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技优势 服务“三农”发展
中国农科院与荆门市签署合作备忘录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成果转化局
作者:张银定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5-08-12
8月7日,农业科学与湖北省荆门市在北京举行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湖北省副省长任振鹤、荆门市委书记别必雄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与荆门市副市长郑中华代表双方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中国农科院7个研究所和研究生院与荆门市有关单位和企业签署了11份具体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由王汉中主持。
陈萌山在讲话中说,任振鹤副省长率队到中国农科院见证签字仪式,是动力也是压力,是指导也是支持。长期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对“三农”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湖北省是中国农科院服务地方的重要对象之一,今年以来,中国农科院先后与武汉和十堰分别就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领域开展了合作,这次与荆门市签署合作备忘录,使我们的合作走向了一个新的更加务实的阶段。荆门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非常高,这是我们开展合作的重要组织保障和工作基础。双方要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围绕荆门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展专业技术攻关、共同申报和实施国家科研项目、联合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集成推广、共建试验示范基地、共建新型农业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合作真正让中国农科院的科技人才优势与荆门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提升荆门农业现代化水平。通过合作把湖北省农科院和荆门市农业科研单位带动起来,形成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陈萌山指出,这次合作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探索区域传统农业如何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希望荆门在江汉平原区域打造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升级版。二是探索通过科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探索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如何支持和支撑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是探索的开始,要通过“可落地、可推广、可考核”的项目实施和对接把合作做实、做出成效。
任振鹤在致辞中感谢中国农科院长期以来对湖北“三农”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他指出,这次备忘录的签署是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农谷”发展战略真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将使“中国农谷”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湖北省将以这次合作备忘录的签订为契机,努力为院市合作营造良好环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省院双方的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构建省院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农业科技产业对接,促进湖北农业科技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别必雄介绍了荆门“中国农谷”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了需要中国农科院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
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吕江文、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涂胜华,以及中国农科院办公室、科技管理局、成果转化局、研究生院、饲料所、加工所、资划所、信息所、水稻所、油料所、郑果所等有关领导、专家参加了签字仪式。
陈萌山指出,这次合作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探索区域传统农业如何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希望荆门在江汉平原区域打造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升级版。二是探索通过科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探索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如何支持和支撑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是探索的开始,要通过“可落地、可推广、可考核”的项目实施和对接把合作做实、做出成效。
任振鹤在致辞中感谢中国农科院长期以来对湖北“三农”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他指出,这次备忘录的签署是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农谷”发展战略真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将使“中国农谷”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湖北省将以这次合作备忘录的签订为契机,努力为院市合作营造良好环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省院双方的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构建省院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农业科技产业对接,促进湖北农业科技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别必雄介绍了荆门“中国农谷”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了需要中国农科院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
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吕江文、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涂胜华,以及中国农科院办公室、科技管理局、成果转化局、研究生院、饲料所、加工所、资划所、信息所、水稻所、油料所、郑果所等有关领导、专家参加了签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