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牦牛:好种需配好养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牦牛:好种需配好养

【字体:

 

▲大通牦牛


 

▲ 阎萍与小牦牛 农业科学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王方 记者 李晨

牦牛,可产肉产毛,可骑可驮,可耕可驾,被誉为“高原之舟”,在青藏高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学和经济学地位。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家畜,牦牛既是当地牧民的生活伴侣,也是他们财富的源泉。如此重要的牦牛应加以科学培育、开发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近日,农业科学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阎萍走进农业科学农科讲坛,讲述牦牛背后的科研故事。

不可取代的牦牛

全世界所有牛共分三个牛种:黄牛、水牛、牦牛。我国牛品种资源比较丰富,三个牛种都有。牦牛资源90%以上在中国,1.5亿公顷的草地上主要承载着2000万头牦牛,所以人们常说世界牦牛看中国。

牦牛资源和高寒草原形成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科学的生产系统。从生态系统来看,高寒草地的生态环境低氧、干旱、寒冷,牧草生长量季节性非常强,大气含氧量非常低;牦牛对这一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与之形成了绝佳匹配,可以说它是其中不可替代的动物。

“牦牛对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适应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极强的适应能力通过基因遗传而固化,并以特定的生理、代谢及解剖学特征表现出来。”阎萍表示。如牦牛有14根肋骨,最多时可达16根,多一根肋骨产肉性能会提高很多;气管短、粗,肺泡大、密;毛长等。牦牛有13个地方品种,各有特色。阎萍介绍,甘肃天祝白牦牛主要产毛和产肉,其尾毛和绒毛作为纺织品,经济价值非常突出。四川金川牦牛肋骨比较多,50%以上有15根肋骨,有的还有16根;遗传改良以后,后代70%都含有多肋骨。

十世班禅曾说:“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民族。”对于青藏高原牧民来说,牦牛是全能性的当家品种。牦牛产品如牦牛肉、乳、皮、毛、绒、粪都可以利用。牦牛还可以驮、骑、耕。牦牛产业更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可以说,与其他牛种相比,牦牛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牦牛屠宰率为50%。牦牛肉高蛋低脂,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比较低,且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共轭亚油酸含量比较高。但牦牛肉也有不足的地方,因为饲养周期较长,造成牦牛肉比较老化,就口感来说不如黄牛肉。在餐桌上可以看到,其肉色比普通牛肉暗。

自2000年来,30余种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牦牛种质分子特性研究。“我们这几年致力于牦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牦牛与其他牛种间的亲缘关系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等。”阎萍说,“也有牦牛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多态性研究。如为什么牦牛的肉品和其他肉牛的品质不一样。经过改良后牦牛肉出现很多变化,吃起来更香。”

加快牦牛品种选育

长期以来,牦牛产业面临牦牛生产性能不断下降的现状。同时,缺乏群体遗传改良措施和技术服务、培育优秀种公牛技术体系不完善、选种选配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难以实施、市场发展的引导作用大于群体改良等问题存在,让实施牦牛选育变得非常有必要。

“国内其他牛种肯定是搞杂交改良,但是在牦牛身上会遇到一个技术难题。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被攻克,就是所谓的雄性不育。”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刘书杰表示,“这条路是走不下去的。”

“有了一个好品种,整个牦牛产业链解决了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对牦牛产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刘书杰认为,人工培育牦牛品种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那么,阎萍团队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是本品种选育,不同地方品种是根据其自然分布、当地自然环境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如经过本品种选育,天祝白牦牛肉毛兼用,毛比较值钱;九龙牦牛个体比较大,以产肉为主;麦洼牦牛乳肉兼用,产奶量提高。

其次是新品种选育,最令人瞩目的是大通牦牛——以野牦牛为父本、家牦牛为母本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利用野公牦牛的基因,使家牦牛适度“返祖”,它的遗传性比较稳定,体型外貌高度一致,抗异性和适应性比较强,采食范围也比较广,生产性能提高20%。

大通牦牛创立了利用家畜现存野生近祖育种的方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野牦牛种公牛站,建立了大通牦牛种公牛站、育种核心群、繁育群(场)、推广扩大组成的四级繁育体系。这一新品种及其培育技术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如今已在青藏高原广泛推广,每年改良家养牦牛约30万头,覆盖我国牦牛产区的75%。

现在,阎萍团队把传统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加快牦牛的选育进程,如无角牦牛。

牦牛自然状况下都长着两只角,但随着传统饲养方式的多元化,放牧加补饲、舍饲逐步发展,有角牦牛具有较强的野性,在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中易相互伤害,破坏圈舍、损坏设施,给饲养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控制牛无角性状的基因被定位于1号染色体147kb之间,该区域包括3个已知基因。阎萍团队结合常规育种在分子水平运用转录组学、重测序及甲基化等手段对无角性状发生机制进行研究。他们在青海培育的无角牦牛群已有12群2490头,已经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新品种规模。

牦牛好要会养

“好种需要好养,良种需要良养。虽然牦牛多用途,但它没有定向培育,生产性能都不高。营养达不到要求的话,牦牛产肉产奶是非常低的。”阎萍说道,“饥寒交迫,牦牛像羊一样大,牧区里有十几岁的牛还在饲养。”

“牦牛夏肥、秋壮、冬瘦死亡,每年波浪式的生长。在冬季、春季6个月的枯草期,体重下降45%。日复一日的传统饲养方式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牦牛产业的原因。”阎萍惋惜地说。

推广牦牛良种,提高生产性能,是产业现在面临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为此,阎萍团队提出了牦牛提质增效综合配套关键技术研究,包括营养调控、产肉产奶、适时出栏、舍饲养殖等。

“牦牛的良种化程度非常低。普通奶牛和肉牛达到90%,可牦牛良种非常少,而且百姓自繁自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她建议,对优良个体要精选留种,提高良种畜和改良畜的比重,提高个体性能和规模效益。良种推广和能繁母牛方面实施相应的补贴政策,如农业部进行良种补贴,牦牛一头优良种公牛的补贴是2000元。

牦牛有半年以上是在啃草根、刨雪。要逐步改变完全依赖于天然草地、靠天养牛的现状,加强暖棚、草料基地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冬天少掉膘。常规饲养方式即全年放牧,在牧区占到98%。要健全轮牧、半舍饲或季节性舍饲养殖模式,实施联户经营管理,提高效率。

这几年,正是养殖合作社带动了放牧加补饲,经过3~4个月的饲养,提高了出栏率、增重率。养殖牧户+合作社+企业,应形成共同入股参与的经济利益联结体。提高牧民市场介入能力,实现农牧民增收。

“牧区牦牛的奶都是一半给小牛吃,一半给人吃。牦牛从小就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后面发育受阻的话,就会营养不良。”阎萍认为要采用全哺乳技术,还需要搭配舍饲技术、育肥技术、错峰出栏技术等。

“一个产品如果能达到均衡供养,才能立足于不败。”牦牛产业要进行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做到产前抓良种,促进畜群良种化;产中抓服务,促进畜牧产业科技化;产后抓加工,促进增收增值多元化。

草地畜牧业“三生”系统功能:生产—生态—生活,即生产效能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牧民增收。“‘三生’和谐发展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希望能达到动态平衡、和谐共赢,愿青藏高原的牧业明天更加美好。”阎萍说道。

《中国科学报》 (2015-07-08 第6版 科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