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结硕果 率先跨越奠基础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科院科技工作情况【编者按】十八大以来,农业科学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目标,砥砺奋进、不断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进步,推动了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总结宣传中国农科院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工作亮点、重要进展、重大突破,推动全院上下以更高的热情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现刊登院机关各部门及研究生院撰写的“回望十八大 喜迎十九大”系列文章。供参考、学习、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学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坚持“顶天立地”“跨越发展”的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目标,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积极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研主攻方向,强化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能力进一步提升,倾力打造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应用研究的主阵地、战略研究的新高地。
实施创新工程 深化机制创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2012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在农业部、财政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启动实施了农业科学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工程是一项全面的改革工程,目的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国立农业科研机构加快科技创新的路子,更好地发挥中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作用。创新工程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试点期间,顶层设计三级学科体系,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将原有的1000多个课题组整合为300多个科研团队,较好地解决了研究方向交叉、重复、小而散等问题,定位更加准确,发展重点和方向 更加突出。建立了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创造了稳定支持科研团队的研究组织模式。探索了以促进科研产出和科技贡献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问题导向和前沿导向的科研任务确立机制和重大命题协同攻关机制,构建起一整套新型的科研组织管理体系,撬动了全院资源要素,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科研方向和目标更加聚焦,科研产出呈现稳定增加趋势,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着,支撑保障更加有力,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为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科研院所打下坚实基础。在农业部、财政部联合组织的试点期绩效考评中,获得综合评分 97分的好成绩。
推进联盟建设 强化协同创新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科研交叉重复、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等问题,2014年由农业部倡导,农业科学牵头,联合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和企业等近千家单位,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自成立来,联盟明确了总体目标,完善了组织架构及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了政府支持、任务牵引和评价激励等特有的协同创新新机制,凝聚全国优势科技力量,重点在解决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问题,谋划全局性重大战略,攻克共性技术难题和区域性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
在联盟框架下已成立了专业联盟、产业联盟和区域联盟等近60个。整合了生物资源、数据资源、仪器平台等科技资源,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构建了东北黑土退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和南方稻田重金属污染等农业重大问题协同攻关团队,为区域农业重大问题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针对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棉花、奶业、深蓝渔业、智慧农业等,探索“企业出题、专家开方”的创新模式,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初步构建了“共享一盘棋、区域一体化、产业一条龙”的农业科技工作新格局。短短4年来,作为机制创新的重要探索,联盟已在全国上下形成广泛共识,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多管齐下精准发力 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
通过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引导计划”和“重大项目储备计划”,加强重大科研选题凝练与申报立项,中国农科院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上继续保持显着占位优势。5年来,全院新增主持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课题)8832项,合同总经费95.3亿元,与十二五相比,立项数增长47%,合同经费增长117%。2016-2017年,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个重点专项的62个项目,中央财政经费25.29亿元,分别占农口的23%和31%。
通过组织实施“重大成果培育计划”,从政策、资金、人才、平台等多维度强化支持,加快重大成果孵育。5年来,全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奖34项,占农业领域授奖总数的30%,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6项、科技进步奖27项。“广适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中黄13”“中国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遗传育种团队获农业领域首个创新团队奖,“禽流感病毒分子机制研究”获得兽医领域迄今唯一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省部级奖215项,其中一等奖67项。审定品种520个,其中国审品种11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15项。获专利授权49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554项。发表论文24000余篇,其中SCI论文9127篇。出版着作1316部。一大批成果的推广应用,引领和支撑了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探索科技前沿,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不断强化原创性科学研究,在重要作物基因组学、禽流感致病机理、转基因抗虫棉的生态影响等领域研究水平居世界前列。牵头完成了小麦D基因组、棉花、油菜、黄瓜、马铃薯、白菜等重要农作物全基因组测序与遗传图谱构建,在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番茄等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发现,阐明了水稻-稻瘟菌互作新机制、小麦多倍化杂种优势形成、黄瓜苦味调控、棉花-害虫-天敌互作、猪肌肉发育等遗传机理与互作机制。以H5N1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为模型,阐明了禽流感病毒进化、跨宿主感染哺乳动物、致病力等分子机制,为疫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以第一单位在《自然》《科学》《自然·遗传学》《自然·生物技术》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28篇,彰显了国家队的学术地位与国际影响力。
