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创新工程:让科学家安心搞科研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创新工程:让科学家安心搞科研

——中国农科院天津环保所机制创新成效显着

【字体:
    假如询问某位科研人员在哪里工作,问到具体哪个所哪个室,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了。不过,在农业科学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以下简称环保所),恐怕就没办法这么提问了。因为开展创新工程后,他们已经没有了“室”的概念。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得从研究机构该做什么谈起。环保所所长任天志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想关注一些事,却没有办法去关注,整个研究所基本上成为杂家,什么事都干。这种现象是大多数科研单位包括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谁给经费就给谁做什么,争取到什么项目就做什么,导致了无定位、目标不集中、方向不清楚、杂家多等一系列问题。所里一位研究人员孙约兵笑谈,以前自己“兵种”复杂,又扛枪打仗又做勤务兵;作有机物研究时,光论文就下载2000篇,粗略看完都要一个月时间。

    有了创新工程稳定的经费支持后,包括任天志在内的所领导班子开始静下心来想些事,既要思考作为农业环保科研的国家队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也要关注怎么做事、怎么做好。“研究所已有的资源如何盘活,如何正好围绕创新工程开展工作?”

    “查摆问题,明确优势,我们自己的学科要凝练,做强优势。能做强的就做,没有能力做强的,让别的研究所做。我们集聚人才,之后从制度层面设计,形成合力,然后完善制度,科学管理。”任天志介绍。

    团队一体化设计思路。“60%的人员参加创新工程,那40%怎么办?研究所要整体推进,不能把40%放下,这也是和谐社会机制。”任天志说。因此,环保所人员参加的是院所两级创新工程,要求和考核完全一致,只是绩效来源不同。

    接下来,全体人员按照科研兴趣进行领域的双向选择。这时选择的已经不是哪一个室了,而是把二三十个方向凝练梳理后的3个领域、9个创新团队。“以前有资源才有人,现在有兴趣就有人。”环保所副所长、创新团队之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首席科学家周其文说。

    这样一来,不仅凝聚了所里志同道合的人,还吸引了外部单位具有专业优势的学者。漆新华,来自南开大学的青年教授,现已是养殖业污染防治团队的骨干专家,开始为所在团队的学风建设贡献能量了。

    团队一个首席科学家、一个首席助理配一个客座专家,可以实质性经常合作,一年至少一两次活动,直接和科学前沿对接。让各个团队凝练各自的目标和任务,而研究所调整了学术委员会,为各个团队把关。

    激励+约束机制怎么办?环保所一开始也设计了一二百个指标体系,对每个人的每一个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作了评价,但是测试了很多次,最后还是不好。“抓大放小,研究所只抓领域团队,让团队来抓个体。这个思路一下子就把我们解放出来了。”任天志说。

    创新工程实施对科研人员来说是换汤又换药。其一,专注出成果,不再乱做科研,团队之间协同创新,打造领域优势;其二,岗位管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流动,职工思想竞争开放。

    “以前是为发表文章、为项目研究,现在是为解决问题研究。”重金属生态毒理团队首席科学家刘仲齐说,“思想稳定了,不再为经费发愁,不用老写项目申报书;主攻方向稳定了,凝练以后研究进度明显加快,研究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在提升。”

    “‘十三五’科技体制改革谁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我们所没有一个专家心慌的,没有一个影响工作的,都在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做事。为什么呢?有创新工程的支持。现在各个团队都在忙工作,这是创新工程最大的好处。”任天志说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