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阜平,践行精准扶贫承诺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阜平,践行精准扶贫承诺

【字体:

  

  阜平大棚里的茄子只开花不结果,急需农科专家指导帮扶。王方摄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左一)调研阜平帮扶葡萄园。郑钊光摄

  

  “专家和农民像电焊一样焊在一起了,我们的收成肯定越来越好。”6月16日,河北省阜平县胭脂河流域,城南庄优质葡萄示范基地的葡萄园里,农业科学对口帮扶项目揭牌仪式正在进行着,一位农民激动地说。

  尽管是去年才学会种植葡萄,他却已经对今后充满了信心。给他带来希望和期待的是来自中国农科院的科研团队。一群秉承“顶天立地”精神的科学家正在阜平这个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践行科技精准扶贫的承诺。

  同日,中国农科院帮扶阜平项目推进会召开。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会上指出,“农业科学对口帮扶阜平县工作就是要动真格、动感情、动脑筋。”

  动真格

  2014年8月,中国农科院选派郑州果树研究所科技干部刘济伟赴河北省阜平县挂任为期一年的副县长,协管农业、林业和扶贫产业(林果业)发展工作,并负责县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的工作联系。

  时光飞逝,近三年之后,他还留在这里。“看到农民那渴求的眼神,让我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刘济伟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定要干出点事来,才不负院里和当地政府、百姓的重托。”

  “果树县长”刘济伟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组织制定了阜平林果业发展规划,以新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他是院地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与之并行的还有更多的工作和更多的团队。

  2013年5月,中国农科院与阜平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与建设、合作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促进特色产业发展、联合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2017年3月,按照农业部环京津农业扶贫对接会议部署,中国农科院与阜平县又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并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拉开了科技精准扶贫的大幕。

  陈萌山先后两次主持召开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对口帮扶工作,“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院里成立了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院长唐华俊、书记陈萌山任组长,副院长王汉中、党组成员刘大群任副组长,院机关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阜平县贫困范围广、程度深,发展基础弱。全县贫困村164个,占全部行政村的78.5%;贫困人口6.0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0.5%;人均耕地0.96亩,“九山半水半分田”,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而繁重。

  王汉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阜平县的政治意识和科技意识都非常强,这对我们也提出了要求。我们要务实创新地组织工作、落实行动,与当地需求密切结合,多作重大贡献。”

  他介绍,为了提高帮扶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在全面调研对接的基础上,中国农科院加强领导和统筹,制定了对口帮扶工作总方案;各牵头研究所以所书记为第一负责人,组织制定了不同产业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

  如在组织细化方面的一个例子是,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立地”参与阜平帮扶工作与“顶天”发表核心期刊文章会获得同样的评价分数。

  陈萌山提出,“科技+产业”促进阜平可持续发展,各部门要为此做好个性规划、细分规划,更要在帮扶工作落地上进一步下功夫,“项目、团队、驻点专家、行动方案,都要一一落实”。

  动感情

  “要是找不到刘县长帮忙,我的樱桃园早就当柴砍掉烧火了。”阜平县溪谷果树种植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建利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谈起与刘济伟结缘的故事。

  2014年,吴建利眼馋樱桃市场价格高,在技术上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就种下了30亩地樱桃树。该进入生产环节了,树上偏偏不结果,当初卖苗的人也不接电话了。“经人介绍我向刘县长求助,第一次见就觉得‘怎么还有这么平易近人的县长’。”吴建利说。

  刘济伟赶到樱桃园,水都顾不上喝就给出“药方”。一是因为砧木选择不当,导致樱桃树挂果时间延长;二是苗木购置把关不严,部分树苗带病栽植,导致果树死亡;三是技术措施不到位,果园竟然连拉枝都搞不明白,几年来该结果的树都长成了绿化树。

  “从此,我们就有了一个县长顾问。”吴建利说,后来合作社在流转的600亩偏僻山地上种植了晚熟桃树。“有一次,刘县长冒雪来到这块没人要的地里为我指导了半天晚熟桃种植,直到下山刘县长脱鞋倒雪,我才发现他穿的是单鞋,心里真不是滋味。”