阐明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
——突破核心技术,驱动产业发展。攻克了一批制约我国优质乳生产、作物全程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设施农业节本增效、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在生产中大规模转化应用。研发了优质乳生产规范化饲养关键技术,生鲜乳的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分别达3.5%和3.1%。创制了农产品黄曲霉毒素系列抗体,建立了免疫时间分辨荧光等系列检测技术,开发出17种检测试剂盒和3种检测仪,比同类技术灵敏度高达50倍,在全国农产品、饲料和乳品等领域应用并远销海外。
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关键技术及应用
黄曲霉毒素抗体材料已远销海外
——服务重大需求,引领绿色发展。针对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培育了系列突破性粮食作物品种和一批国内市场急需的经济园艺作物品种,创制了一批新型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等绿色新产品。育成“国稻”“中浙优”“中嘉早”等系列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实现了水稻品种选育“量质双升”。首次发现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源并建立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中甘21”等6个新品种,推广面积占北方春甘蓝和高原夏甘蓝主产区的60%-80%。“中黄13”大豆、“中双9号”油菜以及“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在全国推广面积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创制了世界首个植物免疫蛋白生物农药“阿泰灵”。国内首创猪腹泻三联疫苗,保护率超过95%,对控制混合感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中浙优”1号籼型杂交稻
世界首个抗病毒蛋白质农药“阿泰灵”开创我国自主研制新农药向全球推广的先河
——强化协同攻关,推动区域发展。针对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重点开展了“东北黑土保护”“南方地区稻米重金属污染防控”“华北节水保粮”等协同创新行动。提出一批适合东北典型生态类型区的黑土地保护与持续生产关键技术。揭示了自然环境镉离子从土壤到植物内部迁移、储存的规律,研究出原位钝化剂、微生物制剂、叶面调理剂等产品,可显着降低水稻根系中的镉积累量,抑制镉从根系向上部的转运。集成示范了不同地区不同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技术模式,打造了一批节水农业样板基地,研究提出与水资源相匹配的种植制度等政策建议。
——加强战略研究,支撑科学发展。科学规划蓝图路径,提出“创新2020,跨越2030,卓越2050”三步走战略,发布了《农业科学“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编制完成《“跨越2030”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并启动“卓越2050”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定期发布《国际农业科技前沿》《农业科技政策解析》等系列研究报告,逐渐打响农业智库品牌。一大批战略研究成果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批示,为服务我国“三农”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撑。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更好服务生产惠及民生
中国农科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应用,先后开展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科技精准扶贫、种业权益比例试点改革和院地科技合作等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同时,积极推进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和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打造知识产权公开交易平台。5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年均增幅14%。
——强化技术集成,支撑转型升级。从2013年开始,中国农科院依托国家创新联盟机制,先后开展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马铃薯、蔬菜、奶牛、羊、生猪、肉鸭等12个产业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工作。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原则,共集成17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构建了37套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技术模式,其中种植业7种作物平均增产29.6%,节水30%,节肥26%,节省农药23%,平均每亩增效538元;养殖业每头奶牛增效1100元,每只母羊增效150元。为我国农业绿色、增产、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部分技术模式已被农业部和有关地方政府列为主推技术,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范例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山东德州10万亩玉米示范区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精准扶贫,助力全面小康。按照党中央精准脱贫、产业扶贫工作的部署,中国农科院充分利用人才、技术、成果、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在太行山区的阜平,武陵山区的湘西、恩施,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等贫困地区开展了科技帮扶行动,年均举办技术培训110期,培训贫困地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1.2万人次。针对环京津国家级贫困县阜平县的农业生产实际,帮助规划和指导发展了晚熟桃、苹果、葡萄等林果业,趟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发展林果5.3万余亩,进入初果期的果树亩均增收达4000元,预计2018年丰果期后,可实现亩均增收20000元左右。
同时,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通过合作实施科技项目、共建科技平台、联合培养人才、开展科技服务等方式,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务实合作,促进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
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中国农科院跨越发展的5年。面向未来,中国农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坚持“三个面向”“两个一流”不动摇,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科技需求,加快调整优化学科方向,强化科技资源统筹,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弘扬农科精神,力争在重要农业学科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产出革命性颠覆性重大科技成果,破解“三农”发展核心、关键科技难题,推动中国农科院实现率先跨越,引领带动全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