水,以稻治涝,全面发展”的策略得到省政府的采纳,通过改善三江平原的水利设施和建设人工湿地(稻田),较好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发展的矛盾,使三江地区成为我国优质水稻的生产基地,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另外,王连铮在任农业科学院长期间,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1987—1994 年全院共获得国家级奖励52 项,平均每年7.4 项,其中“中棉12”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累计推广面积5 000 多万亩,这对巩固和加强我院作为国家农业科研的龙头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