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增产增效模式”之共享篇——共享发展成果 利惠广大农民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成果转化局
作者:张银定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6-03-15
真正让农民在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中受益,使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在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迈进,是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的实施效果好不好,技术管不管用,领导说了不算,专家说了不算,农民说好才是真的好,农民的嘉奖才是至高的荣誉。”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如是说。基于此,“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把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示范带动做为项目考核的重要指标,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在方案设计中要求做好针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全程培训和示范展示工作,在各示范基地做到全生育期可示范、可参观、可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农时需要,对地方政府、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民等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展示,提升他们的科技素质,真正体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他们学得会,用得着,见效果”。武城县为民粮棉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李庆双这几年连续见证了科技的力量后高兴地说:“我们合作社种田水平在当地是高的,但就是比不上中国农科院专家的试验示范田产量,一亩差100到200公斤呢,还节约了300多元成本,这一算效益差远了。”据统计,2015年9个项目共举办示范展示观摩活动34次,举办针对农技人员、农民、种粮大户等培训班63次,培训人数2.6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万多份,直接示范应用面积15万亩,技术辐射推广应用面积650万亩,产生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示范点所在地的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针对区域主导产业和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所集成和示范的技术成果,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和大力支持,成为地方政府抓“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成果在被地方政府采纳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同时,也加速了成果转化步伐,实现了科研人员的价值,有利于更快速的在生产实践发现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培育更多更大的成果,形成了多赢局面。安徽宿州大豆示范基地已成为地方政府固定的参观培训点,先后组织了数十批农民前来观摩学习和推广应用。大豆免耕覆秸技术也被农业部推介为主推技术,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夏大豆主产区进行全面推广应用;玉米项目所集成的“农机农艺六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技术模式操作方便,增产效果明显,很受农民和政府欢迎;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被江西省列为省主推技术,2015年在全省推广9万多亩;“奶牛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已被青岛市畜牧兽医局采纳,纳入2016年青岛市畜牧业科技推广计划推动实施。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在方案设计中要求做好针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全程培训和示范展示工作,在各示范基地做到全生育期可示范、可参观、可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生产阶段、不同农时需要,对地方政府、推广部门、涉农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民等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展示,提升他们的科技素质,真正体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他们学得会,用得着,见效果”。武城县为民粮棉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李庆双这几年连续见证了科技的力量后高兴地说:“我们合作社种田水平在当地是高的,但就是比不上中国农科院专家的试验示范田产量,一亩差100到200公斤呢,还节约了300多元成本,这一算效益差远了。”据统计,2015年9个项目共举办示范展示观摩活动34次,举办针对农技人员、农民、种粮大户等培训班63次,培训人数2.6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万多份,直接示范应用面积15万亩,技术辐射推广应用面积650万亩,产生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示范点所在地的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针对区域主导产业和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所集成和示范的技术成果,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和大力支持,成为地方政府抓“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成果在被地方政府采纳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同时,也加速了成果转化步伐,实现了科研人员的价值,有利于更快速的在生产实践发现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培育更多更大的成果,形成了多赢局面。安徽宿州大豆示范基地已成为地方政府固定的参观培训点,先后组织了数十批农民前来观摩学习和推广应用。大豆免耕覆秸技术也被农业部推介为主推技术,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夏大豆主产区进行全面推广应用;玉米项目所集成的“农机农艺六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技术模式操作方便,增产效果明显,很受农民和政府欢迎;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被江西省列为省主推技术,2015年在全省推广9万多亩;“奶牛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已被青岛市畜牧兽医局采纳,纳入2016年青岛市畜牧业科技推广计划推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