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所牵头发起黄萎病防控领域国际合作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动态

加工所牵头发起黄萎病防控领域国际合作

【字体:

  11月12-13日,由农业科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办的“黄萎病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据了解,黄萎病作为与马铃薯晚疫病并列的世界头号检疫对象,可侵染8科600多种寄主植物,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上世纪70-80年代,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多名科技人员成立了“中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协作组”,为我国棉花枯萎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人类商贸活动、耕作制度、种植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加之黄萎病自身的诸多性状导致其发生、为害的寄主类别、流行范围、经济损失此消彼长,呈现寄主范围扩大、为害加剧的趋势,成为人类需要长期研究解决的难题。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克里斯纳·斯巴拉奥(Krishna Subbarao)教授表示,黄萎病是植物病理学的世界性难题,中国因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在黄萎病研究上具有丰富的菌种资源和深厚的研究基础、具备强大的科研队伍,必将在农产生产黄萎病防控工作上作出重要贡献。他表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愿意在2017年与加工所签署国际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与中国黄萎病研究同行一道发起国际合作计划,推进黄萎病防控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发展。

  会上,20位国内外特邀专家先后围绕黄萎病病原、流行规律、种群结构演化、致害机理、寄主抗性等多个方向和角度进行了专题报告。浙江大学张天真教授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侯玉霞教授等、克里斯纳·斯巴拉奥教授和新疆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政博士等、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史提夫·克洛斯特曼(Steve Klosterman)博士等从棉花抗病基因挖掘、功能鉴定与应用、黄萎病病原鉴定、流行规律、基因组测序技术等方面作了详细报告。

  针对未来作物黄萎病研究方向与重点,戴小枫研究员认为,围绕为害寄主范围扩大,伴随当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学研究已经由传统的正向、反向遗传学研究向多组学研究转变,充分利用多组学融合新技术,找到新契机、提出新观点、发掘新思路;要进一步深化黄萎病研究的国际合作,多领域、多角度、多方联合开展深入研究讨论并发起国际合作计划,共同为推动黄萎病防控基础与技术研究贡献智慧。

  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相关人员表示,希望本次学术研讨活动能够发展成为中国农科院有害生物防控领域的标志性国际合作平台。院国合局将一如既往支持加工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促进科技创新和共同进步,造福世界。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农业部西部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大基因等21家海内外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的70多代表参加会议(通讯员 杜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