  刘济伟表示,“做一名挂职帮扶干部,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若要混吃混喝混日子,就很安逸简单;若想真心帮扶出成效,就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为了准确掌握阜平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刘济伟深入乡村开展调研,走遍了阜平的山山水水,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甚至一天内走过半个县,还老嫌司机开车太慢。”阜平县林业局局长肖志盛告诉记者。

  帮扶要把老百姓的心拢到一起,转变观念,学会技术。“我们这里的农民没啥见识,思想传统,文化素质又比较低,别人一天就学会的,在这里得十天半个月。”做了20年群众工作的南湾村党支部书记李苏海说。

  “以前到各村召集老百姓开座谈会,被说成‘吹大话’,现在老百姓主动围在刘县长身边不让走,你想他做了多少工作?”阜平县县长刘靖说。刘济伟却说,“是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我、感动了我,让我没有理由不奋进。在领导岗位高高在上、呼来喝去,不仅做不好技术服务工作,更是一种渎职的表现。”

  2016年,全县新发展晚熟桃种植4400余亩、苹果4600余亩、葡萄1000余亩、礼品西瓜150余亩、改接水果枣10000余亩;2017年将再新增3.5万亩,未来带动当地群众户均收入可达1.2万元。“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备感欣慰。”刘济伟说。

  “在帮扶工作中,要对老区人民怀着深情厚意,要自觉主动地融入群众。”陈萌山对中国农科院一支支帮扶科研队伍提出了希望。

  动脑筋

  刘济伟不仅扑下身子扎根一线,在推动阜平林果产业发展上也不遗余力。“通过前期摸底调查,我感到阜平县林果产业要发展壮大,急需解决种什么、如何种、怎么销的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抓好品种、技术、市场这三个重要因素。”

  结合阜平实际地理气侯条件,按照阜平县林果业长期规划,考虑当地群众意愿,刘济伟建议,发展以苹果、晚熟桃、葡萄等为主的果树种植,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打造京津冀地区优质特色果品生产供应基地。

  在他的努力下,2016年6月,阜平县成立了林果特色产业专家服务组。山路再崎岖,也挡不住他们一户户讲技术、搞服务,组织技术培训的步伐。产品销售是广大种植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刘济伟认为,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经我们环境质量评估,阜平县80%的土地适合进行有机栽培。大路货多得是,阜平农产品要走优质安全绿色的路子。”此外,阜平今年建设了一个大型水果交易市场,刘济伟还计划推动建设一支专业营销队伍。

  “老百姓常说‘桃三杏四梨五年’,如今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实现了当年栽种次年挂果,而且与市场接轨,如晚熟桃错时上市就很有优势。农业也成‘短平快’项目了。”刘靖说。

  王汉中介绍,根据阜平山区综合资源优势、优质生态环境优势和紧邻京津的地理优势,中国农科院确定帮扶重点在林果业、生态型设施农业、食用菌生产与加工、生态畜牧业和蜜蜂饲养、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技术培训与实用人才培养等领域,同时明确了任务分工和工作目标。

  一个团队一个产业。林果业由郑州果树研究所牵头,重点开展大枣、核桃、桃、猕猴桃、西瓜等产业的技术扶持;设施农业由蔬菜花卉研究所牵头,重点开展小型节能温室建设,示范推广设施蔬菜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由资源区划研究所牵头,开展相关技术服务工作;农产品加工由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牵头,组织开展食用菌、大枣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与示范;种养循环农业由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在规模饲养、有机肥开发利用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蜜蜂饲养与蜂产品加工由蜜蜂研究所牵头,重点开发“红色蜜”品牌系列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由都市农业研究所牵头,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园区;技术咨询培训由研究生院牵头,开展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培养实用人才。

  “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阜平农业全域发展战略研讨,确定帮扶项目既要符合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又要符合当地产业的实际和需求。尽管条件艰苦,我们也要主动担当,希望通过帮扶,形成一种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也推动阜平成为引领示范此类模式的样板。”王汉中表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