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打响北大仓黑土保卫战
经过了100多年的耕种,东北黑土区粮食的稳定增产正在受到限制。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将——
■本报记者 赵广立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肥沃的东北黑土地是人们心目中的“土中之王”。然而,由于长期超负荷利用、重用轻养,黑土层正在逐渐消失。
“世界三大黑土带中,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黑土区大都会少耕、免耕或是轮作,以保护利用为主;相形之下,我国东北黑土地长期以来都在被高强度利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副所长徐明岗近日在黑龙江哈尔滨启动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会议上说,东北黑土地亟待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
应在利用中强调保护
东北黑土区一般指分布在东北平原及周边的以黑土为主要土壤的地区,地形以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平原为主,土地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亿亩。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所在地。
良好的水土资源条件使东北黑土区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据介绍,东北黑土区每年提供2000万~2500万吨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满足全国50%城市人口的粮食供给。
然而经过了100多年的耕种,东北黑土区粮食的稳定增产正在受到限制。东北黑土地保护行动技术负责人、资划所研究员卢昌艾介绍说,从肥力性状上来看,当前的东北黑土区耕地地力下降严重,表现为耕层厚度降至12~20公分左右(原始黑土层达50~80公分)、生物多样性下降、养分转化效率低等。
长期掠夺式经营、重用轻养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问题根本。从秸秆还田难中就可见一斑,卢昌艾说:“秸秆等有机物约有60%~95%被焚烧,还田量极少,造成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8%下降到3%以下,耕层有机质以年均1‰的速度下降。”
同时,退化在坡耕地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形成1公分黑土层需要200~400年的时间,而坡耕地不加保护地利用,流失1公分的速度只需2~3年。”徐明岗说,人类活动的攫取百倍于自然馈赠的速度。“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里,根本没有想到资源的耗竭问题。现在已经到了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在利用中强调保护的时候。”
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据介绍,此次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将从黑土退化过程和成因解析、东北黑土地地力提升技术、黑土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种植制度优化与资源承载力分析、黑土地保护工程技术模式示范5个方面开展研究,构建黑土地保护技术与支撑保障体系。
东北地区黑土地的保护与治理不仅是一个区域性问题,更事关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农业科学党组书记陈萌山如是表示。
鉴于黑土地保护工程的系统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土建议,在开展上述研究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已有研究基础,协同中科院各研究所和各高校相关工作,加以集成、深入,形成黑土保护联盟。
“联盟就是要构建‘科研一盘棋’‘创新一条龙’‘服务一体化’的协作机制。”农业科学科技局局长梅旭荣说,对东北黑土区的保护,与东北农牧、养殖系统相结合能形成系统性的工程,从而事半功倍。
农业发展转向科技驱动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罗振峰提出,保护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现阶段东北地区有必要从生态的角度,“让经济指标慢一点,考量一下保护指标”。
陈萌山认为,我国现在已经到了靠科学技术来引领解决生产问题的阶段,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标志,应“从要素驱动转向科技驱动”。他强调,科研协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成果直接服务于生产。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一连增”,陈萌山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缓冲了粮食压力,给科学地研究合理的耕作制度提供了一个机会,比如考虑在东北黑土区开展农牧业结合等长远问题。
“多个创新团队和主产区的科教单位联手共同来解决东北黑土地的保护问题,在解决碎片化和‘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上闯出了一条新路,这对以后的改革有启发和带动意义。”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刘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