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家主导国际大协作助力水稻精准育种
本报北京4月26日讯(记者李晨)英国时间4月25 日,《自然》杂志长文报道由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大基因、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300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
该研究针对水稻起源、分类和驯化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亚洲栽培稻的群体基因组变异结构,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育种专家万建民指出,该项研究是中国主导的国际科研协作的结果,将推动规模化水稻基因发掘和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提高全球水稻基因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加快优质、广适、绿色、高产水稻的品种培育。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文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3000份水稻来自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了全球78万份水稻种质资源约95%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对亚洲栽培稻群体的结构和分类进行了更为细致和准确的描述和划分,由传统的5个群体增加到9个;首次揭示了亚洲栽培稻品种间存在的大量微细结构变异;构建了亚洲栽培稻的泛基因组,发现了1.2万个全长新基因和数千个不完整的新基因。
论文第一通讯作者、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黎志康介绍,研究通过对大量重要进化相关基因的单倍型和泛基因组分析发现,籼稻携带的很多基因不存在于粳稻中,粳稻的很多基因也不存在于籼稻中。此外,不同地理来源的水稻品种群体都带有特异的基因家族。为此,他们首次提出了籼、粳亚种的独立多起源假说,并恢复使用籼(Oryza sativa subsp. xian)、粳(Oryza sativa subsp. geng)亚种的正确命名,以取代日本学者加藤茂范于1928年提出的将“籼”“粳”称为indica和japonica。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863”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农业科学科技创新工程和深圳孔雀团队等项目的资助。项目产生的所有数据和测序材料已经通过多个途径对外公开分享。
《中国科学报》 (2018-04-27 第1版 要闻)