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抗病新品种“华康2号”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
文章来源:农业科学蚕业研究所
作者:钱荷英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6-09-18
日前,由农业科学蚕业研究所徐安英研究员团队育成的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华康2号”通过第五届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蚕业所首个通过华南地区审定的家蚕品种。
借着国家“东桑西移”的东风,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桑产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09个县(市、区)中有超过85个从事蚕桑产业,自2005年起已经连续十年发种量和产茧量均居全国第一,2014年、2015年的年发种量均超过700万张(705万、725万张),产茧产量突破30万吨,无论是发种量还是产茧量均达全国的40%以上。尽管有如此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广西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养蚕过程中频发的脓病导致的产茧量减产,成了制约广西蚕桑发展的因素之一,徐安英研究员等十年磨一剑,突破技术难关,培育出对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品种,经过近三年在广西宜州、柳州、百色等基地的试繁试养,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稳产性,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
“华康2号”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后,可以加大该品种的推广量,加快该品种的推广步伐,对促进广西自治区乃至全国的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讯员 王福海)
借着国家“东桑西移”的东风,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桑产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09个县(市、区)中有超过85个从事蚕桑产业,自2005年起已经连续十年发种量和产茧量均居全国第一,2014年、2015年的年发种量均超过700万张(705万、725万张),产茧产量突破30万吨,无论是发种量还是产茧量均达全国的40%以上。尽管有如此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广西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养蚕过程中频发的脓病导致的产茧量减产,成了制约广西蚕桑发展的因素之一,徐安英研究员等十年磨一剑,突破技术难关,培育出对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品种,经过近三年在广西宜州、柳州、百色等基地的试繁试养,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稳产性,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
“华康2号”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后,可以加大该品种的推广量,加快该品种的推广步伐,对促进广西自治区乃至全国的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讯员 王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