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抓好五项基本工作加速构建国际合作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发展很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我院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院已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及20多个国际组织和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我院取得的绝大多数科技成果,特别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都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息息相关。为全面实现我院“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战略目标,当前,我们要扎实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工作,这样就抓住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重点,并能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我院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的建设。
一、建设国际合作平台
我院一直十分重视为科技人员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目前已有11个国际组织和外国机构在我院建立了区域、国家或项目办事处,包括CGIAR系统6个国际研究中心(所),另外,一些国家和国际研究中心在我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站)、开放实验室及中心等。特别是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科技界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已经建成。这些平台的建立在我院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正积极促成国际马铃薯中心在我院建立亚太区域中心,同时,与IPGRI共同建立农业多样性中心也已达成共识。
今后,我院要充分利用国家队的有利地位,以及中国与CGIAR合作领导小组秘书处设立在我院的条件,争取更多的CGIAR的国际研究中心和国家或国际组织在我院设立办事处、中心和实验室(站)等,这些平台的建立将为我院科技人员提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舞台,为我院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提供基础条件。
二、培养国际合作人才
积极参与科技优秀人才的培养是我院国际合作工作的重要任务。这些年来,通过到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培养、合作研究、短期培训、高级访问、参加学术活动等,派出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优先派出一些基础扎实、精通外语、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
今后,我们要在稳定和发展现有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人才培养渠道,并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同时要认真总结人才培养经验,如我院研究生院和蔬菜所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展的研究生“三明治”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国际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这些人才将在我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骨干作用。
三、争取国际合作项目
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争取国际合作项目是我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工作。近5年来,我院执行了近300个国际合作项目,获经费资助约9000万美元,是我院科研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院已获批准和正在执行的国际合作项目达200多项。
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我院和世界6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双边、多边合作关系的优势,特别要发挥驻我院有关办事处和联合实验机构的作用,积极发展国际合作项目,努力扩展国际合作项目的学科覆盖面,特别是当前具有国际水平的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并不断开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合作层次。通过国际合作项目来改善我院的科研条件和创新能力。
四、引进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近年来,我院把引进国外品种资源作为国际合作的重点工作来抓。利用与CGIAR所属的国际研究中心的良好合作,有重点地引进了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食用菌、花生、高粱等种质资源23000余份,动物品种资源的引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下一步要继续发挥我院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进一步做好引进动、植物品种资源工作,为我国动、植物的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
五、加强学术交流
积极参与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是我院国际合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国际会议、研讨会等是交流的主要平台。近年来,我院每年都组团参加CGIAR年度大会,还先后组织和参与组织了一些重大国际专业学术会议,如“国际水稻大会”、“国际植保大会”、“CABI2004年回顾大会”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今后,我们除了要努力办好在我国举办的国际会议等活动之外,同时也要积极派团和专家参加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和外事活动,这能直接获取最新科技信息,有利于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此外,还要做好国外学术代表团的接待工作,组织好我院科技人员到国外有关机构的考察工作。充分利用和珍惜每次机会,努力扩大交流成果和我院的国际影响,以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的更广泛交流和合作,使我院的科研工作进一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