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增产增效模式”之创新篇——强化创新驱动 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成果转化局
作者:张银定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6-03-08
编者按:针对我国区域和产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和技术瓶颈问题,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要求,围绕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工作目标,自2013年开始,农业科学先后组织开展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马铃薯、奶牛、羊等9个产业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以下简称“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取得了显着成效,为我国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十三五”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得到了农业部领导高度肯定。韩长赋部长就此做出重要批示:“农科院开展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和示范,符合部党组提出的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采取创新联盟、‘集团式’实施,把科研攻关与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也符合农业科技改革创新方向”。 余欣荣副部长批示:“农科院抓绿色增产攻关抓的实,领导重视、组织有力、过程推进、成效显着”。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表示,“绿色增产增效模式研究与示范是一项长期工作,未来还需要不断加大力度,继续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技术模式,支撑引领产业发展。”
当前,“十三五”的大幕已经开启,中国农科院将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农业部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推向一个新阶段。在猴年春耕即将展开之时,我们对“绿色增产增效模式”进行认真总结、系统梳理,为新开局提供借鉴。
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在实施中始终注重向创新要发展,向创新要成效,在技术集成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解决发展关键技术瓶颈。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指出,“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解决区域和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和瓶颈问题,就需要从院一级进行顶层设计,将各个课题组乃至各个研究所的最新技术成果进行集成创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支撑和引领发展。”“绿色增产增效模式”通过整合分散在全院各研究所的成果,选择吸收院外以及国外的先进适用技术,从优良品种、土壤肥料、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全程机械化、产后加工以及饲料选配、营养调控、高效繁殖、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技术集成与模式再造,探索不同主产区、不同生态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最优解决方案,建立科学规范、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据统计,9个项目共组装集成115项先进适用技术,构建了25套综合技术生产模式,为“十三五”期间农业绿色、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储备。
以组织管理创新作保障,推动工作务实高效开展。在组织管理上,形成了由“院—所—试验示范点”构成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在院级层面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和主管副院长主抓,由成果转化局具体协调组织,谋划顶层设计,制定总体方案,指导项目实施,评估项目效果。项目的具体实施由相关专业研究所牵头,各牵头所成立由所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所领导为具体责任人、首席专家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的项目执行小组,负责项目方案制定和具体实施。所长高度重视,首席专家统筹有方,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各项目有力推进。在项目试验示范点所在地委派挂职或蹲点科技人员,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协调,推进项目的实施,提升工作成效。如玉米项目在山东德州成立了院地合作办公室,选派优秀科技人员挂职市政府副秘书长,负责院地合作项目的对接、组织、协调和沟通,形成了以项目和技术为支撑、以挂职人员为纽带、以地方抓“三农”工作为核心的院地合作模式。“与中国农科院的合作,不仅使401万德州农民得益,也为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找到了坚强的科技支撑,推进了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时任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这样说到。
以工作机制创新促联合,提升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实力。“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打破原有课题组式的科研碎片化现状,结束院内各单位“单打独斗”的局面,广泛集聚全国优势科技力量和资源,构建“集团军”式大联合、大协作的高效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广泛吸纳省市级农科院、大学、地方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形成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达到院内、院外、国内、国际“四个协同”,构建了由国家、省、市三级创新主体组成的协同攻关网络,建立了服务全国科研、示范、推广的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协同攻关平台。
当前,“十三五”的大幕已经开启,中国农科院将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农业部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推向一个新阶段。在猴年春耕即将展开之时,我们对“绿色增产增效模式”进行认真总结、系统梳理,为新开局提供借鉴。
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在实施中始终注重向创新要发展,向创新要成效,在技术集成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解决发展关键技术瓶颈。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指出,“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解决区域和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和瓶颈问题,就需要从院一级进行顶层设计,将各个课题组乃至各个研究所的最新技术成果进行集成创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支撑和引领发展。”“绿色增产增效模式”通过整合分散在全院各研究所的成果,选择吸收院外以及国外的先进适用技术,从优良品种、土壤肥料、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全程机械化、产后加工以及饲料选配、营养调控、高效繁殖、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技术集成与模式再造,探索不同主产区、不同生态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最优解决方案,建立科学规范、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据统计,9个项目共组装集成115项先进适用技术,构建了25套综合技术生产模式,为“十三五”期间农业绿色、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储备。
以组织管理创新作保障,推动工作务实高效开展。在组织管理上,形成了由“院—所—试验示范点”构成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在院级层面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和主管副院长主抓,由成果转化局具体协调组织,谋划顶层设计,制定总体方案,指导项目实施,评估项目效果。项目的具体实施由相关专业研究所牵头,各牵头所成立由所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所领导为具体责任人、首席专家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的项目执行小组,负责项目方案制定和具体实施。所长高度重视,首席专家统筹有方,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各项目有力推进。在项目试验示范点所在地委派挂职或蹲点科技人员,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协调,推进项目的实施,提升工作成效。如玉米项目在山东德州成立了院地合作办公室,选派优秀科技人员挂职市政府副秘书长,负责院地合作项目的对接、组织、协调和沟通,形成了以项目和技术为支撑、以挂职人员为纽带、以地方抓“三农”工作为核心的院地合作模式。“与中国农科院的合作,不仅使401万德州农民得益,也为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找到了坚强的科技支撑,推进了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时任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这样说到。
以工作机制创新促联合,提升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实力。“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打破原有课题组式的科研碎片化现状,结束院内各单位“单打独斗”的局面,广泛集聚全国优势科技力量和资源,构建“集团军”式大联合、大协作的高效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广泛吸纳省市级农科院、大学、地方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形成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达到院内、院外、国内、国际“四个协同”,构建了由国家、省、市三级创新主体组成的协同攻关网络,建立了服务全国科研、示范、推广的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协同攻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